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寫到宋朝了,幾萬字的鋪墊,大概就是爲了好好寫一寫這個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複雜和多面的王朝,千頭萬緒無從說起,這種感覺跟剛坐上皇位,登高遠眺的趙匡胤是一種感覺,千頭萬緒無從做起。

剛剛坐上皇位的趙匡胤,年僅33歲,這個年紀作爲開國皇帝而言,的確是有點年輕的,因爲年紀讓他有了不自信的感覺。

萬事開頭難,先得給本朝起個名字吧,就叫宋吧,對外說的是,這是趙匡胤的封地,但趙匡胤沒說的是,這是五代延續至今不自信的結果。

(1)起名字 的軍備大賽

五代我們的說法的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這是我們現代人的稱謂,他們正式的國名可不這麼叫,他們正式的國名是梁唐晉漢周。

那爲什麼要加一個後字呢,就是因爲從五代起,各個建國者們似乎都有着某些先天不足,所以總喜歡給自己找個厲害的爹或者厲害的祖宗。

這個朱溫起個國號叫梁,他的死對頭李存勖想了想自己的國號要超過他,認爲自己纔是大唐的繼承人,於是弄了個國號叫做唐。

石敬瑭一看不行,我得比你牛呀,於是起國號爲晉,出球時代晉國多牛呀,妥妥的那個時代第一強國,劉知遠一看這不行,我得起個比你們鬥牛的國號,我直接叫漢。

漢朝多牛就不用多說了吧,名字牛實力不一定強,“漢”只三年而亡,郭威想那我也不能喫虧呀,你敢叫漢,那我就叫周。

這下五代國名競爭總算到頭了吧,你都起名周了,還想怎麼樣,趙匡胤心裏也有點不自信,於是想了想起了個名字叫做宋。

宋,乃是殷商故地,宋國也是殷商的後裔,起個宋總算是能壓制住周,有人問爲啥不乾脆起個名字叫殷呢?

這是個好問題,我們現在的很多稱謂習慣都跟這個有關,那就是避諱問題,趙匡胤的老爸叫趙弘殷,所以你無論如何國號都不能叫殷,不但國號不能叫殷,從此之後凡是全國人名地名都不能有殷這個字。

所以從宋代開始,慢慢就用商朝代替殷朝,宋朝亡了之後就沒這個禁忌了,所以你叫商叫殷都行,古代很多稱謂的變化都是由於這個原因來的。

趙宋王朝得好,是全方位的,就比如說這個避諱問題,凡是皇帝的名字,一律要避諱,起了名字的要改名,萬一你不知道用了皇帝名字裏的某個字,在古代是要殺頭的。

所以宋朝的皇帝從趙光義開始,只要你當了皇帝,爲了體恤百姓和讀書人,宋朝的皇帝都要改名字,改成一個字的名字,見微知著,宋朝皇室對百姓的好由此可見。

五代就是這樣不自信,硬是要給自己找厲害的祖宗,所以現在人稱呼的時候,都要在他們的前面加一個後字,但是宋朝用自己的實力,給自己掙得了一個名字的機會。

要不然這個宋,也是要加一個後字的,因爲前面已經有過一個宋朝,但是沒辦法呀,趙匡胤這個宋實在太厲害,影響太深遠,所有就牢牢佔據了這個名字,最先叫這個名字的反倒是尷尬了。

比如現在是宋朝,大家通常的反應都是這個宋朝,那之前的那個宋怎麼稱呼呢,爲了避免麻煩,只能稱呼這個起名在先的爲劉宋,兩個宋在一起的時候,才用趙宋和劉宋來區分。

你說劉裕憋屈不,自己也是一代梟雄名將,自己名字又在前,反倒是不能單獨使用這個宋,說道自己還要特別說明是劉宋纔不會被誤解,這完全就是實力的體現呀。

當然這些趙匡胤是不會知道了,歷史事件都是統一的整體,當沒有自信的趙匡胤做其他事情的時候,這種不自信也能表現得很明顯,但最終的結果卻是非常好的。

(2)削藩要提前

趙匡胤的很多行爲都是他不自信,而他的不自信又來自於年紀,33歲的年紀,對國家來說是福音,因爲這意味着大概率上你還可以活很久,政策連續性就有了保證。

但對於趙匡胤本人卻是災難,因爲實在太年輕了,所以沒有威望,我們來看一看五代開國君主的年紀,朱溫55歲做皇帝,李存勖38歲當皇帝,石敬瑭44歲當皇帝,劉知遠52歲當皇帝,郭威47歲當皇帝,以上是五代開國君主當皇帝的年紀。

