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1966號建議,提出“增設大中小學春秋假期 建立錯峯休假制度促進旅遊業均衡健康發展”。

對此,教育部近日在官網公開答覆稱,在保證開足開齊國家規定課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學任務和教學時長的前提下,學校放假時間包括春秋假時間由各地、高等學校結合實際做出具體安排。

答覆中還提及,教育部印發的《關於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規定,三年制中職、高職每學年安排40周教學活動,對假期的具體安排未做限制。

 

記者注意到,這並非教育部第一次回應與“大中小學春秋假期”有關的建議。

2019年,教育部也曾答覆過類似建議。針對“關於落實大中小學春假、秋假的建議”,當時教育部稱,教育部將認真研究您提出的意見建議,會同有關部門在深入調研論證的基礎上,適時出臺相關政策規定。

部分高校已將春假安排上了!

中國人民大學從2004年開始設置春假的制度。

據報道,學校當初設置“春假”的緣由,是爲了鼓勵全校學生走出校園,深入到社會一線,腳踏實地考察社會。同時,“春假”在“五一”假期的基礎上形成固定的假期單元,將放假時間與“五一”假期錯開,方便師生出行。教務部門將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課程調整及相關工作,並不會縮短上課時間。

比如,2019年人大公佈的春假和勞動節假期安排爲:4月28日至5月5日放假調休。

2019年,四川西南航空職業學院在放假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4月初放6天春假,主題爲“去賞花、去戀愛”。

該校春假與清明節假期錯開,方便師生出行,鼓勵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一線,腳踏實地考察社會,將生命教育、規律教育、情感教育、社會實踐融真正落到實處。

對此,人民日報評論稱,“去賞花,去戀愛”,一個別致的春假,漾動着人心。青春期被譽爲“人生的第二次誕生”,在最具活力的人生階段,最生機勃勃的季節裏,有時間享受愛確實美好。與書本知識的傳授相比,學校的情感教育是短板。豐盈人心,塑造健全人格,當從推行情感教育開始。

你們學校有安排春假嗎?

來源:教育部官網、各校官微、人民日報等

編輯:楊韻、賴旭華

微信合作聯繫:0592-550619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