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大学的事情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个是成都大学的党委书记毛洪涛悲愤跳河,一个是中国科大的教授领衔打造的量子通讯技术产业被指诈骗,还有一份大学排名表在网上热传,清华建设“双一流大学”也被人们调侃。这就让人们搞不明白了,象牙塔尖的大学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让人感到大学也像一个大社会了?本应该特别单纯的大学校园,竟然也是什么事情都能发生?

成都大学毛洪涛案,成都市调查组还在工作,相信会给大家一个清清楚楚的报告。中科大的教授搞科技公司,国家投入巨额资金,社会融资也是数以亿计,最后,被质疑在科研和应用上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被列为省级重点的项目也半途而废,实事上这个项目已经叫停。这个量子通讯技术,在理论上和在应用上都存在很大问题的,是不言而喻的。还有人质疑,这个项目最大的成就是完成了一些教授发家致富的梦想,虽然项目失败,但是不少人因此成为千万富翁。

有人说大学办企业,就是为了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中国特别缺少科学家型的企业家,所以大学办企业理所应当,还有的人认为,让科学家成为社会上最有钱的人,无可厚非。而其中最好的方式,就是让教授们参加学校的企业运营,以技术入股分红,可以让教授们快速致富。

凡此种种,都是围绕着一个“利”字,就是把钱看得太重了,好像,挣钱搞钱也是科学家们的理想一样。人都是自私的,科学家也一样,但是,如果科学家们也是围绕着钱钱钱的干下去,科学精神从何谈起?

刚才又看了一段我们熟悉的那些“两弹一星”的功勋们抛家舍业、隐姓埋名在山沟沟里忘我工作的故事。肯定有人会说,时代一样了。但是,这种精神,永远不应该过时,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难道不应该是每一个知识分子起码的道德底线吗?科学家们应该享受社会上最富足的生活,这点并不难。但是不一定都要通过参股分红成为最有钱的人。

我们看看美国那些常春藤大学,欧洲那些著名的大学,他们在做的是什么?虽然这些都是私立大学,他们之所以能长期占据世界科学高地。他们也没有每年几百亿的国家投资,也没有像样的校办巨无霸企业,这里的教授们,特别是那些搞基础研究的教授们,也没有什么股份分红。甚至很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可能都没有中国的教授钱多。一个诺贝尔奖不过几百万元人民币,这可是科学家们一辈子的心血,但是,还有多得多的科学家一辈子奋斗,也与诺贝尔奖无缘。

最近的芯片问题,反映出来了,我们的基础研究、软件系统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急功近利、过分注重产业化发展,肯定是重要原因之一。大学应该干大学的事情,产业化的任务应该交给社会来干。美国那些知名私立大学的资金从哪里来?几乎都是依赖捐款,中国也有企业家上千万的捐款送到美国去,为什么?如果大学通过校办企业,通过科技转化来维持大学经费,可能就本末倒置了。

前些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庆祝学院成立150周年的时候,举行了系列的庆祝活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他们举办了各个层面的反思活动。他们反思什么?就是思考如何继续走近研究的前沿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我们的大学有过这样的反思吗?可能很多大学都在研究怎样建设“一流大学”?怎样争取更多的经费?国外的这些大学没有一个说自己是世界“一流大学”,他们却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

哈佛大学到去年已经有160人获得诺贝尔奖,剑桥大学有120人,加州伯克利分校107人,芝加哥大学100人,哈佛大学97人,哥伦比亚大学96人。为什么他们能有如此骄人的成就?其中,最主要的恐怕就是他们一直在做大学应该做的事情,同时,他们自己一直在不断的反思不足,是不是与科技领域的最前沿和国际上最紧迫的问题存在脱节,而不是炫耀过往的辉煌。确实是,有个诺贝尔奖都不算什么了,还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能够示人的就是领先世界的科研成果了。

其实,北京大学每次校庆的时候,也都有人提出过“北大应该反思” 的问题,他们认为,校庆更应该重内容,而不是搞大场面、高规格。因为反思也是北大的传统,1922年,北大举办25周年校庆的时候,当时的《北京大学日刊》刊登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总务长蒋梦麟的文章,他说,“今天是本校25周年的生日,是我们全体师生反省的日子”。第二篇文章,是教务长胡适写的“回顾与反思”,胡适直言“三千年的思想、宗教、政治、法制、经济、生活、美术。。。。的无尽资料,还不曾引起我们同仁的兴趣和努力,这不是我们的大耻辱吗?”第三篇是中国共产党的奠基人李大钊写的“感言”,他认为“我们自问值得一个大学第25年纪念的学术上的贡献实在太贫乏了!”

很多大学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的还提出了“双一流”的目标,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应该反思,哪些方面还有不足,有什么赶超的办法?

我们常听到人们说,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不在于学校有多少大楼,而在于有多少大师,所谓的大师,就是能能引领团队走在世界科技前沿的科学家。所谓的“一流大学”应该成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应该成为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汇聚优秀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本文由“马跃成”发布2020年10月29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