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水基金:投資中國是應對風險,獲得可持續穩定回報非常好的解決方案

記者 | 王飛

10月30日,全球規模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Ray Dalio)受邀出席“私募西湖峯會”時表示,所有的貿易帝國都擁有世界儲備貨幣和金融中心,而現在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並且正在開放其資本市場。因此,他相信,對美國投資者來說,中國將是一個獨特的、令人興奮的地方。對此,橋水(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巖進一步解釋稱,投資中國是應對風險和尋找持續穩定可靠回報的解決方案之一。“如果在這個時候,投資中國是錯誤的話,我們願意一錯到底。”王巖說。

以下爲達利歐和王巖的演講實錄精編:

Part1達利歐:

你無法想象,隨着中國金融市場的蓬勃發展和開放,我對正在發生的事情是多麼的興奮。我想和你們交流想法,並告訴你我爲什麼如此激動。

我第一次來中國是在1984年,作爲中信的客人我被邀請去講授全球金融市場。當時,中信是惟一的窗口公司,這意味着,它幾乎是惟一被允許觀察和了解外部世界的公司。1985年,我第一次來到杭州,才明白爲什麼有人會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1989年,我遇到了證券交易所執行委員會的七人小組,他們的任務是建立解放以來中國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我幫了他們一點小忙。

兩年前,我們建立了自己的中國基金,幫助中國投資者從我們發現的機會中獲利。我們期待着學習更多,也期待着幫助其他人學習更多。所以,我希望我們能夠彼此交換意見。

對於中國的資本市場,我相信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刻,因爲他正在迅速發展,包括向外國投資者開放。相對而言,全球投資者佔比的不足使得中國資本市場極具吸引力,而對外國投資者開放的發展可能會導致資本和知識的流入,這也將反饋給中國的資本市場。

我研究了世界主要儲備貨幣在過去500年的迭代,從荷蘭盾到英鎊,再到美元。如附圖,它顯示了500年以來各國的實力指數。

附圖:各國實力指數(藍線是美國,紅線是中國)

這項研究告訴我,所有主要的貿易帝國都擁有世界儲備貨幣和金融中心。

如在16世紀和17世紀,荷蘭盾是世界儲備貨幣。阿姆斯特丹(荷蘭首都)爲世界金融中心。之後,我們現在所說的荷蘭成爲了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而在17世紀和18世紀,英鎊是世界上最大的儲備貨幣,在大英帝國成爲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後,倫敦成爲了世界金融中心。到了20世紀,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在美國成爲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後,紐約成爲了世界金融中心。

現在,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並且正在開放其資本市場。因此,我相信,對美國投資者來說,中國將是一個獨特的、令人興奮的地方。

Part2 王巖:

我知道臺下坐的人要比講的人要厲害得多,我講講個人看法。

首先,我特別想向一個人致敬。在1997年,證監會還在方莊的時候,他在證監會的辦公室工作,5年前和杭州市的政府創立了基金小鎮。我不知道這是他的直覺還是一種遠見,因爲當時沒有人能夠看到5年之後,中國的金融行業會開放的如此之快,速度、深度和廣度三大維度均大大的超過歐洲的很多發達國家。他創造了人才的聚集,可以很好的迎接未來的挑戰,同時鼓勵創新和保護產權。

再過5年、10年、20年,我們的後人會如何評價今天的中國和世界?他們一定會把2020年定義爲大流行病。《世界是平的》的作者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弗裏德曼說,現在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還有大氣層環境和大自然環境的急劇惡化、金融和地緣政治的風險。爲什麼會這樣?我認爲,世界不僅是平的,而且正在變得越來越平、越來越脆弱,在風險傳播到全世界造成極大傷害的速度是無與倫比的快。因爲世界各地的阻隔和防火牆緩衝區基本都沒有了。

我舉個例子,在2002年-2003年非典肆虐的時候,造成的傷害和影響侷限在中國的大城市,傷亡人數相當有限。但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據CNN報道,美國已有237000人去世,基本沒有迴旋的餘地。

所以,對作爲一個全球宏觀投資者的我們(橋水)來說,怎麼應對風險,怎麼尋找持續穩定可靠的回報成爲了重中之重?最終,我們認爲,投資中國是其中的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案。

爲什麼會這樣?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目前投資全球的機構在資產配置中,對中國市場的配置明顯不足,而且是超低配置。那麼,如果其把中國市場放到投資組合裏邊,就能營造出兩個比較好的效果,一方面,會降低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另一方面,會提高風險調整之後的回報,這是非常重要的。在2020年,全世界的投資機構沒有誰比誰做得更好,因爲正處於一個危機管理的模式。坦白講,現在就是比誰的錯誤犯的少,誰的糾錯機制更出色。

二是,疫情最早在人口規模最大的中國發生,並且中國的醫療管理體系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比較弱,但中國卻是最快恢復經濟生產、社會秩序的國家。這說明,在執政效率和百姓體驗上,中國是走在世界前面的。

三是,在世界上非常難找到像中國這樣,擁有200多萬億元人民幣資產的市場規模。如果中國能夠進一步的保護產權、鼓勵創新,再進一步的推動開放,這將形成一個非常好的良性循環。

四是,中國人民具備的韌性和堅強的意志,他們會刻苦的工作,這也是很厲害的事情。我們有一個研究的樣板基地,在蘇州外圍建廠的可祺時裝,是做全球供應鏈的,現在已經升級爲運動時尚服裝。我十幾年前去看的時候,他們的員工有效的工作時間是每週72小時左右,現在再看仍然在65小時左右。而在全世界上,很難找到這樣既有韌性又勤勞的文化。

五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是經常被提及的,但在改革開放的同時,中國還用了不到40年的時間,建成了一個極爲頑強的基礎設施網,鐵路、公路、機場等覆蓋了廣袤的地域。這也是自秦朝以來,又一個統一的市場,人員、貨物、資金、信息的廣泛流動,直接帶動了經濟。而這樣的基礎設施網,美國用了100多年,歐洲用了200多年。

現在,中國又在塑造一個由雲計算、雲儲存、移動互聯網等組成的新的礎設施網。如果在這個時候,投資中國是錯誤的話,我們願意一錯到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