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週刊 記者 | 王宗耀

天沃科技利潤從此前年度的過億元盈利變成今年前三季度數億元的鉅額虧損,這對於天沃科技的負面影響巨大,顯露出非常明顯的“財務危機”苗頭。與此同時,在公司經營出現問題的同時,管理層也人心不齊,多位高管在近一年紛紛離職。

10月24日,天沃科技發佈了2020年三季報,前三季度,天沃科技共實現營業收入50.1億元,同比下滑25.83%;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6.09億元,同比下降625.35%。業績的如此大幅下滑,着實令人大跌眼鏡,可實際上,這並不是天沃科技業績的首次下滑,在2019年和2018年,公司業績就已經出現大幅下滑了。其中,公司在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07.79億元、同比增長39.99%的同時,淨利潤同比下滑了25.15%,實現金額僅1.39億元。2018年,營業收入與淨利潤更是雙雙下滑,分別下滑了25.99%和42.13%。

如此情況說明,天沃科技的業績早已進入下行通道,猶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雖然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出現下滑在意料之中,但公司利潤由此前年度的過億元盈利變成今年前三季度數億元的鉅額虧損,對於天沃科技來說,負面影響還是相當巨大的,其已顯露出很明顯的“財務危機”苗頭。

財務危機暗藏

從表面上看,天沃科技並不缺錢,因爲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其賬戶上的貨幣資金尚有13.41億元,這比很多中小型企業一年的營業收入還要高。然而若進一步分析則不難發現,其貨幣資金並非可以隨時支取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爲開具票據、保函、信用證等所支付的保證金,其隨時可用於支取的銀行存款及現金金額只有8.58億元。

那麼這數億元的資金能否足夠其維繫經營和償還到期債務呢?根據其三季報數據,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賬戶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金額高達9.16億元,這一規模已超過其可動用的貨幣資金,更要命的是,同期賬戶上的短期借款金額也高達55.91億元,長期借款也有60.38億元,僅這兩項借款金額合計就高達116.29億元,如此來看,公司賬戶上8.58億元的不受限資金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

據公司中報披露,2018年8月,天沃科技曾向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其下屬公司及其關聯方)借款20億元,借款期限爲6個月,債務到期後,公司並沒有償還這筆借款,而是分別於2019年2月22日和2020年2月22日兩次對該筆債務進行了展期,原借款期限與展期期限之和爲30個月。從其借款屢屢展期的情況看,公司的資金鍊是相當喫緊的。按照借款期限,這筆借款將於明年2月份到期,若再加上其所需償還的其他鉅額債務,則公司將如何償還就成了一個很現實的大問題。

除了逾百億元的鉅額有息負債外,公司還存在着巨大的擔保風險。據天沃科技2020年中報披露,公司對外提供的財務擔保金額合計高達59.91億元,其中5年以上的財務擔保有5億元,1~3年的擔保超過30億元,1年以內的擔保也有24.8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爲了這些擔保,天沃科技有超過26億元的應收賬款及超過30億元的股權均被質押出去。

問題在於,如此規模的對外擔保,一旦被擔保公司資金鍊出現問題,債務無法清償,則天沃科技或將承擔連帶責任,屆時其質押的應收賬款、股權等資產恐怕也要受到牽連,出現被凍結、拍賣償債等情形,屆時對上市公司將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應收賬款逾期嚴重

天沃科技財務狀況之所以出現危機的苗頭,應與其不斷增加的應收賬款有着莫大關係。

天沃科技主營業務主要包括電力行業工程EPC總包業務和電力工程設計諮詢等服務爲主的能源工程服務業務。2017~2019年間,其工程服務收入佔比最高,達到總營業收入的7~8成,然而從其今年中報披露的信息來看,其工程收入大幅減少,收入佔比已不足三成,高端裝備製造業務收入反倒出現“逆襲”,收入佔比接近7成。

然而,其主營業務中,不管是工程服務業務,還是高端裝備製造業務,生產建設週期都比較長,而且其衆多合同採用分期付款方式結算,這就導致公司應收賬款不但金額巨大,而且建設週期也相當長。據其歷年年報披露的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三季度末,其應收賬款金額分別高達48.45億元、74.63億元、67.93億元和62.92億元,佔當年營業收入比例的46.57%、96.92%、63.02%和125.58%,如此佔比情況意味着,公司每年營業收入的一半以上在當期無法收回,大量資金被下游客戶佔用,尤其是在今年前三季度,其應收賬款金額竟然遠遠超過公司營業總收入。

