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步營造深夜小面

-------------------------------------------------------------

編著按: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畢克官先生利用香港這個對外窗口,在香港的文匯報上連載介紹了100位中國漫畫家。用他的話說:“只寫在世並仍從事創作者、只寫對之有所瞭解者”。

介紹文章是以畢克官先生簡練、詼諧的語言文字,配上漫畫家本人自畫像和幾幅作品的形式來表述。

鑑於當時的國情,一般人沒有閱讀港澳地區報紙的渠道;即使被介紹的漫畫家本人也無法看到文匯報上的文章。所以這件事在國內漫畫界不僅鮮爲人知,社會上也幾乎無人知曉。

三十年後的今日,一切早已物是人非。現將這份塵封已久的連載內容用本微信公衆號對外予以發佈,這在國內確屬首次。

如今,這組香港文匯報的原始文獻資料,已完整地珍藏在山東省威海市博物館。

---------------------------------------------------------

1989.03.10香港《文匯報》周月泉筆耕不停

現居上海的老漫畫家作品日漸見少了。年近七十的周月泉並不服老,仍在辛勤耕耘,時有作品問世。他1981年退休,又受聘於《新民晚報》,專心主持漫畫編輯業務。爲了漫畫事業,他費了不少心血,受到人們的稱道。

周月泉年青時當過學徒工、店員、廣告設計員、美術教師,後來進蘇州美專夜班學習繪畫和廣告設計。從五十年代起,一直在上海美術設計公司工場任領導職務。二十餘年間主要與工藝美術打交道,業餘進行漫畫創作。

周月泉其人樸實。從他的氣質到穿着,看不出是長期生活在上海這個花花世界的人。他的畫風似乎像他自己,也以質樸簡約見長。常常從簡約之中透出一種趣味,或幽默,或拙稚引人觀賞。《葉公好龍》《無題》《止渴》都是他近期的作品。

目前,周月泉仍任《新民晚報》美術編輯。他是江蘇無錫人,1920年生(圖01)。

圖011989.03.10香港《文匯報漫畫城週刊078》畢克官文章《中國漫畫家介紹周月泉筆耕不停》

1989.03.24香港《文匯報》軍人畫家王宇

滿頭銀髮,寬邊眼鏡,西裝筆挺,這是脫下軍服不久的王宇。

王宇是四十年代從軍的。從軍之前會就讀於國立北平藝專。新中國成立後任《解放軍報》美術編輯,同時開始了他的漫畫生涯。在中國,穿着軍服畫漫畫歷時最久的,恐怕就是王宇了。

軍人畫家王宇的漫畫取材廣泛。《終身制幻想曲》是諷刺官埸的腐敗現象;《美的陶醉》是揶揄那種以醜爲美的獵奇心態。王宇對世態人情的心觀察和細微的表現,引人注意。不同職業和裝束打扮的人,在他筆下常有具體而真實的描繪。《各得其所》《文武會》屬於這一方面的作品。做爲老軍人的王宇,當然不會忘從軍旅生活中取材,《王小綱畫傅》正是以長篇連載的形式反映士兵的生活。畫傳中有笑聲,有讚美,也有批評。年過花甲的人,一畫就是幾十組,令人讚歎。

王宇脫下軍服後還是忙碌不停。身爲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常務理事,他有很多工作要做。最近正在爲《中國漫畫》的創刊而奔忙(圖02)。

圖021989.03.24香港《文匯報漫畫城週刊080》畢克官文章《中國漫畫家介紹軍人畫家王宇》

1989.04.07香港《文匯報》豐收戶王大光

如果將漫畫創作比做農業耕作的話,那麼王大光是個豐收戶。他的"土地"主要在《諷刺與幽默》漫畫報上。

王大光並非老作者,雖然學生時代即開始投稿,但正的漫畫創作生活是1979年纔開始的。這位1939年出生的廣州人,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至今仍任職天津京劇團。他在舞臺美術方面的成績是顯著的,曾聲蜚港島的故事片《文成公主》的舞美設計,就是他的成功之作。

他在漫畫創作方面的成績也毫不遜色。其構思的新穎性和哲理性受到同行的注目。他常能獨闢蹊徑,尋求不落俗套的表現方法。《空缺》曾獲中國首屆金猴獎。加拿大醫生白求恩千里迢迢前來支持中國抗戰,其事蹟感動了千千萬萬中國人。然而,像白求恩那樣的高尚精神,在畫家看來現在是“空缺”了。“官倒”牌興奮劑刺激着物價的速度;由於奧運會上運動員服用興奮劑的醜聞使人們記憶猶新,所以《服了興奮劑》這幅作品很容易爲讀者所理解和接受。王大光正是善於利用“天時地利”,因而獲得了好的收成(圖03)。

圖031989.04.07香港《文匯報漫畫城週刊082》畢克官文章《中國漫畫家介紹豐收戶王大光》

1989.04.21香港《文匯報》徐進的足跡

徐進說:“我的信條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他正當壯年,頸頭十足,是個多產作者。

因家境窘迫,徐進中學未曾唸完,就進鋼琴廠做了工人。工餘學習美術知識,並從事漫畫創作。六十年代對國際政治題材有興趣,發表過一些作品。1978年到北京《工人日報》任美術編輯,編輯《工人的畫》畫刊。工人日報舉辦的過幾次漫畫競賽,徐進也是積極的組織者之一,面對幾千件作品,他與何韋、葉春晹一起忙得不亦樂乎。

徐進漫畫的題材比較廣泛,似乎他對什麼都感興趣,其中,鍼砭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是個主調。前幾年,他推出一組《童趣》,描繪北京的風情。大糖葫蘆、民間玩具刀槍、籠中蟈蟈,通過他的筆,都顯露出一種生活情趣。徐進喜用毛筆宣紙作畫,學習中國傳統繪畫技法,是他的追求。我們期待他不斷有所收穫(圖04)。

圖041989.04.21香港《文匯報漫畫城週刊084》畢克官文章《中國漫畫家介紹徐進的足跡》

文章續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