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斗笑社》已经收官,这部郭德纲跟严敏强强联合的综艺节目,最终豆瓣给出了7.8的评分,总体而言这个口碑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国综在口碑上一直并不算好。

不过在Q姐看来,这一季的《德云斗笑社》还远远没有达到天花板,严敏的实力也没有完全地得到释放,要知道严敏将《极限挑战》打造成一个现象级的节目,而目拥有众多粉丝的《德云斗笑社》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一高度。

从这一季的节目中能看到几个明显的短板,首先是对于严敏而言,网综是严敏的一次尝试,很多极挑粉丝希望严敏能将“男人帮”从卫视带到网络再续前缘,毕竟在网络平台对他们的约束要小很多。

但是从播出的情况来看,不知是不是严敏还没有找到打开德云社的钥匙,在综艺节目环节实际上并不是很出彩,甚至在很多游戏环节中能看到极挑的影子,比如“团建”“金手指”“吸尘器”等环节对应了极挑中成长,海南度假等单元版块,其实如果是极挑的老粉应该能感受的出来。

对于严敏而言,他“向死而生”的综艺精神任重而道远,他本人需要拿出除了《极限挑战》之外,依旧能获得大众认可的节目,虽然极挑的人气很高,但是它的高光时刻是在第一二季,随后的两季其实质量并不是很高,这也是普遍的共识。

那么为何说严敏要再拿出一部令人信服的综艺呢,因为在极挑第一季跟第二季的时候,节目中很多游戏环节跟韩国综艺《无限挑战》如出一辙,比如汽车爆炸,荒岛求生,圣杯保卫战等等,所以其他节目的粉丝会一直质疑严敏,不过这也是事实,所以严敏需要用《德云斗笑社》再次证明自己,然而这档节目显然还没有达到极挑的高度。

其次就是郭德纲跟他的德云社的问题。从第一季来看,《德云斗笑社》真的是一档团综节目,他的受众群体多以德云社的粉丝为主,尤其是第一期开播的时候,虽然用郭德纲,严敏,德云社,岳云鹏等知名人物进行宣传,但是第一期的播放量并不高,并未达到一炮而红的效果。

为什么被称为团综,在Q姐看来有两层以上,其一就是德云社自己的综艺节目,其二就是专门为德云粉丝定制的节目,从这一季的效果看,真的是实现的团综的意思,在相声环节,那些德云社的老粉对一个梗可以哈哈大笑,那些刚走进来的人却一脸懵,比如孟鹤堂的“盘他”,张鹤伦的小曲,秦霄贤的“傻子”人设,栾云平的副总等等,让很多人难以融入其中。

除此之外,《德云斗笑社》最大的问题在于德云社的演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或许有人会说在节目中他们都是重新选择搭档,而且只有一晚上的创造时间,所以在相声表演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问题,可是真的需要强调这些客观原因吗,在节目中,如果说最没有流量的应该是栾云平,这位“老先生”一直跟高峰搭档,但是不论他跟谁搭档都能游刃有余的控场,尤其跟秦霄贤的时候,下意识让秦霄贤面向观众的细节赢得了于谦的赞赏郭德纲的认可。

当然了这一季中起到润滑作用的当属岳云鹏,作为一个综艺老鸟,曾经在极挑被孙红雷,黄渤整得没了脾气,但是回到德云社他俨然成了黄渤,成为综艺担当,不论是选大褂交钱还是为王九龙暖场,处处都表现出综艺大哥范,而且在相声表演上,岳云鹏的经验也是其他同门师兄弟所欠缺的。

在张鹤伦跟栾云平开场不理想的情况下,岳云鹏通过串场的方式让剧场的气氛达到高潮,并且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孟鹤堂距离观众太远,从而让孟鹤堂跟烧饼托底成功,这些细节都是岳云鹏的表演经验,从现场看岳云鹏的人气跟现场应变能力要高出同门师兄弟不少,不客气的说,郭麒麟走的路就是在重复岳云鹏的老路,而巅峰状态的岳云鹏人气丝毫不输郭德纲。

如果说栾云平是斗笑社的实力担当,那么入门不久的秦霄贤就是吊车尾,实话实说对于相声其实Q姐并不了解,在Q姐看来相声就是为了让人笑,逗人开心,至于郭德纲所说的技术以及方法其实并不是那么了解。

可是在德云斗笑社中,当秦霄贤上场的时候,与同门师兄弟相比确实有差距,尤其前面几期中,经过郭德纲的解释突然发现秦霄贤确实是基础最差的,可是最让人好笑的是,郭德纲最认可的栾云平有实力没流量,基础最差的秦霄贤反而被观众认可,导致每期投票的时候,秦霄贤都是前三,栾云平则一直在淘汰边缘。

有实力的没流量,基础差的被认可,郭德纲的综艺展现了娱乐圈病态,其实这种状况不仅在相声界如此,在娱乐圈也这样,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大火综艺《演员请就位》中,四位导演对曹骏一顿猛夸,但是最后选择的时候无人举牌,曹骏只能在等候区,除了曹骏,辣目洋子也得到了了同样的待遇,在评论环节,导演把她夸得天花乱坠,甚至他自己都觉得要发表获奖感言了,然而公布结果的时候却仅仅得到一个A,引起大众质疑。

其实不论是《德云斗笑社》还是《演员请就位》那些有实力的演员因为没有流量,往往会被放弃,相反一些没有演技,基础很差的流量明星,却能收到源源不断的片约,这是是为什么呢?

说到底,钱才是娱乐圈选人的根本所在,一部影视剧或者综艺,想要获得高收益除了演员有实力派,必须要有号召力,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人去看,才能更好地招商,尤其是在近年的影视综表现得特别明显,在国庆档中《急先锋》有杨洋,《我和我的家乡》刘昊然,王源,王俊凯等等,都是采用实力派演员加流量明星的方式。

其实这是一种双保险,既有实力演员做演技担当,又有流量明星起到号召票房的作用,究其根本就是为了一个“钱”字,这也是娱乐圈的病态,显然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