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以來

很多市民接到這樣一條短信

↓↓

您的某某手機賬戶,600萬保額醫療險已到達,限一小時(或24小時)內查看,過期失效。

同時

還附上了一條網絡鏈接

其中

涉及多家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

免費領“天價”保險

到底是福利

還是精心設計的陷阱?

家住東風新村的張女士說,這段時間她接到很多這樣的短信,從字面上看,是要送她600萬元保險,讓她趕緊領取。雖然心裏覺得,這樣的好事可能不太靠譜,但她還是控制不住心裏的好奇:萬一此事是真的呢?

張女士打開鏈接,登錄到一個網頁。網頁上顯示,該醫療保險首月1元錢,之後的11個月,每個月要交數十元錢,重大疾病可賠600萬元。還要求她填寫姓名、身份證號及家屬的身份信息。

不是說送自己保險嗎?怎麼變成了收費?而且短信上說,限一個小時內領取,但幾天之後打開網頁,仍然可以辦理該保險。張女士覺得,這些短信是在忽悠人。

家住龍鳳區的於先生,在一週之內也接到三四條這樣的短信。這些短信廣告來自不同的保險公司,但短信上的內容卻極其相似。

多家“保險公司”發短信,讓張女士領“天價”保險

記者瞭解到,近日市民接到的這些短信來自多家“保險”公司,如中國人民保險、安心保險、泰康人壽、360保險、水滴保、太平洋保險等。那麼,這些廣告是這些保險公司發的嗎?

隨後,記者撥打了中國人民保險的客服電話。針對記者提出的問題,一位工作人員說,她需要經過覈實,再向記者進行反饋。大約一個小時後,這位工作人員給記者打電話說,他們沒有往記者提供的手機號裏發送過這樣的短信,讓記者不要相信。

對於同樣的問題,太平洋保險的一位工作人員說,他們的確有類似的600萬保險,但首月要交兩元錢,而不是1元錢

記者覈對發現同樣是600萬保險,廣告上的內容與該公司的實際業務有很大不同。而且按照工作人員的說法,即便有調整,也不可能有這麼大的變化,所以不是該公司發的廣告

安心保險的工作人員查詢完公司後臺的短信記錄對記者說,該公司從未往記者提到的手機號裏發送過這樣的廣告。工作人員認爲,這肯定是詐騙短信,讓記者趕緊將該短信刪除,以免上當受騙。

之後,記者又撥打了泰康人壽、360保險、水滴保的客服電話,工作人員均表示,從未往記者提供的手機號裏發過類似的短信

據記者查證,網頁上的備案號並不存在

記者打開讀者提供的鏈接,發現很多網頁的文末都標註着某某保險經紀公司和某保險公司聯合推出保險產品。這些宣傳網頁共分兩類。一類,沒有任何介紹,直接讓市民填寫個人信息,購買600萬保險;另一類,詳細介紹保險內容,並標註了ICP備案號。有的是以“黑”字開頭,有的是外省備案。

記者隨後登錄工業與信息化部網站對這些ICP號進行查詢。查詢結果顯示,這些備案號並不存在。由此可以判斷,這些網頁均爲假冒。

採訪中,多位保險公司客服向記者表示,他們不會給客戶或非客戶發送類似的推廣內容,對大家進行騷擾。平時,可能會對客戶通知一些事宜,但使用的號碼均爲該公司的客服電話,不會出現類似的長號段

爲進一步覈實,記者將發送短信的號碼提供給中國移動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號碼均不是通過正常途徑發送,很可能是通過網絡軟件發送,極可能涉嫌詐騙,要想判斷內容真僞,最好與相關公司取得聯繫。

民警白玉表示,這些冒充保險公司的廣告均採用同樣的手段實施詐騙,所謂的送保險和賣保險只是一個誘餌,目的是吸引市民填寫個人資料

當市民付錢買了保險,對方會以保險公司的名義找各種理由,讓市民把剛剛收到的驗證碼告訴給對方。

實際上,該驗證碼是銀行卡交易的驗證碼,類似於用pos機對銀行卡內的金額進行取現或套現。當市民把驗證碼告訴對方,自己銀行卡內的金額將很快被轉走

信息時代

需要填寫各種信息

很多送禮物的網站是釣魚網站

市民一定要擦亮眼睛

不要相信天上可以掉餡餅

更不要輕易泄露個人信息

以免中了騙子的圈套

一旦發現被騙

趕緊到公安機關報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