更重要的是,其應收賬款回款週期也是令人咋舌的,據2020年中報披露的數據,天沃科技存在大量應收賬款逾期的情況,其中逾期時間超過5年的應收賬款金額就高達1.37億元,而逾期金額在2~5年則高達15.64億元,逾期時間在1~2年的則超過26億元,而逾期金額在一年以內也近24億元。從數據來看,公司能在信用期內收回的應收賬款金額僅佔其應收賬款總額的7.3%,這說明其有超過9成以上的應收賬款是無法在信用期內收回的。也正是應收賬款逾期的如此嚴重,對天沃科技流動性勢必會造成嚴重影響,進而導致公司不斷找銀行借款維持經營。

因下游客戶大量逾期的應收賬款,無形中對其應收賬款形成佔用,導致天沃科技短期和長期借款超過百億之巨,給其資金鍊帶來極大的壓力,財務危機一觸即發。與此同時,其有息負債也在急劇攀升,這同樣給公司經營帶來巨大壓力。據年報數據,2017年至2020年三季度,公司僅利息費用金額就分別高達4.18億元、3.01億元、4.9億元和4.05億元,而其同期的淨利潤僅分別有3.21億元、1.85億元、1.39億元和-7.49億元,利息費用已經遠超淨利潤,個別年份甚至是淨利潤的好幾倍。如此來看,大量有息負債的存在讓天沃科技不堪重負。

鉅額應收賬款存在還帶來另一個苦果,即壞賬準備的計提,僅2020年上半年,公司72.58億元的應收賬金額就令其計提了逾10億元的壞賬準備,而這還是建立在較爲保守的計提政策之下,因爲作爲同行業的傑瑞股份,對於1~2年應收賬款的壞賬計提比例爲18%,對於2~3年的應收賬款的壞賬計提比例爲50%,而另一同行業公司中國一重對於1~2年的應收賬款計提比例也有10%,對於2~3年的應收賬款計提比例則爲40%,相對而言,天沃科技1~2年的應收賬款計提比例僅爲7.54%,逾期2~3年的計提比例僅爲21.33%,即使已經逾期5年以上的應收賬款,大多數公司已經100%計提壞賬準備的情況之下,天沃科技卻僅按照90%的比例計提壞賬準備,很顯然,天沃科技在應收賬款金額龐大、回收風險極高的情況下,壞賬計提比例是相當的保守,若按照同行業公司水平計提,則天沃科技恐怕早就連續虧損好幾年了。

“敗家”式資產出售存疑

伴隨着今年前三季度業績的大幅虧損以及其越來越緊張的財務狀況,天沃科技開始變賣資產。今年九月份,公司一口氣發佈了三份資產出售的公告,擬出售旗下三家子公司股權。

其中,第一家子公司爲張化機伊犁重型裝備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張化機伊犁”)98%股權,經資產基礎法評估,該公司在評估基準日2020年6月30日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評估值爲人民幣2.2億元,預計交易價格爲2.15億元。該子公司是上市公司早年間投資設立的,上市公司曾以其爲主體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數億元,上馬了6萬噸重裝項目,然而就在其累計投入2.94億元后,原本計劃投入的第二期項目卻“流產”了,在此後的年份中,公司在年報中對該子公司披露的信息相當有限,不過在其披露的資產轉讓公告來看,該子公司2019年營業收入爲0,而2020年1~6月的營業收入卻有1.06億元,也就是說,該公司只是在今年剛剛開始有了收入,然而就其剛開始收穫時,公司卻選擇將其出售,這是爲什麼呢?

第二家子公司爲新疆和豐張化機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65%股權,對該公司的預計轉讓價與評估值相同,爲3218.35萬元。該公司爲上市公司和蘇新能源和豐有限公司於2014年6月共同投資設立的,截至其資產公告披露日,上市公司出資3250萬元,持股比例爲65%,蘇新能源始終未實繳出資。從以往年報看,上市公司2016年就曾向該公司投資數千萬元進行化工機械廠房項目,然而從資產收購公告來看,該公司2019年和今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均爲0,也就是說該公司近幾年並未開展實質經營,如此情況就令人生疑,爲何時隔多年,數千萬投資砸進去下,該子公司始終未能開展經營活動呢?

