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希望有一天,對待醫務人員,這樣的“強行關聯”能少一些。

來源:醫脈通

作者:亦一

本文爲醫脈通編輯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喫貨界常言:“沒有什麼問題是一頓飯解決不了的”,殊不知,很多問題就是一頓飯“喫”出來的。

一頓飯“喫”出的問題

只因喫了一頓飯,一醫生竟被罰款、通報甚至是解聘!究竟爲何,我們一起來看看——

近日,遼寧省瀋陽市一家醫院的婦產科醫生楊某,在醫院食堂喫自助餐的時候,拿了很多食物並要求打包帶走,當時食堂工作人員提醒後予以制止,楊醫生一氣之下直接把東西倒進了垃圾桶。

隨後,楊醫生此舉受到了醫院的處罰。

據工作人員介紹,該醫院爲了給員工更多的福利,不僅升級醫院就餐形式(從之前的人工打飯制度升級爲自助餐形式),而且價格也十分低廉(降低價格,早餐1塊錢,午餐和晚餐只要12塊錢,這些都要比成本價還低)。

可這項福利推行以後,衍生出了諸多問題——醫院員工會把自助餐帶走,還出現浪費的情況。爲此,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一直在強調飯菜不允許帶走,也提醒大家不要浪費。

針對楊醫生“將食物怒倒垃圾桶”事件,院方給予了高度重視,經過研究決定,給予其罰款1500元,到期合同期之後終止勞動合同的處罰,並且全院通報批評。

該醫院公告內容如下:

圖源:見水印

該公告重點在於:

1.對婦產科楊醫生予以全院通報批評,經濟處罰1500元,暫停飯卡的使用權限到合同期滿;合同期滿後終止勞動合同。

2. 全院上下要遵循“勤拿少取,節約糧食,避免浪費”的就餐宗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塑造醫務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正所謂“槍打出頭鳥,刀砍地頭蛇”,醫院此舉倒是有了些“抓反面教材”那味。不然這個已經存在的陋習(帶走食物+浪費事物)何時才能遏制,甚至說用什麼方式來遏制,這都是令醫院領導頭痛的事情。

正好!這個楊醫生踩了這個“雷區”,並且“態度囂張”、“不知悔改”,那麼,院方勢必是要拿些態度出來整治整治。

正所謂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在中國任何羣居、集體場所都是適用的,更何況是人多事多的醫院。

那麼,作爲“出頭鳥”的楊醫生在這件事上是“罪有應得”嗎?

小編相信讀者讀到此,內心都會有一定的見解。因此,在這裏,我們先來聽一波網友的看法——

討論:楊醫生是“罪有應得”嗎?

在這件事上,網友評論基本分爲兩撥:一撥是“罪有應得”;一撥是“罪不至此”。

1.“罪有應得”

@燒傷超人阿寶

喫自助餐不許外帶,給同事帶,給老公帶,給孩子帶,給領導帶,通通不允許。自助餐惡意多拿打包,屬於偷。被發現後態度惡劣,屬於錯上加錯。

@龍城推事:

單位食堂是有福利性質的,不同於市場購買行爲,僅限職工食用。自助餐按量取食。多拿是損公肥私,制止後倒掉食物,浪費糧食,不服從單位正常管理,違反規章制度。合同到期後不續簽合同,無論從情理還是從法理來講,都是有依據的。注意:合同到期,不續簽,權利義務是期滿終止,文件不涉及開除的問題。

@網友:作爲一個醫生首先這是人品問題,應該處罰。

@simple的o生活O快樂o:

說上綱上線的,都仔細看下通告。是楊醫生違規多拿,打包被阻止之後直接倒掉。做出處罰其實很正常。

微博評論截圖

……

2.“罪不至此”

@譚秦東和他的朋友們:

年輕人火氣重了點,給點批評罰款就夠了。南通那個最美女主播鬧出那麼大動靜,院方可包容了,醫院不同院領導不同。

@洮河刀客:

醫生在食堂就餐,剩飯打包,被全院通報批評,罰1500元,還要丟工作了。瀋陽市xx醫院下手還是挺狠的。

@嘿盧克:畢竟工作起來太忙了,會不會是給同事帶飯?

@對人生盡責盡興的茶茶:醫院搞自助還是不太方便,因爲很多人都有給同事帶飯或者被帶飯的經歷。

……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兩大陣營觀點十分鮮明。那麼,對於此事,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

小編倒是有些看法,分享出來,若有不妥,歡迎指正。

對人又對事不可取

從楊醫生多拿食物要求打包至把食物怒倒垃圾桶,中間發生的事情我們一無所知。正所謂“未知全貌,不予置評”,按道理講在不明真相之前我們並無指指點點的資格,更不應該“對人又對事”的批判。當然,如果有些網友按捺不住想吐槽的心情,那最多也就只能“就事論事”的去討論。

可是小編在評論區發現,某些網友“戾氣”很重,不僅上升到該醫生的人品、醫德問題上來,還質問“這名醫生的脾氣應該是比較火爆的,如果這樣的脾氣上了手術檯那還得了?”

說實話,站在就事論事的角度,楊醫生確實有錯在先且衝動魯莽了些,但需要認清的是這件事和該醫生的人品無甚關係,倘若是上升到醫德高度,那更是無比牽強,看着更像是一場“道德綁架”。

因爲只要是個人,都有可能出現衝動、不理智的時刻。但是如果因爲醫務人員自身職業的特殊性,她的所有衝動、所以不理智乃至是所有的所作所爲都歸根究底於“人品有問題”、“醫德有問題”,那是一種不正常也不公平的對人對事方式。

攝圖網

然而可悲的是這種“毫無理智的對號入座”且“對人又對事”的方式在生活與工作中極其常見——

露露(化名),小編一位在三甲醫院工作的年輕女醫生,一位有着“兩幅面孔”的寶藏女孩。上班時,她始終一水兒的牛仔褲+球鞋裝扮,殊不知,下班後她也是愛穿漂亮小裙子和高跟鞋的精緻女孩。

很多時候,當穿到漂亮的衣服、當喫到美味的食物、當看到迷人的風景,我們總是忍不住要拍幾張照片發發朋友圈,而她對於此事毫無熱情,給出的理由是:“剛進醫院時,主任就批評了一個喜歡發朋友圈曬照片的醫生。因此我們認爲朋友圈裏都是一些喫喫喝喝玩玩樂樂的圖片,顯得不成熟不穩重,這與我們 ‘救死扶傷’的醫生身份不符。所以啊,不是我不想發,而是不能丟了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

仔細想來確實如此。儘管看起來沒有關聯,但是卻是不可忽視的“強行關聯”。

小編祈禱,希望有一天,對待醫務人員,這樣的“強行關聯”能少一些;希望有一天,對待一些事物,這樣“對事又對人”的態度少一些!

責編 | 亦一 小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