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10月31日消息(張曉迪)我國是世界上固廢產生量最大的國家,固廢產生強度高、利用不充分等問題日益突出。早在2018年,國家便啓動了“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浙江省紹興市在2019年被列入全國11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一個試點城市。

據悉,紹興每天都有2000輛渣土運輸車在紹興的街道上疾馳,司機駕駛不良行爲在環保作業時,可能滋生嚴重安全問題,浙江省中國移動集團5G發展先行先試省份,深入探索實踐,充分發揮5G、大數據、AI等信息化新技術打造管理新模式,順利完成浙江省固廢治理數字化應用的一期建設,並啓動二期項目全面規劃試點。

9月13日,全國無廢城市建設推進會在紹興召開,由紹興市生態環境局牽頭、浙江移動承建的浙江省固廢治理數字化應用(紹興市“無廢城市”信息化平臺)面向全國正式上線發佈。該平臺圍繞“整體智治”的理念,對五大類固廢、廢水、廢氣以及土壤實現全週期、智能化、閉環式數字化管理,推動各類廢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提高政務監管服務效能並服務於相關產業,助力紹興“無廢城市”的建設。平臺包括一個無廢駕駛艙以及基本概況、實時監管、交易撮合、信用評價、指數發佈、諮詢服務6大類功能板塊,落實信息化平臺流程再造,重塑固體廢物管理機制、風險防控達成固廢治理綜合監控調度指揮、成果展示做好無廢城市綜合展示考覈、信息共享實現固廢治理分級管理和服務的主要功能。

據紹興生態環境局負責人介紹,紹興“無廢城市”一期項目的實踐探索,引發了行業深層次的思考探索,暴露了更多的管理短板。在無廢城市的建設中,環保監管部門和參與企業普遍存在信息統計難,數據分析難,固廢處置難和流程管控難的痛點,如何充分利用5G等前沿技術突破傳統信息化平臺的瓶頸,實現對五大類固體廢物全流程實時閉環管理是二期項目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期項目的規劃設計中,紹興移動在充分開展了“5G+大數據+AI”等信息化新技術組合,賦能生態環保業。

在紹興諸暨白毛尖垃圾處理廠,紹興移動在廠門口部署了5G+4K超高清攝像頭,通過紹興移動創新打造的智能監測平臺,生態環境局可利用AI視覺輔助識別進出車輛的蓋板是否符合標準,並結合貨車貨鬥中固廢的堆形實時監管是否存在跑漏及非法傾倒現象,保證監管的及時可靠,解放大量人力。

同時,針對此前平臺數據聯通時延、調校誤差等數據低準確性問題,紹興移動藉助5G低時延大連接特性,確保海量採集終端與中心平臺實時高速穩定交互,在某些低頻場景中使用低功耗窄帶物聯類終端降低建設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5G無人機巡檢也將成爲一種新常態,特別是當各類緊急突發事件,例如環保重大滲漏事件發生時,派出無人機進行先遣勘察,可極大地提升搶險和執法行動的效率。後期紹興移動還將進一步探索無人機技術應用在大型建設工程開挖施工、礦山開挖、疑似非法採礦和礦山恢復整治進行全域監管,農業秸稈焚燒的起火點和過火面積進行智能識別等場景中。

未來,紹興移動將持續響應政府號召,圍繞打造“全省5G基礎建設先行區和5G產業應用示範區”,在5G+工業互聯網、醫療、教育、智慧城市等重點領域創造更加豐富的應用場景,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推動產業提質增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