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0日,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死刑覈准裁定和下達的死刑執行命令,對犯受賄罪、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湖南省郴州市原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曾錦春驗明正身,押赴刑場,執行槍決。

在此之前,《法制週報》記者歷時兩年,與有關部門的同志一起深入調研採訪,並與獄中的曾錦春展開了數次長時間的刑前對話;詳細採訪記錄了他由一個貧寒農家子弟到黨的領導幹部,到一步步變成瘋狂的掌權者的經歷,剖析了他思想墮落的人生軌跡、靈魂扭曲的過程。此次調研採訪的成果,形成了《鉅貪曾錦春》一書,書中披露了曾錦春面對權力關、金錢關、美色關,以及在獄中的思考等諸多鮮爲人知的內幕。

“我以自己的罪行和血的教訓,告誡別人不要貪,不能貪,告誡那些至今仍在做金錢發財夢的少數領導幹部,告訴他們腐敗之路是死亡之路、地獄之路,是走不通的,它只會讓你走向地獄的深淵!”曾錦春在獄中深刻懺悔自己——這是他自2006年9月19日被“兩規”後首次也是最後一次向外界披露自己腐敗漸變的心路歷程。

“我沒對父親盡一天孝,這是報應”

“現在要是還給我一次機會,我唯一的願望就是要好好孝順我的母親……我對父親沒有盡到孝,父親病危的時候我不在,沒有得到及時的搶救就去世了。這是報應啊。我對不起父親……這讓我終生遺憾。”

——曾錦春的獄中懺悔

記者:現在,你感到心中最愧對的人是誰?

曾錦春(以下簡稱曾):最對不住的是我的父親和母親,特別是我的母親,她老人家住在農村,八十六歲了,我一天孝也沒有盡。她爲我勞累了一生,到現在還在爲我操勞,不能安享晚年,這是我的大不孝……現在要是還給我一次機會,我唯一的願望就是要好好孝順我的母親。

我對父親沒有盡到孝,父親病危的時候我不在,沒有得到及時的搶救就去世了。我對不起父親……(流淚)當時我已經是紀委書記,已經有了錢,也有了權,但是一直沒有去盡孝,所以要遭報應。我沒有給父親盡一天的孝,都是我的妹妹在照顧他,這讓我終生遺憾……

這是我們看到曾錦春第一次流淚,那張寫滿悲傷和悔恨的臉上,渾黃的淚珠順着他的臉頰流了出來,他立即側過身去擦乾……

“我當時有個想法:作爲一個男人,要麼當官,要麼發財,能光宗耀祖,我思想深處還是有升官發財的想法。畢業之後,雖然我發表文章說要爲人民服務,但思想上還是想發財。”——曾錦春的獄中懺悔

記者:大學畢業後有過什麼樣的理想和願望?

曾:我是1966年3月29日入黨的,大二的時候,那一天我至今依然記得很清楚。當時我們一個班上只有兩個黨員,我是班上的團支部書記。我雖然家裏窮,在班上也屬於年紀比較小的學生,大家對我的評價都是淳樸、單純、品學兼優,我那時沒有太多奢求,就是想畢業之後能有一份工作,減輕家裏的負擔。但是我不喜歡教書,我父親當了一輩子的教師,天天打交道的就是學生,發不了財,做的事情也很瑣碎。

我當時有個想法:作爲一個男人,要麼當官,要麼發財,這樣才能光宗耀祖。我思想深處有升官發財的想法。畢業之後,雖然我發表文章說要爲人民服務,但思想上還是想發財。

曾錦春言語中毫不避諱自己一直以來升官發財的想法。對曾錦春來說,升官發財和光宗耀祖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這從一開始就爲他埋下了危險和隱患。一旦失去了信念,當誘惑擺在面前時,貪婪和慾望就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貪是死亡之路,罪惡之路”

記者:你是怎樣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的?

曾:我反思自己爲什麼會走上犯罪的道路,想通了,還是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問題,淪爲了金錢的奴隸。以前的想法是:人活在世上一輩子只有這麼久,要搞什麼呢?搞些錢,有了錢好辦事。

記者:貪婪是人性的最大弱點,金錢和權力固然誘人,但金錢和權力本身卻潛伏着毀滅和危險的種子。走到今天,你心裏有什麼感觸?

