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58期:

讲个欢快又沉重的话题,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李鸿章成了万人恨,被剥夺了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的职务。

李鸿章毕竟久经沙场,索性住进了北京东安门外的贤良寺内,闭门谢客,关于这座贤良寺的故事,我们后面会讲到,这里略过。

不久后,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做皇帝,慈禧太后见李鸿章也没事干,于是把他当成了大清的吉祥物,派去祝贺。其他国家一听,哇哦,这可是个好机会,谁不知道李鸿章爱签约,没准能签个不平等条约啥的。于是争先恐后地邀请李鸿章顺便去自己家看看,于是就有了1896年,李鸿章的欧美之行。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58期:李鸿章出访欧美,闹了很多笑话,但在美国的一句话,让人倍感心酸!

一、

关于李鸿章的欧美之旅,这一百年来,各种段子层出不穷,异常欢快!

这期间流传最广的当属万国运动会上,大清朝特使李鸿章的精彩亮相,这件事是记载在《清史稿忠烈传》中的:

“申未年,鸿章过希腊,值万国运动大会,列强文武皆有所适,独大清无人相与。中堂愤甚,乃慷慨悲歌《茉莉花》,诸臣侧目,咸叹中堂赤子之心。”

后来演化成,当时要升大清的国旗,奏大清的国歌,因李鸿章来得匆忙,带着的几面黄龙旗都搞丢了。情急之下,把自己的黄马褂挂上了旗头充当国旗,同时唱起了《茉莉花》充当国歌。

实际上,李鸿章并没有到雅典参加什么万国运动会,当时他还在圣彼得堡跟沙皇谈判呢,也就没有在运动会上唱《茉莉花》之说。

而且,《茉莉花》这首曲子最早是出现在最肉麻情诗《挂枝儿》中的,是明代万历朝兴起于民间的时调小曲。且出自张生调戏崔莺莺的小黄曲儿,所谓的采花就是那啥,要不怎么叫采花大盗呢。《茉莉花》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后来的歌剧《图兰朵》的流传,外国人喜欢,当然这也是近一个世纪之后的事了。

堂堂的大清国“宰相”,尊崇儒学的李鸿章,在大会上唱小黄曲儿,不叫人笑掉大牙?

二、

但这个段子并非空穴来风,实际上在俄国确实有唱国歌一事,不过李鸿章是唱了一首唐朝诗人王建的诗:

“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

之所以用唱,是因为被李鸿章随行的人员配上了古乐,后人称这个乐为《李中堂乐》,不过回国后,这个李鸿章版本的国歌就取消了。

我(杨角风)在小时候还听过这么一个版本,忘记了是哪位大神给我讲的了,事情是这样的:

李鸿章率领着大清的运动员去参加万国运动会,所谓的运动员,其实都是京城内的大盗、艺人、小二、厨师等等。

个个身怀绝技,于是在跑步、篮球、举重等项目上都获得了冠军,当然整个比赛的过程充满着欢乐,最后获奖要升国旗,奏国歌。

同样,李鸿章脱掉了黄马褂当国旗,但是国歌却变成了越剧,跟前面讲《茉莉花》的由来倒是同一个故事,也就是《西厢记》。李鸿章好听曲,所以随行带着的有戏曲班子,于是李鸿章大手一挥,来一段……

于是戏曲班子吹吹弹弹,旗早就升好了,国歌还没唱完,硬是哼哼了半个多小时才结束。在一起站立听国歌的外国人急出一身汗,恭维李鸿章,贵国的国歌真长。

底下的班子笑了,今天中堂大人还算客气,要是来一出,那大家就听到明天太阳升起吧。

三、

实际上,那时候不仅大清没有国歌,连堂堂的列强之一的美国也没有!

现在美国的国歌《星光灿烂的旗帜》,也是在1931年才正式确定,这之前并没有。在万国运动会上,当时也难住了美国参赛团队,本来他们想用《哥伦比亚——海洋的珍宝》当临时国歌。但主办方却阴差阳错,使用了《星条旗》(Star-Spangled Banner)作为美国的临时国歌。

没曾想,后来这首歌还真成了美国的国歌,当然,我们中国翻译这首歌叫《星条旗永不落》!

