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毛腿”-傳說中的最不精確的導彈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戰爭遠非完美,不僅從軍事領導人的作戰戰術角度來看,而且在使用衝突雙方的武器方面也是如此。考慮到現代技術的可用性和最新的軍事裝備,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在更大程度上都使用了蘇聯時期生產的“導彈”,即至少30年前或更長時間。亞美尼亞現在已經發射了“飛毛腿”戰術導彈系統,該系統於1987年停止生產。

兩枚“飛毛腿”導彈是最近從卡拉巴赫領土上發射的的視頻表明希望以強大的火力對敵人造成最大的傷害。據報道,亞美尼亞軍隊至少發射兩枚“飛毛腿”。

“飛毛腿”的名字並沒有被人們遺忘,當年在海灣戰爭中大名鼎鼎,雖然戰果一般。“飛毛腿”導彈是一個系列,在前蘇聯和北約有不同的名稱和叫法,如前蘇聯稱爲8K14的R-17導彈,北約將飛毛腿稱爲“ Scuds”,蘇聯火箭科學家將這種液體單級彈道導彈稱爲“煤油”。實際上,“飛毛腿”是一種9K72作戰戰術導彈系統。亞美尼亞在當前衝突開始時有8套這樣的“飛毛腿”發射器,現在他們找到了用途。

這種“飛毛腿”導彈可以被稱爲亞美尼亞最強大的武器(阿塞拜疆沒有這種)。 “飛毛腿”運載一枚重達990公斤的彈頭,射程達300公里的距離。該導彈既危險又具有破壞性,但是,實事求是講,它準確性太差-與目標的偏差可能會達到450米,因此在使用時很難談論精確的打擊。跟白楊-M或亞爾斯戰略導彈相比,這些強大的俄羅斯彈道導彈能夠在堪察加半島的庫拉訓練場向數千公里外目標發射,誤差非常小,“飛毛腿”都比不上。

“飛毛腿”於1962年開始服役,當時要求不需要精確性,也沒有技術能力。最主要的是強大的彈頭,它具有驚人的破壞力被美國稱爲“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十二枚“飛毛腿”的發射場覆蓋了大片區域,保證可以擊敗敵人的人力和裝甲車,而在正負半公里的方向上寸草不生。

“飛毛腿”導彈當年確實贏得了全世界的聲譽,正是由於它們的破壞力。這些導彈已用於許多戰爭和武裝衝突中。現在仍然在11個國家以及黎巴嫩真主黨中服役。在蘇聯,大約生產了650套“飛毛腿”,有31支配備這種導彈的導彈旅。飛毛腿在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期間首次接受洗禮-埃及對以色列使用“飛毛腿”導彈,不過數量很少,戰果有限。

上世紀80年代蘇軍在阿富汗使用了“飛毛腿”-,發射了大約200枚導彈。“飛毛腿””的“普及高峯”出現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期間,當時正在服役的伊朗和伊拉克軍隊積極使用了R-300(“飛毛腿”出口型號)導彈。不過飛毛腿並沒有在那裏特別發揚光大,造成破壞力不大,除了造成少量物質損失外,主要是給美軍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然後,順便說一句,導彈本身的無懈可擊性變得很明顯-美國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在與飛毛腿對峙中的攔截成功率僅爲20%。戰果不佳,主要是這些“飛毛腿”精度實在太差,只能嚇唬一下美軍。

後來在1994年也門內戰期間,政府軍和反政府軍都使用了“飛毛腿”。順便說一下,在也門,首次使用了“飛毛腿”導彈,命中精度更高(在1100 km / h的火箭速度下,射程可達120公里)。在俄羅斯本身的最後一次使用,是在第二次車臣戰爭(1999-2001)中使用“飛毛腿”作爲一個師級火力的一部分。共進行了250次發射,其中包括過期的導彈。

這裏應注意,“飛毛腿”的技術適用期壽命爲22年,而最後一個是1988年在沃特金斯克工廠生產的(該企業現在正在生產Topol-M戰略洲際導彈)。因此,即使在十年前,“飛毛腿”也應該報廢,實際上是在俄羅斯武裝部隊中早已經完成。俄羅斯現在使用Tochka-U OTRK(24套),但現在的壓注在伊斯坎德爾導彈上,俄陸軍有120個單位,海軍及岸防部隊有12個單位的M型版本。關於伊斯坎德爾-K巡航導彈的數量,沒有確切的數據。

順便說一句,亞美尼亞武裝部隊至少有4個“伊斯坎德爾-E”部隊,但沒有人聽說過它們的使用。在出口版本中,射程限制爲280公里,交付時不包括集束彈頭。儘管目前已禁止將這些產品歸類爲進攻性武器,但亞美尼亞仍接受了伊斯坎德爾導彈。可以假定,正是由於導彈數量有限,纔不允許在卡拉巴赫衝突中使用這些戰術導彈。

相反,亞美尼亞積極使用飛毛腿導彈。對於“飛毛腿”導彈的發射,擊中“靶心”的類似效果是不可能的。對阿塞拜疆的抽射雖然很不準確,坦率地說,這是一場遊戲,對當地人的心理折磨,而且“飛毛腿”並沒有選擇目標-它被送到哪裏,他就飛到那裏。

所以“飛毛腿”最大的威力是有近噸彈頭,再加上準頭很差,所以即使打不準,但給人的心理壓力很大。打不死人,但可能嚇死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