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新中國成立初期是蘇聯援助的156個工業項目扶持我們建立了一個基本完整的工業體系,當時的蘇聯(俄羅斯)是我們不折不扣的老師,軍工業水平遠遠超過我們。即便把時間線放寬到整個冷戰,蘇聯(俄羅斯)也是和美國並存的唯二超級大國,就算到了蘇聯解體的90年代,我們的各類常規武器仍然與他們有巨大的差距,當他們已經開始裝備蘇27戰鬥機和T80坦克時,我們卻還在研究殲8和59魔改。

▲八十年代的中國空軍,主力仍然是殲6、殲7等二代機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經濟陷入困境,國防支出日漸式微,大量軍工領域人才被西方搶走,武器裝備更新進入了十多年的冰凍期。與此同時,我們利用改革開放的大好機遇,充分發揮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作風,不斷引進並消化改進國外先進軍工技術,最終讓原版的蘇系軍工業涅槃重生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強大國防工業。時至今日,我國在大部分常規武器裝備上已經實現了對俄羅斯的彎道超車,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羅斯仰仗雄厚的蘇聯底子,至今在部分領域仍然在我們之上,這也提醒我們必須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中俄聯合軍演我軍方陣

首先說說陸軍武器,陸戰武器最重要的莫過於火炮、裝甲車、坦克這幾個大類。我國目前最先進的PLZ05式155毫米火炮採用先進的52倍徑身管,使用可靠性絕佳的半自動裝彈機,配備多種偵查、補給輔助車輛,總體性能已經全面超越俄羅斯老式的152毫米自行火炮,尤其是信息化程度實現了大幅碾壓。不過在這方面俄羅斯似乎不甘心落後,他們在2015年推出聯盟-SV型無人炮塔自行火炮,又實現了對PLZ05反超,但是PLZ05式已經是我們15年前的產品,誰又知道我們沒有更新的傢伙呢?

▲PLZ05式自行火炮

除了自行火炮,我們還研製了與美國M777型類似的AH4超輕型牽引火炮,其大量運用鈦合金與鋁合金部件,在保持與傳統155毫米火炮相近的火力射程的同時,整體質量控制在約3.7噸,還具備火控雷達和液壓助力裝置,不僅方便使用直20等直升機運輸,還可以在後勤補給困難的高原沙漠地區使用,靈活機動性無出其右。而俄羅斯目前的牽引火炮主力仍然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產品,性能與AH4相差巨大。

▲AH4超輕型火炮

當然了,中國陸軍現在最強的還是遠程火箭炮系統,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引進俄羅斯龍捲風遠火之後,我們在該領域就迎來了突飛猛進的高速進化。現在我軍的主力遠火裝備是PHL03式遠火,這款裝備是龍捲風的魔改版,最大射程150公里,採用簡易末端制導裝置,經過信息化改進後,具備一炮打擊多目標能力。而我們最新裝備的PHL19式模塊化遠火則比03式有了質的飛躍,300、500、700毫米模塊化口徑配裝,兼容火龍戰術導彈,最大射程500公里,末端打擊精度10米之內,完全不是俄羅斯龍捲風能夠相比。

▲PHL03式遠火

近些年中印邊境緊張局勢也刺激了我軍卡車炮的發展,各種122、155毫米卡車炮眼花繚亂,這些卡車炮不僅機動能力突出,還安裝了全套自動化、信息化系統,完全可以實現一鍵啓動和一鍵瞄準發射功能,整體性能已經超過了著名的法國凱撒火炮系統。俄羅斯多年來一直沒有類似產品,直到去年才公佈了2S35-1"聯盟-SV-KSh"152毫米車載加榴炮,但是這款火炮實際上就是將自行火炮簡單移植到了卡車底盤之上,無論是系統集成度、信息化程度都無法和我們專門設計的PCL181型155毫米卡車炮相提並論。