哇哦,一个《茉莉花》扯了这么多,我们抓紧时间,继续讲李鸿章的欧美之行:

其实李鸿章去俄国,还有另外的目的,那就是拉拢俄国,共同对付日本。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甲午战争失败后,俄国联合德国和法国,逼着日本归还了辽东半岛。

这给李鸿章一个错误的信号,认为俄国人是好人,这么仗义,理应合作,于是签订了《中俄密约》。就这样,俄国获得了大清东三省的很多利益,或许是消息透露了出去,或许是外国人对李鸿章确实偏爱。总之这之后欧美各国都伸出了橄榄枝,热情邀请李鸿章前来出访,一点都不在意不久前他刚刚在甲午战争中败给了日本。

欧美列国这么欢迎李鸿章到访,我(杨角风)觉得无外乎这么几条原因:

大清国也是一个东方大国,派人来看一看,有助于沟通与联系,没准能发现商机;其次,李鸿章会签不平等条约的名声在外,把李鸿章叫来参观一下兵工厂啊,什么的,没准签几个大约,做做生意;再有,纯粹就是为了满足一下国人的好奇心,毕竟大清高官,他们很多人是见不到的。

四、

这期间也有一些搞笑的事情,甚至引发了一波潮流,也让部分人大赚了一把:

比如,李鸿章没吃过西餐,更不会用什么刀叉,桌子上又没筷子。没办法,七十多岁的老头子了,直接上手抓,惹得别人也不好意思用刀叉了,跟着用手抓。

据说从此之后,英国吃鸡,也就不再拘泥于用刀叉了,有时候直接上手撕。

比如,吃了几次西餐,李鸿章实在咽不下去,于是叫人把这些食材倒进锅里,配上点蔬菜一煮,香气扑鼻。外国人大为惊叹,问这是什么菜,李鸿章说这是“杂碎”,于是美国开始流行“李鸿章杂碎”这道菜。不过这道菜都是华人在做,有讽刺李鸿章的意味在里面,但不妨碍他们赚钱。

比如李鸿章去给戈登将军的纪念碑献花圈,将军的子孙感谢李鸿章,于是把最好的狗给了李鸿章。实际上英国本地有竞犬大会的习俗,这只狗可是狗中极品,没曾想后来李鸿章回复:

“感欣得沾奇珍,朵颐有幸。”

“老夫已届耄耋之年,吃喝之事上实在有限,诸君所赠的美味,我已吃罢,大快朵颐,十分感谢。”

还有一次,李鸿章给一个美国将军递名片,这位将军叫赖格,由于大清翰林制作的名片都比较大,让赖格误以为李鸿章戏耍他。于是返送了一张更大的名片给李鸿章,这下子这个老头的倔脾气上来了,回头就做了一个两尺宽,六尺长的特大名片再送赖格。

类似的趣事还有很多,当然,也有一些糗事,比如误把电梯当房间,吻手礼以为是要礼物,随地吐痰啊,高楼建高了会塌啊等等。

六、这些国家中,最欢迎李鸿章的,还属美国,但也不要觉得美国就什么都懂,也是闹了很多笑话:

当时美国的报纸,也是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也不做详细调查,就乱说一气,比如一些标题写成了这样:

“清国总统李鸿章访美”;“清国皇帝李鸿章出访美国”;“慈禧皇后下嫁皇帝李鸿章”……

究其原因,或许是他们认为李鸿章官比较大,又身穿黄马褂,只有皇上才能穿黄马褂嘛。而且大清国,就是李鸿章说得算嘛,不然为什么签字画押的总是他?

说到底,他们都是为了利益,看到小小的日本都能从大清获得如此丰厚的回报,自然也想跑上去啃一口。这次逮到了李鸿章,这个实权派人物,只要把他哄高兴了,拿地,拿矿,拿铁路,拿特权,不是什么都有了?

但是,他们的算盘打错了,除了俄国确实得到了好处以外,其他的国家访问,李鸿章的嘴相当的严。列强们根本就没得到一句准话,即使得了,也没用,因为此时的李鸿章只是个大清吉祥物,没有实权。

但李鸿章其实也是有备而来,到了美国后,说了这么一句话,提出了抗议:

“你们的《格利法》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你们不但不给予华人与其他国家移民同等的待遇,还拒绝保障他们合法的权益。”

这个法案,其实就是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李鸿章甚至试图指望报纸那些媒体能帮大清国一把。

李鸿章在谈论其他的话题时,都比较淡定,唯独谈到这个《排华法案》时,情绪激动,甚至一度面庞抽搐。

前段时间,我看有人讲,美国对中国的帮助最大,或许从某个角度思考确实如此。但是现在的情况,跟一百多年前又何曾相似,因为你华工便宜,活好价格低,所以你就活该被欺负?

就像邓公曾经跟撒切尔夫人说过的那句话:

“……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弱国无外交,这是真理啊,如果大清真的强大,那么李鸿章就真的能成为李鸿章了,而不是“东方俾斯麦”!

而李鸿章的这次出访,更让西方列强们看到了大清的迂腐,又加上没得到什么好处。所以几年后,八国联军就再次来了,同时再次点名跟他们的老朋友——李鸿章见面,呜呼哀哉。

我叫杨角风,我们讲的并非《走向共和》,而是这段沉重的历史,以及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第58期到此结束,下期更精彩,喜欢就请关注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