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是小情,咱們又見面啦

“親愛的,我不怕死,只要我倆死在一起。我的心肝,我親愛的妹妹,你在哪裏?從此我再不放你離開我一天。我的肉,我的心肝。你一哥在想你,想得要死。”

你敢相信嗎?這麼肉麻的情話,竟然是我國著名詩人、學者,民族戰士聞一多先生寫給他媳婦高孝貞的“道歉信”!

高孝貞出身官宦之家,和聞家還是姨表親。別看聞一多先生後來對高孝貞愛的要死要活的,婚姻起初,他可是對這門親事頗爲嫌棄。

聞一多14歲考上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準備北上求學時,聞母爲了拴住他的心,怕他一去不回,就決定給他訂一門親事。剛好,高孝貞的母親十分喜歡聞一多,便替13歲的女兒主動提出要結親。

可以說,這門親事,完完全全屬於包辦婚姻。但當時還沒有接受新思想洗禮,也沒戀愛經驗的聞一多選擇順其自然,不做反抗。

幾年後,大學畢業的聞一多,被一封封家書催促着回家完婚。

當年,很多知識青年喜歡出國留學,聞一多也不例外。但他骨子裏還是孝順的,畢竟父母之命不可違,未過門的高小姐也沒做錯什麼,貿然悔婚,對人家的名聲也不好。

婚禮如期而至。但要娶一個不瞭解自己的人,沒有什麼比這更讓人感覺委屈了。聞一多先生嘴上說着沒意見,身體卻很誠實。

眼看送親隊伍都到門口了,還獨獨不見新郎的人影。

他沒有逃婚,只是躲在了書房專心讀書,最後還是被強行拉了出去拜天地。

他也不入洞房,還是跑到了書房繼續做學文,甚至還在蜜月裏寫了兩萬多字的 《律詩的研究》。

我們聞先生可不是完全沒有感情的書呆子,他對那段時間的婚姻也有自己的認知和看法。抒發情感的方法便是逢人就訴苦:

“家庭是一把鎖鏈,捆着我的手,捆着我的腳,捆着我的喉嚨,還捆着我的腦筋;我不把它擺脫了,撞碎了,我將永遠沒有自由,永遠沒有生命。世界還有什麼留戀的?活一天算一天罷了。”

高孝貞是典型的傳統女性,大字不識幾個,信奉以夫爲天,堅韌能幹,操持着聞家的裏裏外外。但她性格溫婉柔順,能包容萬象,總在聞母問起他們的情況時,會對她說聞一多對自己很好,替丈夫遮掩。

這麼一個聰明體貼的女人還是慢慢的打動了聞一多,對她沒有那麼排斥了。可他們夫妻實在沒有任何共同語言,愛好與興趣也全然不一致,理解更是無從說起。

爲了改善倆人的關係,聞一多說服了父母,把高孝貞送去武昌女子職業學校上學。隨着高孝貞的書越讀越多,她和聞一多的感情也開始出現轉變。

再後來,對婚姻無感的聞一多先生,變身成了“聞境澤”,不但對老婆“真香”了,還鼓勵世人都應該對感情忠誠。

他曾說過:只有對感情忠實的人,才能嚐到感情的滋味。

聞一多先生這一生都只有高孝貞一個女人,可謂是真正地做到了忠實於愛情。

面對包辦婚姻,聞一多沒有像徐志摩那樣一紙休書斷了婚約;也沒有像魯迅先生那樣堅持不接受原配,從未同其生活。

他選擇了另外一條不傷害所有人,也不委屈自己的路。

即:共同改變,相互接納。

一見鍾情固然是生命的禮物,日久生情則是建立在倆人完全瞭解和懂得之後,而這更加難得和穩定。你說呢?

——END——

從情竇初開到垂垂老矣,我們一輩子都在跟“情”字打交道。歡迎關注@情之瑣事,讓我們一起聊聊感情的那些事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