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乡村教育的振兴。随着净月高新区建设生态高地、时尚高地和数字高地大幕的开启,以“新农村+新产业” 打造城乡融合新样板项目已初具规模,村村优美、家家整洁、处处和谐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净月高新区确定了“十四五”期间将率先整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乡村教育发展上完成基础设施现代化、办学理念现代化、队伍建设现代化和教学水平现代化,全面打造更高质量、更大公平的教育服务体系,让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使命担当实实在在落地生根。

已是深秋、却胜春朝。2020年10月29日,在净月高新区新湖小学成功举行了净月高新区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共同体启动仪式,通过共同体内部有效循环、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外部专家、基地学校引领辐射的形式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学校,全面吹响了净月高新区率先整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号角。净月高新区教育局领导、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发展学院专家领导、共同体研学基地校代表共200余人参加此次启动仪式。

净月高新区教育总督学徐洪兵在致辞中指出,“净月高新区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共同体”的成立是净月迈向率先整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围绕乡村学校“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区教育局将在政策、资金、硬件和专家引领方面提供坚强有力保障。希望共同体各联盟学校要形成合力,切实肩负起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任,努力为每一名乡村学生提供更高质量、更加适合的教育服务,为乡村振兴、教育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净月高新区教育总督学徐洪兵为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李伯玲副院长、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发展学院梁红梅副院长颁发了专家顾问聘书,为长春市第一实验中海小学研训基地校授牌。净月高新区教育局杜潇潇副局长为共同体六所联盟学校授牌。

长春市第一实验中海小学杨波校长代表研训基地校发言。他表示,作为研训基地校,长春市第一实验中海小学将发挥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特色课程优势,从教师专业化成长、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学校发展等方面与共同体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协同共进,深度助力净月区乡村教育发展,为乡村学校注入发展新动力。让乡村学校带着温度,站在高处,努力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智慧和力量。

乡村教育的发展根本在教师,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素质,才能大力发展好乡村教育。为充分调动共同体内骨干教师的积极性,仪式上,开展了校际师徒结对活动,共同体将为学校、为教师搭建更多更高的交流平台,形成骨干教师定向传帮带的发展常态,不断优化教师队伍,让教师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李伯玲副院长是中国农村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对净月高新区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共同体的成立表示充分的肯定,项目定的准、时机抓得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她说,从共同体师生的精神风貌中,感受到了有生命的活力在涌动,看到了净月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她表示,中国教育改革的经验主要来自农村,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净月高新区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共同体不仅要抱团取暖,更要高端站位,抓住机遇,进一步凝聚主题、聚焦问题、形成合力、突破创新,做成“小而精,小而强”的乡村教育,为全国乡村教育发展提供净月经验和模式。作为特聘专家,她愿意和净月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共同体一路前行。

启动仪式在净月教育之歌—《我们一起》中胜利闭幕,师生们热情饱满,深情演唱,幸福和自信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真挚的情感和美妙的歌舞表达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希冀与憧憬,充分展示了师生“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的共同心声。他们精彩的表演也赢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所有人都沉浸其中,更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净月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未来!

筑梦乡村,诗意前行。乡村的教育需要浓厚的情怀,需要平和的心境,更需要阳光般的自信。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乡村的校园会充满无限希望,乡村的孩子会更加精彩,教育的美好将为每一名孩子插上翱翔的翅膀。

来源:净月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