▲中俄卡車炮對比,俄羅斯卡車炮單單看外形就知道集成度不夠高,顯得非常鬆散

在坦克領域,中俄現在應該說各具優勢,俄羅斯最新推出的T14阿瑪塔坦克被譽爲世界上第一款四代坦克,其採用了目前獨樹一幟的無人炮塔設計,並且還搭配了毫米波雷達和主動防禦系統,戰場生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可惜T14坦克目前還並不成熟,也沒有大規模裝備俄軍。相比之下,我國的99改主戰坦克雖然看起來沒有那麼科幻,但是在防禦、火力、機動性上達到了不錯的平衡,總體水平超越了目前俄軍主力T90A坦克。除此之外,我們還專門針對雪域高原和南方水網研發了15式輕型三代坦克,現在無論美俄都沒有同類產品,可以說是獨領風騷。

▲對比99主戰,阿瑪塔坦克的顏值還是略勝一籌

海軍是現在俄羅斯最爲致命的軟肋,從曾經馳騁全球的紅海軍到如今只能龜縮周邊沿海的黃水海軍,俄羅斯只用了短短十年。雖然在普京治下,俄羅斯正在緩慢恢復海軍力量,但是目前最先進的國產軍艦也不過是22350型護衛艦,其排水量只相當於我國的054A護衛艦,即便是在堆砌了大量武器後,綜合作戰能力也只能達到052C的水平。俄羅斯海軍現在唯一一艘庫茲涅佐夫航母經歷多次劫難,再次服役的時間一推再推,更是折射出戰鬥民族的窘境。

▲俄羅斯海軍大船不少,但是服役期大多超過了三十年

反觀我國不僅已經擁有了兩艘國產滑越甲板航母,還即將下水電磁彈射型003航母,而且052C/D、055等區域防空艦也如下餃子一般快速完工服役,規模已經接近美軍艦隊的一半。未來隨着003、004航母、055A大驅的加入,我們的海軍力量將會有進一步提升。作爲一個極度燒錢的軍種,如果俄羅斯未來經濟形勢還得不到改善,他們與中國海軍的差距將越來越大。

▲欣欣向榮的中國海軍

空軍曾經是俄羅斯的驕傲,但是現在也已經風燭殘年,日漸衰老。俄羅斯蘇57戰鬥機起步比我們早,但是進度卻比殲20晚,如今殲20已經批量服役,蘇57卻仍然在測試之中,這就是國力的差距。俄羅斯電子工業不強,這進一步導致了其在無人機領域也被中美全面超越,至今爲止,俄羅斯仍然沒有可以可堪大用的察打一體無人機,在敘利亞、利比亞、亞美尼亞,俄製防空系統甚至被土耳其不甚先進的TB2無人機按在地上摩擦,讓人唏噓不已。我們的彩虹、翼龍系列察打一體無人機則早就賣到了世界各地,去年亮相的攻擊11和無偵8更是驚豔了全球,俄羅斯現在雖然下大力氣研發獵人重型隱身無人機,但是以目前的進度來看,結局不會太美好。

▲俄軍仍然大規模裝備這類小型無人機

▲我軍無人機越來越科幻

說了這麼多俄羅斯不足,再看看戰鬥民族的強項,俄羅斯在傳統常規軍事力量落後的情況下,竭力發展非對稱作戰優勢,其中就包括炙手可熱的高超音速導彈。俄羅斯目前已經公佈的高超音速武器包括先鋒洲際導彈、皓石高超音速反艦導彈、匕首空射彈道導彈等等,速度涉及5馬赫到27馬赫,射程涵蓋500到10000公里,形成了目前全世界最爲完整的高超音速打擊體系。而我國目前公佈的只有東風17一款高超音速導彈,雖然設計上非常先進,也採用了乘波體彈頭,但是射程完全不能和先鋒導彈相比。

▲俄羅斯匕首導彈

除此之外,俄羅斯在直升機領域也有自己的不小優勢,這幾天傳出消息說我國又增購了121架米17改進型高原直升機和安薩特輕型直升機,充分說明俄羅斯在該領域仍然有很深的功底。他們不僅能夠製造世界最大的米26運輸直升機,米28和卡52武裝直升機也享譽世界,而米17系列直升機更是出口到了全世界幾十個國家。我國近些年研製成功武直10、直20等多款世界先進水平直升機,但是總體水平和產能仍然無法與俄羅斯抗衡。縱觀中俄常規軍力,我們領先很多,也存在不足,切記不能驕傲自滿,未來十年是決定國運走勢的關鍵時刻!

▲我軍米171機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