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其實在30歲之前,耗子哥對飲料、咖啡之類的玩意並沒有太多的要求,那個時候喝得最多的就是雀巢的速溶咖啡,其次就是KFC的早餐咖啡。而且喝KFC的早餐咖啡,我還經常是要了雙份的奶包、雙份的砂糖……爲此還曾經被一個妹子笑話成“土鱉”。

但30歲之後,舌頭的味覺卻莫名其妙的愈發靈敏起來……

有幾件事情可以作爲佐證:

1、以前我從來不買礦泉水、純淨水,覺得這玩意喝起來跟家裏喝涼白開差不多,但現在居然能喝出農夫山泉跟怡寶之間的不同!

2、我以前有段時間很喜歡喝“廣氏菠蘿啤”,但現在一喝就覺得滿滿的香精味,受不了。

3、有一次夏天外出就餐,餐廳送了綠豆湯,喝了一小口就倒掉了,找店鋪老闆吐槽,尼瑪綠豆湯放糖精……老闆支支吾吾,服務員投來了“敬畏”的眼神……

自然,我現在也很難忍受速溶咖啡,特別是入口的那股“滑膩植脂味”……

正是因爲有了上面的故事,耗子哥才入坑“燒”手磨咖啡。(沒辦法,舌頭挑剔,腰包乾癟,天天“星爸爸”又消費不起,自己磨豆子,自己沖泡,好歹成本不高。)

與大部分的咖啡發燒友一樣,耗子哥開燒手磨咖啡的入門裝備也很低端,就是電商平臺上百來塊錢的陶瓷手磨套裝,可以很方便的製作法壓壺咖啡與手衝咖啡。

然而在磨過5~6斤咖啡豆之後,我對手頭低檔的陶瓷手磨意見越來越大:

首先就是出粉不均勻,特別是法壓壺、手衝咖啡需要粗粉,但用這個磨總是出一堆細末。

其次就是才磨過5~6斤豆子,這搖臂與中軸的定位孔就磨損挺嚴重,套上去都鬆鬆垮垮的……

作爲“過來人”,耗子哥建議大家在入門階段直接跳過“陶瓷磨”,直接購買“鋼磨”產品。

爲什麼不選"泰磨栗子"或者“司令官C40”?

說起換咖啡手磨, 有兩個產品我曾經考慮過,但最終還是放棄了,一個是“泰磨栗子C”,另一款就是“司令官C40”。

先說說“泰磨栗子C”吧,“泰磨栗子”這個品牌讀起來挺拗口,字面含義也是莫名其妙,但它卻是地地道道的國產品牌。如果你在網絡上搜索“泰磨栗子”這個品牌的話,你會搜到很多的誇讚內容,基本都是將它抬到“國貨之光”的位置。

“泰磨栗子”的入門級鋼磨“泰磨栗子C”價格也是非常低廉,電商平臺的官方定價僅299元。

那耗子哥爲什麼放棄這款“高性價比”的產品呢?

原因如下:

1、“小破站”出現了大量的視頻,Up主都是拿“泰磨栗子C”跟“司令官C40”做對比,然後得出“泰磨栗子C”性價比高,“司令官C40”性能略優的結論。

耗子哥:如果是偶爾2~3個視頻則不爲怪,大量的視頻拿一款299元的國產貨攀比1800元的進口貨,這背後怕是有貓膩。

2、與自媒體圈大量的誇讚文章不同,電商平臺的用戶差評與貼吧普通用戶的評價簡直是“天壤之別”。

耗子哥:有人恰飯了?

3、在“X魚”二手平臺上,出現大量168元、219元的產品,賣家解釋貨源爲B2C網站的用戶退貨單處理。

耗子哥:大量的用戶退貨?還是另有隱情?

4、產品改來改去,例如粉盒就有塑料板跟金屬版,說明產品的“成熟度”並不高。另外“泰磨栗子”的官方宣傳稱他們的不鏽鋼錐刀硬度可達HRC 55~58!對此耗子哥持保留態度。

因爲耗子哥以前是刀具發燒友,對各種刀具鋼材的大致性能有一定的瞭解。咖啡手磨的錐刀是用CNC工藝切割的,材料硬度直接決定了加工費。售價幾百元的手磨,能用上比420更高級的不鏽鋼?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幾百塊錢的瑞士多用刀,用的是Sandvik公司12C27鋼材,洛氏硬度HRC 56。

而國產大部分百來塊的中式菜刀,用的則是420不鏽鋼或者813不鏽鋼,硬度在HRC52~55之間。

司令官C40號稱“不鏽鋼滲氮處理”,結果貼吧人家用硬度計打了一下,HRC 58.1而已。

至於不選“司令官C40”,就兩個原因:

1、缺貨,據說今年疫情的影響,“司令官C40”的缺貨情況會持續到明年。

2、“司令官C40”出現假貨。(特別是喜歡X魚撿遺漏的,要注意啦!)