第三家子公司爲天沃恩科(北京)核物理研究院有限公司100%股權,這家子公司爲天沃科技於2015年7月設立的的子公司,也是我國首家工商覈准的由民營上市公司創建的核物理研究院。然而從上市公司披露的審計報告來看,該公司近幾年既沒有營業收入,也沒有研發費用投入,但是每年卻有數十萬到數千萬元不等的管理費用,其中薪酬費用雖然只有幾十萬元,但每年都在不斷大幅增加,直到2020年薪酬費用才突然消失。既然該公司沒有實際經營,那麼其每年數千萬元的管理費用以及不斷增加的薪酬費用又是怎麼回事呢?此外,就在本次轉讓該子公司之前,上市公司突然以持有的上海遊族大廈7層、8層、9層不動產的評估值2.5億元,對該子公司進行增資,在完成增資後便準備以2.16億元的預計轉讓價將其轉讓出去。既然本就打算要轉讓該子公司,爲什麼又臨時以不動產對該公司增資?而且轉讓總價還低於不動產評估值,這又是什麼理由?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天沃科技擬出售三家子公司的接手方爲太平洋機電(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爲上海電氣總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而上海電氣總公司持有上海電氣57.17%的股權,爲天沃科技的間接控股股東。也就是說,此次交易爲同一控股股東下的兩家公司間交易,屬於關聯交易。如此狀況下,天沃科技此次資產轉讓就很耐人尋味了。

當然,就目前情況來看,通過對三家子公司的出售,天沃科技不僅可以通過非經常性損益讓2020年業績起死回生(即使年末不能盈利,也不至於虧損太慘),另一方面也可以藉此回籠資金以應對可能到期的鉅額債務。這種做法雖然是諸多A股公司爲“保殼”常用的手法,但對於天沃科技來說,這種“敗家”式獲取資金方式也只能解決燃眉之急,並不能解決上市公司長期應收居高不下的難題。

鉅額募資項目一再延期惹人擔憂

此外,令投資人擔憂的還有,天沃科技此前鉅額募集資金項目再次延期。

根據公司公告披露,天沃科技將其玉門鄭家沙窩熔鹽塔式5萬千瓦光熱發電項目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日期由此前的2020年9月30日,向後延期了一年多時間,調整到了2021年12月31日,這一項目的可使用狀態日期已經出現多次延期了。

早在2016年,天沃科技就審議通過了非公開發行股票議案,擬募集資金上馬玉門鄭家沙窩熔鹽塔式5萬千瓦光熱發電項目。2017年3月發佈了增發預案,預案顯示該項目投資總額高達17.9億元,而其擬使用募集資金爲15.72億元。2018年6月,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1.47億股,扣除各項發行費用後,實際募集資金淨額10.21億元,原計劃該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爲2018年12月31日。可截至2018年11月30日,該項目投資進度僅爲70.62%,於是天沃科技便又發佈公告,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延期至2019年12月31日。

2019年9月,根據上市公司公告內容,其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已按照募集資金使用計劃使用完畢,公司根據募集資金存放及使用的相關規則註銷了募集資金專戶。然而在2019年12月25日,公司再次發佈項目延期公告,稱“由於項目實際執行過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項目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日期延期至2020年9月30日。”今年9月,該項目仍然無法達到預期可使用狀態,於是又一次發佈延期公告,延遲到2021年12月31日。

天沃科技的經營狀況本就越來越差,資金狀況也岌岌可危,其重點募投項目募集資金早已全部投資到位,但可使用狀態日期卻一再延期,遲遲無法進入使用狀態,如此情況下,難免令人對該項目的最終效果有所擔憂。

高管紛紛辭職,公司穩定性不足

公司業績不斷下滑,應收賬款居高不下,資金鍊面臨危機,主要募投項目又遲遲不見功效,這一些列危機之下,天沃科技高管在近一年中也紛紛遞交辭呈。

2019年11月10日,天沃科技的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馮瑾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職務,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隨後公司聘任張林俊擔任公司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然而僅僅數月後,張林俊也“撂挑子”不幹,於2020年4月13日辭去公司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職務。

2019年12月25日,公司總經理林鋼辭去總經理職務。同日,董事鄭長波辭去了副董事長、董事及戰略委員會委員的職務,董事易曉榮辭去董事及薪酬與考覈委員會委員的職務。

2020年春節後不久,天沃科技的副總經理任大成也遞交辭呈,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其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職務。同年4月,獨立董事黃雄辭職;8月13日,孫磊辭去董事會董事職務。一週後的8月21日,寧海燕也提交了書面辭職報告,辭去公司財務總監職務,其辭職後不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9月23日,證券事務代表龔小剛也宣佈辭職……天沃科技高管們連續不斷的辭職,一方面說明高管們對公司未來的不看好,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上市公司已經出現人心不穩的狀況。

“屋漏偏遭連夜雨”,在這諸般不利狀況之下,天沃科技的訴訟也接踵而至,從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來看,其目前金額逾千萬元的訴訟就有數起,此外還有涉案金額高達6.13億元的重大訴訟也尚未結案。總體來看,天沃科技當下真可謂是危機四伏!

(文中提及個股僅爲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本文發表於10月31日《紅週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