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北雁南歸。每到十月中下旬,北方的候鳥就會向南遷徙。內江隆昌古宇湖作爲“候鳥樂園”,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候鳥前來棲息。這不,近日古宇湖就已經迎來了今年的首批候鳥。

10月28日,記者來到隆昌市古湖景區內,在娃娃山、燕子崖、船形島和青蛙嘴等山林中看到,已經有不少候鳥在湖中棲息覓食,它們或是在湖中游玩,或是盤旋在湖面上空。據隆昌市愛鳥養鳥協會監測,10月9日,古宇湖迎來了今年的第一批候鳥。

隆昌市愛鳥養鳥協會會長王林遠介紹:“我們第一批候鳥主要是從青海以南下來的,這一批候鳥的數量有六千三百多隻。主要就是綠頭鴨、斑嘴鴨,還有這個綠翅鴨,普通的鸕鷀和鳳頭鸊鷉這些鳥類。”

古宇湖是上個世紀70年代修建的人工中型湖泊,湖中島嶼和半島較多,是歐亞大陸鳥類遷徙的主要通道和越冬地之一,素有“候鳥樂園”的美譽。隨着今年首批候鳥的到來,各地的遊客也慕名而來。

來自重慶的遊客劉棲告訴記者: “今天來看了一下古宇湖的湖光山色,很不錯,也看到了我期待已久的候鳥。如果有時間的話,我還會再來看,我覺得古宇湖這個地方可以推薦給身邊的親戚朋友,值得一看!”

據介紹,今年古宇湖的水位非常適合野生鳥類越冬,截至目前,古宇湖已陸續飛來兩萬餘隻候鳥,接下來隨着天氣變冷,還將有俄羅斯及歐亞板塊成千上萬的候鳥陸續來到古宇湖。預計今年過境和在古宇湖越冬的鳥類將有141種、500餘萬隻。

據瞭解,每年的10月初至來年的3月末,這段時間是古宇湖觀測候鳥的理想時節。來到古宇湖的候鳥,一部分會繼續地往雲南遷徙,還有一部分則留在古宇湖越冬。

目前,隆昌市古宇湖景區管委會和愛鳥協會已做好相關保護措施,充分利用兩個監測點,對候鳥進行監測,並在湖內設置2條禁航線,爲候鳥創造更加安全的生態環境,同時,還將採取專人巡護、定期監測等措施,監護鳥類棲息情況,確保候鳥在古宇湖平安棲息越冬。

隆昌市古宇湖景區管委會副主任李琳:“到目前爲止,我們已經救助了一隻銀嘴鷗,拆除了一處違法捕鳥網。之後,我們將會聯合部門一起開展一個聯合的候鳥保護的一個專項行動,然後加大對候鳥保護的力度,同時我們也要加強對遊客和村民的宣傳,以及周邊農家樂,我們也要進行禁止候鳥捕殺的活動,最大限度地保護候鳥在我們這裏棲息、越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