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皖北农村的一条河道,以前的时候河道内长满了村民栽种的各种树木及庄稼,从去年开始,乡里要求村民限期清理土地,把这些土地全部收了上去,说是要建筑十里绿色长廊。然而一年多过去了,绿色长廊没有建起来,这些土地反而被流转了出去,种地大户在河道内种植了大量的红薯和玉米等农作物。

河的北岸是本村一位村民栽种的玉米,现在已经收获了,而南岸是来自几十公里外的一个农户承包的,全部种上了红薯。据了解,沿着河道种植的红薯有上千亩,按照每亩5000斤的产量计算,这些土地大约能收获500万斤红薯。

大叔是这块承包地的主人,他说自己专业种红薯已有很多年,以前的时候多到河南省去流转土地,今年看这边清理出的土地价格比较便宜,所以到就到这边来种植了。说起土地的价格,大叔介绍,在河南省那边租地一亩每年需要900元钱,而这里的土地只要300元钱,仅此一项就可节省60万元。

别看这是河边的荒地,但土壤还是比较肥沃的,主人为了不让红薯长得过大影响销售,特意将红薯种得较密,这样长出的红薯显得比较细长。大叔介绍,刚刚收获下来的红薯售价比较低,他现在还不打算出售,而是在地窖中存储一段时间,预计到年底可以涨到1元钱左右1斤。

大叔在家中专门建设的有存放红薯的2个地窖,这一窖可存储300万斤,完全满足上千亩地的红薯存储需求。等存储到年底,按一亩地收获5000斤红薯计算,去掉管理成本,每亩至少可以盈利3000元,这上千亩红薯的获利至少有数十万元。不过这红薯存储可是一个技术活,如果掌握不好的话,可能存在“烧窖”的风险呢。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主人在前面雇佣人工收红薯,后面很多村民前来捡漏。“草根生活”观察了一会,发现主人使用拖拉机犁红薯,有很多红薯被掩埋在了地下,也有扎得较深的红薯根本就没有犁起来,所以给村民留下了不少捡漏的机会。

从图中可以看出,前来捡漏的村民还不少,他们大部分都是附近村庄的村民。近年来,每逢秋收的季节,经常可以看到在地里捡漏的村民,捡拾的农作物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比如捡玉米、红薯、药材之类的,甚至还有人到地里捡西瓜。在前一段时间,这大片的红薯地还给附近的村民提供了无尽的绿色蔬菜,很多人采摘红薯叶和梗子,然后回家炒菜呢。

经过一上午的努力,很多村民的捡漏收获还是比较丰富的,如图中这辆电三轮,车厢内已经装了很多的红薯,目测要有200斤以上,再加上下午的收获,估计一天能捡到300斤左右,难怪村民都集中这里捡红薯了。

为了防止自己的红薯遭遇意外的损失,包地的大叔还在河道内搭建了一个临时的窝棚,不管阴天下雨还是半夜三更都坚持在此休息。你们那儿有捡漏的村民吗?欢迎关注交流,更多农村生活趣事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