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開展以來,青島西海岸新區嚴格按照國家省市人普辦的系列要求,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創新形式,精心組織,推動人口普查工作全面開展。

創新組織制度,落實工作責任。

爲加強組織領導,西海岸新區頂格配備人口普查領導小組,由新區管委主任、區長擔任區第七次人口普查領導小組組長,各鎮街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擔任本級人口普查領導小組組長,建立實施人口普查“雙組長”制度。工委、管委高度重視人口普查工作,將其列入2020年度政府重點工作。目前,區人普領導小組組長、分管領導召開普查啓動動員會、普查宣傳專題會、普查保障協調會、普查摸底動員會等各類會議四次,研究部署階段性工作任務。全區上下各級普查隊伍嚴格按照“全區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各方共同參與”的要求,形成推動普查工作強大合力。

創新宣傳形式,營造良好氛圍。

西海岸新區召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工作專題會議,安排部署人口普查宣傳工作。區人普辦先後印發《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工作方案》以及《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工作考覈辦法》,指導全區23個鎮街加大人口普查宣傳力度。將傳統媒體和社區宣傳相結合,先後在《大衆日報》、省統計信息網、青島新聞網、《青島統計》、西海岸新區廣播電臺、《青島西海岸報》等省市區媒體發表人口普查相關信息100餘篇。城市社區利用樓宇亮化(濱海大道沿線的樓宇宣傳特別醒目)、電梯亮角廣告、公交站牌及車廂LED顯示屏、手機微信朋友圈定向推送等媒介,擴大普查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農村區域充分利用喜聞樂見的手機彩鈴、公衆號、橫幅、大喇叭、宣傳車、集市等,張貼公告、海報、發放一封信、摺頁、宣傳扇,全方位築牢宣傳基礎。同時發揮新區“影視之都、音樂之島、啤酒之城、會展之濱”四張名片效應,通過第30屆國際啤酒節、2020東亞海洋合作論壇、鳳凰國際音樂節等系列重大活動進行人口普查宣傳,提高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的羣衆認同感和知曉度。

創新培訓方式,提升普查技能。

業務培訓是人口普查取得成功的突破口,新區按照階梯型培訓辦法,突出指標解釋、填表說明、數據採集、程序操作、調查技巧等實操性內容。一是區人普辦配備精幹力量,組織3支講師隊伍,集中12天時間,對23個鎮街、7000多名“兩員”進行了30多次全方位系統培訓,讓培訓延伸到基層、普及到兩員、培訓到關鍵;二是開展人普培訓進高校進企業活動,針對培訓對象,突出側重點,強化培訓效果;三是各鎮(街道)開展人口普查業務技能自查自糾活動,全區基層普查機構共組織小規模業務培訓400多場次,廣泛利用案例講解、模擬入戶和現場教學等方式,彌補兩員存在的技能漏洞。

創新普查思路,引入社會服務。

爲了進一步提升普查數據質量,青島西海岸新區遵循“專業人幹專業事”的思路,採取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挑選有經驗的社會機構,精選有經驗的業務骨幹,共同參與到新區人普工作中。目前,服務外包5名人員已經成爲新區人口普查中堅力量,全程參與新區人口普查工作。

同時,青島西海岸新區堅持做好疫情防控和人口普查工作兩手一起抓。全民核酸檢測期間向全區下發《關於暫停普查入戶摸底期間的幾點工作建議》,各鎮街積極應對,通過在轄區內核酸檢測點設立固定宣傳點、流動宣傳員、擺放展架、發放傳單等形式對七人普工作進行宣傳,保證人口普查工作進度不落後,把疫情對工作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

創新部門協作,促進信息共享。

爲保證普查數據的質量,驗證部門數據與普查登記數據的差異比對,在簽訂保密協議的基礎上,將公安部門戶籍資料、民政死亡人口資料、自然資源住房信息資料、住建施工單位資料、教體在校人員資料、衛健新生人口資料等提供給各鎮街,爲正式普查數據比對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要求全區各級普查機構認真核對各部門行政資料和公安戶籍資料,提前完成前期資料、數據方面的準備工作。組織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科技大學、青島港集團、澳柯瑪集團等高校企業成立普查機構,爲人口普查工作順利開展、提高人口普查數據質量築牢基礎。

來源: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劉海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