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持續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今年以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全面推行“陽光業擴”服務,着力構建便利化、透明化、標準化、規範化的辦電模式。公司所屬各單位積極跟進、有效落實,創新管理模式、服務方式、技術手段,政企協同聯動讓辦電更便捷,簡化業務流程讓辦電更省時,應用智能技術讓辦電更省心,優化供電方案讓辦電更省錢。

政企協同聯動 實現“讓電等企業”

國家電網公司不斷推動政企信息互聯互通,客戶提交資料大幅精簡,行政審批換擋提速。居民客戶“刷臉辦電”,企業客戶“一證辦電”,行政審批“一窗受理、並行辦理”,“房產+電錶”聯合過戶、一次辦結,正在各地逐步實現。

“項目剛通過政務網提交上去,我還沒聯繫你們,你們竟然就來了。”10月28日,浙江興灣精準醫學產業園副總經理杜烈江對上門服務的紹興供電公司客戶經理俞佳濤說。

通過政企協同聯動,國網浙江電力有關單位實施電、水、氣聯動過戶服務新模式。

產業園1期項目總投資8.3億元,計劃建設集研發、辦公、實驗、生產於一體的精準醫療產業基地。8月12日,杜烈江在浙江政務網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上提交了項目信息。當天,俞佳濤便通過供電服務調度平臺獲取了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上已經賦碼的企業項目信息。俞佳濤介紹,自實施“陽光業擴”服務以來,紹興供電公司已經對接政府賦碼企業2650多家。

與政府服務平臺貫通數據是國網浙江電力能將業擴服務向前延伸的關鍵。該公司實時獲取政府投資項目審批平臺備案賦碼的企業項目信息,主動對接潛在客戶,將服務的起點從申請用電階段前移至項目賦碼階段,做到“讓電等企業”。

國網浙江電力融入政府辦事渠道,線上在浙江政務網、“浙裏辦”APP增加辦電、查詢及交費等功能,線下入駐各級行政服務中心,讓客戶辦電少跑路、更簡單。

電網資源可視 客戶參與互動

國家電網公司貫通內部專業系統平臺,推動電網資源等信息透明、實時共享,讓客戶自助比選供電方案、就近接入電網;採用新的技術手段,深化應用“辦電e助手”等,促進與客戶、設計施工等人員智能互動。

在山東,客戶辦電有了新體驗。10月13日,淄博供電公司高新供電中心客戶經理王立強,接到航遠醫療器械孵化器有限公司的用電申請後,來到工程現場與徐文哲對接。王立強利用手持移動作業終端查看周邊電網資源配置、可開放容量等。他一邊操作一邊展示給徐文哲看。

周邊電網負荷餘量較少,無法滿足項目用電需求。王立強向單位彙報情況後,淄博供電公司梳理區域電網資源,啓用“業擴應急項目包”,把電送到客戶紅線處。“感謝你們專門建一條線路,幫我們省了一大筆資金!”徐文哲看到用電方案時說。

國網山東成武供電公司員工利用移動作業終端向企業客戶展示服務資源。

將變電站出線、容量等信息直觀地展示給客戶,能夠打消客戶對供電方案的疑慮,讓客戶辦電清楚、明白,還更省了錢。

國網山東電力融合貫通網上國網、營銷業務系統、配電網建設全過程管控平臺等多個內部專業系統和平臺,開發應用電網資源可視化、業擴配套工程線上管控等17類139項功能,推動業擴報裝流程在各專業間高效流轉。

該公司應用“辦電e助手”實現客戶、客戶經理、設計施工單位線上互動交流,支撐服務行爲軌跡化管理;搭建“陽光服務監督雲平臺”,實現現場勘查、竣工驗收等服務環節在線監控;將業擴配套工程關鍵環節納入線上監控,保障業擴配套工程契約制執行到位;利用供應鏈運營平臺,實現實物庫存線上可視、動態增補,物資配送“同城當日達、跨市次日達”。

