長江天險只是相對而言,冷兵器時期往往都是北方政權的實力遠勝南方政權,所以長江天塹凸現出了獨有的戰略價值,而北軍想要渡過長江天塹,有很多的渡江路線,但是大多數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軍事價值。

如何渡過長江也是有講究的,長江沿線幾千公里,但最受兵家青睞的只有東、中、西三路。

東部的合肥、淮南乃至蚌埠都是渡江的重要支點,但是東部渡江對北軍難度也最大。

一方面是南方政權的政治中心多立國江南,東線的軍事防禦力量最強,另一方面則是東線水勢平緩,兩軍無法速戰速決,容易陷入持久戰拉鋸戰,水戰對北軍沒有優勢。除非有壓倒性的力量,否則都不會輕易強渡東線。

中線的荊襄地區也是渡江的重要支點,從戰略上來看,只要中線突破,不光切斷了東線和西線的聯繫,還使得江南丘陵門戶洞開。

江南政權顧此失彼,東線和西線任意丟失一處,都會陷入極大的軍事被動,昔日的蒙古滅南宋,首先突破的就是中路襄陽,致使南宋政權門戶洞開,不出幾年就滅亡了。

西線的渡江主要是通過佔領川渝之地來實現的,即從西線突破拿下四川、重慶,藉助中國地勢西高東低的特徵,水軍順江而下,歷史上的秦始皇滅楚國,前秦苻堅進攻東晉都採取過西線策略,但是西線並不好渡江,得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得先克服“蜀道難”拿下易守難攻的蜀地。二是西線地勢雖高易於順江而下,但水流不穩定,要麼過於湍急,要麼枯水,要待天時。

東、中、西三路的歷史選擇不是因爲只有此三條渡江路線,而是這三條路線最適合大兵團渡江,像合肥、襄陽等地能成爲兩方兵家對峙之地。

原因一方面在於其流域水系繁多,可以通過支流可以把水師直運長江,另一方面是出於後勤補給的需要,附近交通便利城市較多,可以支撐物資消耗。

當然,這只是在南北兩方力量勢均力敵,或是實力差距不大的前提下才適用的沿江對峙,如果實力差距太大,長江防線基本意義不大。

南方政權只能孤注一擲寄託於“守江必守淮”的路線,將所有的主力軍隊押在淮河之北的華北平原中心開闊地帶和北軍對峙、決戰,往往在徐州、淮北一帶就能夠確定淮河和長江的控制權,進而決定皇朝天下的最終歸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