曾:2008年中秋我跟兒子見面,只講了3句話,第一句:這個地方不能來,不能再來。第二句:不義之財不可取,僥倖之心不可有,貪得無厭總要犯錯。第三句:現在我才真正理解什麼叫後悔,世上沒有後悔藥,即便有也晚了。

(曾錦春承認,當貪得無厭和僥倖之心成了習慣,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他說這次和兒子見面,他努力控制住情緒,自始至終沒有哭出來,他想留給兒子一個堅強父親的印象。)

我給紀委幹部上課的時候說,人如果能戰勝自己,天下無敵。2000年我提出這句話,就是強調要管好自己。我當時這麼講的初衷是要紀委的幹部首先管好自己。

(2003年春節後,曾錦春召集郴州市紀檢系統進行集訓,他發表了一番非常震撼人心的講話,中心思想是“戰勝自己,天下無敵”。但是,從檢方的起訴書上看出,2003年之後,正是曾錦春腐敗案的高峯期。)

記者:客觀環境對你有影響嗎?

曾:環境肯定有影響。當時的郴州,礦產豐富,礦老闆多,外來投資也多,跟那些老闆相比,我感到很寒酸。富貴生活的誘惑和影響使得我慢慢變壞了。“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要防微杜漸。

記者:家庭對你有影響嗎?

曾:家庭對我的影響很大。我變腐敗,妻子也有一定的責任,沒有當好賢內助,她主動代我收了別人的錢。兒子的需求也高,也間接導致了我走向犯罪。

2003年左右,我兒子留學、談朋友、買房子、買車子、辦公司、調動工作等等,對錢的需求很大。這些我都要去搞錢滿足他。我告誡現在還在做金錢夢的領導幹部,貪是死亡之路,罪惡之路,這條路走不通,它只會讓你走向地獄的深淵。

記者:你一共有過幾個情婦?她們對你有什麼影響?

曾:我當鄉黨委書記時,抗拒過很多誘惑,當時一個情婦都沒有。到郴州當紀委書記後,開始有了情婦。卜某是我的第一個情婦,她在外面打着我的牌子,到處搞工程搞項目,有的我知道,有的我不知道。

我把她從臨武調到郴州某大專院校圖書館工作,她找我要過錢,跟一個老闆合作項目,要我打招呼,然後從中撈錢。她離過婚,有個小女兒要撫養,我從一個老闆手裏拿了120萬給她。她辦了一個鄉村餐館,每個月有幾千元的固定收入。之所以幫助她,是因爲她父親曾是我的老領導,臨終前要我照顧好他的女兒,從一定意義上說,我是還老領導的願,以後就沒有再來往了。

還有一個(情婦)是我的保姆,是我老婆的一個遠房親戚,她是農村人,是個沒有什麼文化的村姑,我的賬目就放在她那裏保管。

記者:對美女和情婦,你現在怎麼看?

曾:情婦就是套在脖子上的獵物夾,只會越夾越緊,成爲你的禍害。情人、美色不能要,她們無非是爲了你的權和錢……

副縣長再覓新歡,被舊情婦圍堵羣毆!

爲了給自己留下財產,也爲將楊傑緊緊拴在身邊,餘某五開始向楊傑提出買房買車,要求多次楊傑不予理睬,餘惱羞成怒直接索要分手費100 萬並逐漸加碼至200 萬元,否則就去告發楊傑,嚴重時直接到辦公室堵截楊傑,還打電話給縣委書記告狀,鬧得滿城皆知,成爲大家茶餘飯後的笑談。

更爲可笑的是,餘某五爲解心頭之恨還買來布娃娃,寫上楊傑的名字和生辰八字,每天扎針詛咒楊傑,但楊傑被“兩規” 後,她以爲咒語應驗又馬上給佛祖悔過,保佑楊傑“平安無事”。

楊傑被逼無奈,只好通過自己的司機韓某某、洪某某以及下屬葉某翔多次累計交給餘某五60多萬元用於日常開銷和購買宅基地建房費用,截至調查時餘某五已建成一層半樓房並完成裝修。正因如此,楊傑對餘某五愈加厭煩,徹底甩開她的意願愈加強烈,這也直接導致後來的衝突升級。2013 年2 月26 日晚,楊傑公務接待結束後到徐聞縣城東大道潔仕衛浴店喝茶,餘某五聞訊趕來與楊傑發生爭執,同時打砸店內物品。楊傑遂叫身旁的朋友扇了餘某五幾耳光,自覺受欺負的餘某五憤而離去,並糾集姐妹和社會人員幾十餘人返回與楊傑爆發激烈衝突,轄區派出所出警後事態才逐漸平息。