所以思來想去,不如一步到位,於是選擇了Kinu M47 Classic版。

Kinu M47 Classic版的開箱:

感覺包裝挺簡陋,就一瓦楞紙盒。

盒子裏的東西也不多,手磨本體、手磨搖臂、一張用於記錄咖啡研磨格數的卡紙,一張黃色的“注意事項”,還有一本印刷很粗糙的說明書。(這說明書的印刷質量真是無力吐槽……)

耗子哥選擇Kinu M47 Classic版本最關鍵的原因就是這款咖啡手磨是“全不鏽鋼結構”,手磨內部沒有塑料部件,也沒有鋁合金。整套重量達1.1kg,沉甸甸的,手感十足!

給咖啡手磨的頭部來一個特寫,感覺真是一件精緻的“工藝品”。

Kinu M47 Classic的分解也很簡單,把中軸旋鈕擰開,整個咖啡手磨即可完全分解,便於清潔。

下面就是Kinu M47 Classic的核心部件了,這是採用高硬度碳素鋼製造的錐刀,Kinu的說明書標註它的硬度可達HRC 63!對於碳素鋼而言,這個硬度幾乎是“性能天花板”了,念在Kinu是德國的老品牌,姑且信之吧……

在這裏順便分享一下耗子哥對咖啡手磨的研究心得:

咖啡手磨的結構已經很多年沒有啥大變化了,影響研磨效果的關鍵便在於這小小的錐刀上!

陶瓷錐刀具有超高硬度的優勢,但可惜陶瓷錐刀無法做精細加工,錐刀與磨盤的貼合度不高,錐刀的刀棱也無法處理得非常鋒利,所以陶瓷手磨研磨咖啡豆的時候,經常會出現豆子是被“擠壓破碎”而不是被“切割”的情況,這就是陶瓷手磨出粉不均勻的原因。

而鋼磨的素質則由加工精度、磨具硬度共同構成。例如“司令官C40”的錐刀,是各大UP公認的鋒利,這就說明它的加工精度很高,研磨切割的效果會很出色。

而磨具硬度(還有韌性)則主要決定刀刃的保持度。硬度太差的材料,刀刃容易變形,韌性太差的材料,刀刃容易崩口。所以“弱雞”的鋼材就算你把它加工得很鋒利, 可能用不了幾個月刃口就鈍了……這也是爲什麼貼吧、電商平臺經常有用戶吐槽某些產品用久性能下降嚴重的原因。

最後附上耗子哥對Kinu M47 Classic的使用體驗:

1、研磨省力、快速!大概30克的咖啡豆,耗子哥一陣操作猛如虎,不到1分鐘就搞定了……

2、M47沒有頂蓋,一開始很擔憂它跳豆的問題,但用了半個月,天天開磨,從來沒跳過一次豆。但話說回來,這玩意沒頂蓋,平時存放的時候就得放在櫃子裏,免得落灰,還是比“司令官C40”要麻煩一些。

3、Kinu M47的粉盒真是大大的差評,磁吸式的,拔猛了,咖啡粉可能撒一地……而且研磨後靜電吸附的情況挺嚴重,怎麼倒都倒不乾淨。

4、網絡上拆卸並對比M47、C40的UP主“慕尼黑ARKU咖啡館”在介紹Kinu M47的時候有一個錯誤。

Kinu M47的說明書原文:“conical steel burr set with black Fusion treatment”

這句話的意思是:(Kinu M47的)碳素鋼錐刀經過“黑化處理”。

所謂的“黑化處理”,也叫“烤藍”,是碳素鋼常用的表面處理方式,它是通過強氧化性的化學品使鋼材表面氧化形成一層緻密的、黑色的“四氧化三鐵”。而“慕尼黑ARKU咖啡館”把它說成是“一種可能會脫落的黑色塗層”,這就明顯是謬誤了。

例如軍隊黑色的槍炮,你家裏黑色的鑄鐵鍋,都是碳素鋼表面形成“四氧化三鐵”的結果。這玩意對人體是無毒無害的,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