這些舉措確保了客戶最快用上電、用上舒心電。

開展網格化服務 需求響應提速

國家電網公司不斷深化末端業務融合,多家單位實行簡單業務“一崗完成”,複雜業務“一支隊伍、一次施工、包乾到底”。國網福建電力等單位細化服務網格,推動服務效率大幅提升。

“上午申請增容,下午就裝表送電,效率真高!”10月28日下午,福建泉州供電公司裝表人員爲鯉城“印象西街”休憩飲料店送電後,店長高興地說。

當天上午,泉州供電公司片區經理洪玲玲瞭解到客戶需求後,立即啓動業擴報裝流程。一體化服務支撐隊伍協作配合,迅速開展現場勘查、合同簽訂等工作,以最快速度送電。整個過程僅用半天時間。“以前辦這類業務,客戶需要先到營業廳申請,並提供相關材料。供電公司再安排人員現場勘查、裝表接電。前後得用3天時間。”洪玲玲說。

國網福建電力實施網格化供電服務,上門爲企業檢修用電設備。

速度的提升得益於國網福建電力推行網格化供電服務,實行片區(臺區)經理制,不斷提升辦電效率。

根據區縣、街道(鄉鎮)、社區(村)行政區域,國網福建電力將供區劃分爲一、二、三級網格,分別對應城區供電服務中心、鄉鎮供電所、若干公用配變臺區的服務範圍。每個第三級網格設置一名格長、若干片區(臺區)經理。格長組織片區經理以及專業外協隊伍,按“1+N”模式完成網格內各項工作。

各級網格之間協同配合。國網福建電力將95598客戶訴求和業擴報裝等工單直派到第三級網格片區(臺區)經理,片區經理實行“首問負責制”、“首到責任制”,直接響應客戶訴求;上級網格人員跟蹤管控工單處理情況和工作質量,實現“事在格中辦”,服務派單、服務實施、服務結果閉環管理,全面提升供電服務響應效率和服務水平。今年1至10月,該公司高、低壓平均接電時長同比縮短15.47%和27.85%。

管控全覆蓋 業擴服務更規範

服務質量越來越好,客戶用電滿意度越來越高,離不開背後嚴格的管控和規範的服務。國家電網公司建立 “陽光業擴”監督評價機制,對業擴辦電的專業協作水平開展閉環稽查、監督、評價,提高協同服務效率;定期開展“獲得電力”第三方調查與自評估,推動各項措施加快落地執行;制訂員工服務行爲紅線制度,規範用電報裝服務。

8月20日,江蘇沭陽縣供電公司營銷部員工汪敏敏爲工作中使用的“藍黃紅”預警表點贊。該公司在“陽光業擴”可視化管理平臺中嵌入“藍黃紅”全過程預警功能。預警表中標明客戶受理申請、答覆方案、業擴配套、裝表接電等業擴流程各環節時間、責任人等信息,便於跟蹤項目實施進度。

國網江蘇電力員工爲企業上門服務、優化用電方案。

“藍黃紅”預警與責任班組和個人績效考覈掛鉤。班組和個人在規定時限內完成節點任務的項目顯示藍色,未完成顯示黃色,出現三次“黃色警告”會收到“紅色警告”,納入月度績效考覈。應用預警表以來,沭陽縣供電公司高壓客戶平均接電時長縮短到17.87個工作日,降幅超過35%。

今年以來,國網江蘇電力推進常態監管等“陽光業擴”五個方面十項工作。目前,該公司建立了10千伏、20千伏及以下業擴全過程可視化監測平臺,可以呈現某地區業擴申請、完成等情況,以報裝容量等多個維度顯示,實現了業擴全過程監控。

針對傳統業擴管控智能化程度不高的問題,國網江蘇電力還設計了業擴智能管控助手,對工單時長、物料準備、工程實施、停送電計劃情況等開展事先分析、智能預警。該公司從服務質量、經濟效益、市場開拓三個維度,設計單位容量增售電量、客戶平均接電距離、綜合能源服務效益等17項評價指標,保障了業擴服務更規範、更快捷。

信息來源:國網營銷部、宣傳部,國家電網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