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走在新源縣塔勒德鎮依爾肯德村,家家戶戶門前剛剛安裝的粉紅色柵欄讓人眼前一亮,古老樸素的村莊因爲這抹粉色變得生動亮麗起來,連片的農舍、嫋嫋的炊煙,在層林盡染中展露着寧靜祥和的容顏。

“依爾肯德”哈薩克語意爲“地質災害後形成的土包”,可以想象它曾經的簡陋與落後。依爾肯德村現有人口 582 戶 2584人,在 2014 年貧困人口識別中,貧困發生率高達 48.5%。 如何出實招,拔窮根,一直是近年來村“兩委”的頭等大事。

爲了讓這個曾經落後的窮窩窩儘快改變面貌,兩年前,新源縣委統戰部副部長單保利來到該村擔任第一書記,確立了黨建引領、黨建惠民、黨建富民的基本脫貧思路,使該村華麗轉身,村集體收入從 2017 年的不足 6 萬元飛躍到今年的 143萬元,農牧民人均收入從不足5000元增長到14800餘元,人們的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單保利說,依爾肯德村建立“黨支部+幫扶幹部+網格員+聯戶長+貧困戶”的五級聯幫聯助體系,充分發揮黨支部核心作用,選派“訪惠聚”工作隊隊長、5名幹部專職充實脫貧攻堅專班,調動 53 名聯戶長、265 名幫扶幹部的能動性,時刻關注 1123 名貧困戶脫貧進程,做到各方力量齊抓共管;全面掌握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喫、 穿、住房、教育、就醫等各類困難和問題, 始終保持各類返貧風險零發生。

2014 年以來,累計爭取和投入基礎設 施扶貧資金 2800 餘萬元,全面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大力實施安居富民工程,爲 281 戶村民新建抗震安居房,投入 200 餘萬 元加強水利工程建設,改善農田和庭院經濟灌溉條件,新建道路工程建設項目 28 公 裏,解決了羣衆出行難問題。今年6月完成的防滲渠建設可解決300戶村民庭院經濟用水和 3000 畝耕地用水。

環境的改善,許多村民不再滿足於靠幾畝薄田生活,他們養殖牛羊、做小生意、發展庭院經濟、開辦企業,走上了多途徑增收的致富之路。 村民巴合提江·努拉合買提去年6月在村“兩委”的支持下,申請貼息貸款3萬元加上自己攢的幾萬元,辦起了木材加工廠,如今月收入1萬餘元,不僅自己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還僱了2名建檔立卡貧困村民,帶動他們一起脫貧。

吐爾遜江·奧塔洪是村裏的養殖大戶,養殖牛羊 500 頭 (只) 以上,帶動村裏的養殖戶一起成立了阿吾熱勒養殖合作社,統一飼料配送、防病防疫、品種改良、市場銷售,抱團發展走上了規模化養殖的道路。 吐爾遜江·奧塔洪的兒子伊力夏特·吐爾遜江明年就要大學畢業,眼下實習期正在養殖場幫忙。他說,規模化養殖有利於降低成本、抵禦風險、改良品種,是農村今後發展的趨勢。合作社目前引進的安格斯肉牛品種,一頭牛至少能增收五六千元。合作社還解決了十幾戶村民的就業,人均月工資在2500至3000元之間。

在養殖大戶的示範下,依爾肯德村大力發展養殖項目,發放生產母牛50頭、生產母羊748只,幫助脫貧村民鞏固收入,不返貧。

每到週六,依爾肯德村的新時代巴扎總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今年 6 月改造提升的扶貧巴扎項目爭取資金 223 萬元, 使這裏成爲周邊設施最好、管理規範的活畜和小商品交易市場,爲67戶貧困戶解決了攤位,增強了他們創業增收的信心。

巴扎負責人葉爾肯江·居呢斯別克曾經是建檔立卡貧困 戶。今年巴扎重新改造後,他通過村委會的公開招標,接下了這個巴扎的管理和運營,通過宣傳、招商,巴扎一天的人流量達到四五千人,生活越來越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