2013 年2 月28 日,微博發帖徐聞副縣長遭情婦圍毆,此事因“眼球效應” 明顯迅速在網絡上發酵升溫。據有關統計,此資訊被媒體轉載達588 次, 微博轉發10000 多條,在全國範圍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對此,廣東省委、湛江市委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均作出批示立即查處。3 月11日,調查組奔赴徐聞縣展開調查;3 月29日,市紀委對楊傑立案檢查;4 月9 日,對楊傑採取“兩規” 措施;7 月19 日,市紀委以涉嫌貪污160 萬元、受賄178.8 萬元以及濫用職權等罪名將楊傑移送給檢察機關,他的情婦餘某五也以涉嫌敲詐勒索移交給公安機關。

掩人耳目,自以爲是

楊傑的任職經歷使得他的反偵察意識和反偵察能力較強,調查人員初核時發現他在用的銀行賬戶只有兩個,一是工資賬戶,一個信用卡賬戶,每個賬戶均表現正常;而且,楊傑和家人的名下只有一套自住房產,沒有其他不動產。從表面上看,並無異常狀況,事物反常即爲妖,經過拉網式排查和周密調查,辦案人員發現,楊傑的日常開支一般通過其司機和下屬單位領導,而且幾乎都以現金形式使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辦案難度,讓人摸不準資金的真實用途和去向。爲了規避調查,楊傑還通過與自己沒有直接血緣關係的同村兄弟楊某金開設銀行賬戶存放鉅額資金,案發時累計餘額已達171 萬餘元。而且,楊傑以他人名義在湛江市區某高檔小區購買豪宅兩套:一套面積230 多平方米的複式樓,總價150 多萬元;另外一套面積約140 平方米,總價約100 萬元。這些貌似棋高一着的方式一度讓楊傑自以爲高明,認爲調查組不可能掌握其過多的違紀事實,但調查人員就是緊緊咬着蛛絲馬跡不鬆口,一路追查到底,讓這些鉅額財產無處可藏。

網絡曝光楊傑與餘某五的糾紛後,爲了應對各路媒體採訪和組織調查,楊傑另外購買了八部手機和未實名登記的碼,隨時變換號碼聯繫情婦以及溝通涉案人員串供。楊傑還利用初查時間與辦案人員打起了爭奪戰,一方面親自送情婦餘某五到深圳逃匿,並教她每兩天更換手機;另一方面緊鑼密鼓與有關領導和企業老闆密謀,形成攻守同盟,毀滅相關證據。但經過調查人員羣策羣力,大膽預判案情方向,細微分析證據材料,縝密排查案件線索,楊傑使出的這些計謀均被一一化解。

用人不當,作繭自縛

說起楊傑的用人離不開他最得力的三個“馬仔”,一個是徐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下屬的海安工業園有限公司經理葉某翔;另一個是跟隨十多年的司機韓某某,2011 年被安排到城監中隊中隊長;還有一個是新任司機洪某某,案發時擬任徐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下屬徐聞縣海安開發房地產有限公司經理。這三個人性格各有特色,能力各有千秋:葉某翔早期在鄉鎮國土所工作,爲人豪爽講義氣,江湖上有一定名氣,專門給楊傑處理一些“疑難雜症”,特別是徵地拆遷過程中與羣衆產生的糾紛。今年2 月28 日晚,楊傑教唆扇情婦餘某五耳光的也正是葉某翔其人;韓某某則是頭腦靈活、反應快,跟隨楊傑當司機十幾年,深得信任。主要給楊傑處理私人隱祕事情。2011 年底,徐聞縣十二五期間新增加油站規劃批覆後,韓某某便利用其楊傑分管經貿工作的便利申辦加油站,並違規未批先建。截至楊傑案發時該加油站共投入建設資金150 餘萬元,其中楊傑出資100 多萬元,每次都是交錢給韓某某出面全權打理。此外,楊傑被雙規次日,韓某某收到風聲立即給楊傑在湛江市區的情人陳某波通風報信,要其離開湛江避避風頭;洪某某則生性謹慎,膽小怕事,原本在該縣南山鎮當會計,爲楊傑舊日下屬。