最年的李存勖也是38歲,而且是沙陀人,從小跟着其父李克用南征北戰,威望和實力都遠超趙匡胤登基的時候。

這些人這麼之所以這麼老才做皇帝是因爲開國皇帝當然是要積累足夠的實力和人脈班底才能推翻前朝,所以他們開國的時候就已經很老的,而且做皇帝的時間一般都只有幾年時間,劉知遠最慘,只做了一年的皇帝。

年紀輕輕的趙匡胤資歷聲望都最淺,所以他削藩的慾望是最強烈的,我們現在看歷史書,說什麼五代時期藩鎮很強,不聽中央的云云。

但是具體到每一個開國皇帝身上,可不是這個樣子,開國皇帝威望高,自己完全有能力駕馭和控制手下,同時這些開國皇帝,又面臨這打仗的需求,手下的人又是如此聽話。

有時候你甚至都不用說話,只用一個眼神,就能讓手下瑟瑟發抖,因爲他們都是一輩子在戰場上廝殺,殺人如麻心狠手辣,根本不當回事。

開國皇帝,哪一個拎出來都是光榮戰績一大堆,但不管你多牛逼,史書上翻一頁過去,你可能就嗝屁了,以至於大部分開國皇帝快不行了,才考慮後事,纔想到萬一手底下這些悍將不聽兒子的怎麼辦。

變革要趁最好的時候,你都不行了纔想起來要改變,一切都來不及了,於是五代就像一個循環的機器,開國皇帝沒有動力削藩,因爲能鎮得住毫無壓力,繼任者想削藩,又沒有實力,很快被先皇的最厲害最忠誠的部下推翻,做了新皇帝。

這種死循環,到了趙匡胤這裏終於發生了變化,由於趙匡胤的際遇和個人能力都很突出,直接跟隨郭威和柴榮學習,讓趙匡胤年紀輕輕就推翻了前朝,但因爲時間太短,計算趙匡胤在軍事能力上再厲害,沒有時間的積累,就無法產生足夠的威望和戰功。

威望這種東西,有時候真的是需要時間去積累的,舉個例子來說,有個人叫符彥卿,出身將門,爲後唐宣武節度使符存審第四子,軍中稱其爲“符第四”。符彥卿十三歲即能騎射,仕於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五朝,歷任散員指揮使、吉州刺史、忠武節度使、天雄節度使、守太師等職,累封魏王。

順便說一句,這個人是趙光義的老丈人,對於大量職業軍人來說,經歷好幾代王朝很正常,這樣的人物在那個時代很多,這才叫軍中有威望,類似這樣經歷複雜的人在當時還有很多。

趙匡胤說起來資歷實在是太淺,只在後周當過兵,而且國威在的時候只是個站崗的大頭兵,柴榮當了皇帝,趙匡義才大放異彩,但無論這光芒有多耀眼,但畢竟也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人心還是不穩呀。

面對着如此難受的局面,趙匡胤削藩的動力是最強的,那邊疆問題怎麼辦,這個會有辦法的,絕對不能再走五代的老路了,削藩必須放在第一位。

儘管趙匡胤下定決定削藩,但眼前還是有兩件事需要處理一下,那就是有兩個手握重兵的節度使造反了,這在五代簡直就像是安排好的劇本。

新皇繼位,總有人不服氣要造反,然後就是新皇自己或者派親信過去收拾他,於是親信有了戰功,樹立了威望,重新成爲了手握重病的節度使。

無論此刻趙匡胤有多麼痛的領悟,此刻你都必須騰出手來,帶着自己的親信,擺平造反的節度使,而且這次趙匡胤決定御駕親征,一方面是繼承了柴榮的遺風,一方面是造反的兩個節度使來頭太大。

李筠,昭義軍節度使(管轄澤、潞、邢、洺、磁五州,治所在潞州)、檢校太傅、同平章事,以一人之力成爲後周北方的門戶,多次擊退北漢和契丹的進攻。

李重進,郭威的外甥,遷淮南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侍中,駐地在揚州,當年柴榮三伐淮南,李重進戰功卓著,此時正在南方死死的看住南唐的動向,堪稱後周南邊的門神。

這兩個人都是資歷高,連柴榮都看不上,你趙匡胤算個什麼東西,兩人一南一北同時造反,而且剛成立的大宋南北還都有敵人,這給讓剛成立的國家,一下子陷入了十分危機的情況,趙匡胤講如何化解這場危機,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