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名城出名食,我們每到一個地方旅行,都少不了品嚐當地的特色美食。鎮江相對於南京和蘇州等城市來說,在江蘇省內並非是名氣很大的城市。可說到美食,它的分量卻不小。鎮江的湯包和香醋,可謂是家喻戶曉。

鎮江作爲歷史文化名城,其美食的底蘊也是非常深厚的。在鎮江流傳着頗具順口溜色彩的《三怪謠》: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鍋裏面煮鍋蓋,這三怪傳說就概括了鎮江的美食特色。人們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嘗‘三怪’太遺憾”,可見這遊人去到鎮江旅行,不嚐嚐這三怪再走,似乎就白來了這趟鎮江了。

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鍋裏面煮鍋蓋,光看這字面意思,覺得這個地方的美食真奇怪。既然已經知道了這三怪是什麼,而且都說不嘗三怪太遺憾,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三怪到底怎麼怪?

鎮江的香醋非常有名,素以“酸而不澀,香而微甜,色濃而味鮮”馳名中外,並在國內外多次獲獎。就連《中國醫學大典》中都有記載:“醋,以江蘇鎮江爲最佳”。可衆所周知,我們平時喫的醋是有保質期的,那這鎮江的香醋爲何擺不壞呢?

鎮江香醋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與獨特精湛的釀造工藝,其用料極其考究,選用江南地區優質糯米爲主要原料,採用優良的酸醋菌種,經過固態分層發酵及釀酒、制醅、淋醋三大過程,40多道工序,歷時70多天精製而成,再經6至12個月的儲存期,然後才能包裝出廠。因此它存放愈久,味道愈醇,而且不會變質。

餚肉是在古菜“烹豬”和水晶冷淘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風味菜,其肉色鮮美,皮白光滑晶瑩,滷凍透明,肉質清香而醇酥,肥而不膩,瘦不嵌齒。故而近人有詩讚道“風光無限數金焦,更愛京口肉食饒,不膩微酥香味溢,嫣紅嫩凍水晶餚”。

鎮江的餚肉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非常好喫,可謂是無人不愛,但爲什麼會有“餚肉不當菜”的說法呢?原來是因爲餚肉既可作爲筵席上的主碟,又可在喫早茶時作餚蹄面,還可切成塊裝盤當早點喫,故有“餚肉不當菜”之說。

面鍋裏面煮鍋蓋主要意思是大的面鍋大里,放了一個小的鍋蓋,鍋蓋和麪一起煮。這的確是很奇怪的做法,但實際上卻是有很多好處的。

據說過去鎮江人下面不用鍋蓋,有一次一家小麪店的張嫂爲了讓面熟得快,無意中蓋了鍋蓋,但誤把湯罐蓋放入面鍋中,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後來這種方法就沿用了下來。

當面條下入沸水鍋後,再用一隻小鍋蓋蓋在麪湯上,可達到以下好處。一是生面條逐份投入,熟後不粘結,不散亂,規格準確。二是麪湯滾沸時,易於清除浮沫,保持湯麪不渾濁。三是麪條易熟透,不生不爛。

看到這裏,大家也都知道這鎮江的三怪到底是什麼了吧!也都明白它們怪的原因了吧!到一個地方旅行,我們品嚐其頗具代表性的美食,感受它的美味固然重要,但除此之外也需要去了解其歷史,這纔是更有趣的地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