2012 年中,洪某某貪圖開發區優厚待遇主動申請到楊傑身邊工作,當司機之餘也給開發區違規開支作假賬出謀劃策兼安撫情婦餘某五情緒。2012 年中秋節後的一天中午,楊傑與餘某五在車上吵得不可開交,適逢楊傑下午到一偏遠鄉鎮參加會議,楊傑要走卻被餘某五硬拉着不放,坐在一旁的洪某某見狀起身救火,趕忙衝去死死抱住餘某五讓楊傑乘坐別的車趕去開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楊傑麾下的這三個人爲其鞍前馬後,給他提供了不少便利,卻也給自己織就了一個牢不可破的“繭”,在貪腐之路上漸行漸遠。調查人員利用這三人各自性格特點,逐個擊破,相互印證,一舉固定了楊傑任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期間通過韓某某借支公款90 萬元、通過葉某翔借支公款70 萬元以及虛增工程開支和虛假償還債務沖銷上述160 萬元公款的違紀事實,誰也無法預料曾經的三個得力干將競變成了楊傑的掘墓人。

乘人之危,種下惡果

經查,楊傑利用職務便利插手工程領域、土地回收以及土地拆遷平整等機會收受他人賄賂共178.8 萬元,這些賄賂款多數都是他乘企業辦事之機有求於他時索要而來,並根據利益大小開出不同價碼。

1994 年12 月,湛江某房地產公司老總周某購買位於徐聞縣一國有企業位於開發區境內的106.685 畝土地。2005 年底,這個國有企業辦理了該土地的使用權證,但未轉讓登記在周某名下。2011 年下半年,因企業資金週轉緊張,周某想將這塊土地過戶登記到自己名下以抵押銀行貸款,遂找到楊傑協助辦理並送上5 萬元現金。2012 年1 月13 日,開發區管委會工作人員擬出上報給縣政府處理該土地的請示,但楊傑直到5 月7 日才審批,審批後又歷經修改一直沒有上報。6 月10 日,楊傑以急用爲由打電話給周某索取100 萬元,周某急於找銀行抵押貸出資金週轉,無奈安排司機轉賬100 萬元給洪某某送給楊傑。6 月25 日,徐聞縣人民政府批覆同意處理該土地,將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給周某。按照徐聞開發區當時土地價格,該土地評估價值過億元,楊傑就是這樣掐住企業運作的咽喉索要了105 萬元。

徐聞經濟開發區境內一新開發大型樓盤爲支持政府發展,提出主動出資修建該樓盤附近一條主要道路,工程造價約200多萬元。楊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斂財良機,找來與其私交甚密的老闆鄭某和,商定工程結束後要分30 萬元, 鄭某和同意。2012 年5 月,楊傑通知開發該樓盤的地產公司老總到其辦公室,要求將此路段修建工程包給鄭某和承建,房地產公司老總自然不敢怠慢領導的親自交待。鄭某和掛靠該縣市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建設該道路後,分兩次轉賬共計30 萬元到韓某某的銀行賬戶。其他的受賄款也與此類同,因果循環,報應不爽,楊傑在這些企業老總身上種下的惡果一一得到回饋,調查人員找到涉案的企業老總覈查時,均不費勁就得到很好配合。

人心盡失,難嚥苦果

楊傑被“兩規” 後,一直閉口不談自己的違紀問題,連調查組基本查清的其與餘某五男女關係也矢口否認,一度與調查人員僵持20 余天,調查組當機立斷改變策略,先覈實外圍鎖定關鍵證據,力爭實現“零口供” 定罪。

隨着調查深入,專案組“雙規” 或監視居住的涉案人員人數最高達十人,不僅有楊傑的下屬和身邊的工作人員, 有他的情婦,也有他的親屬等等,這些人開始都按照事先約定的攻守同盟對抗調查,但在紮實的證據和辦案人員耐心細緻的工作下,他們都能對自己和楊傑的有關違紀問題供認不諱,悔不當初。至此,楊傑通過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楊某、時任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張某師虛增工程款沖銷違規用於每年中秋節和春節送禮金紅包開支共1760800 元,通過其妹夫劉某的銀行賬戶轉賬給湛江市赤坎區情人陳某波用於購房等違紀事實一一浮出水面。

同時,其身邊工作人員葉某翔、韓某某、洪某某等人對楊傑涉嫌貪污、受賄、包養情人、鉅額財產來源等違紀問題的交代,隱藏在水面下的冰山終於浮出水面。人心盡失,大勢已去,楊傑的違紀違法事實越來越清晰的呈現在辦案人員面前,根據這些“籌碼”,談話人員步步緊逼,楊傑的心理防線逐步崩塌,但其仍然不忘與談話人員談條件,以期許留得自由之身。

來源:西部點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