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晚清积贫积弱的局面,许多人将其归咎于在慈禧太后身上,从而忽略了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大历史背景。尤其是在光绪皇帝在位期间,慈禧太后贪念权力,将光绪视为傀儡,迟迟不肯放权,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在许多人看来,光绪皇帝是一位富有变革精神的帝王,他支持变法,推行新政,相比于顽固守旧的慈禧,无疑要更加适合当时的清朝。

事实上,这样的认知有些过于片面。慈禧的弄权守旧,固然是晚清腐朽积弱的一大根源。但她的能力,却也不是光绪皇帝能比的。如果慈禧将清朝的统治大权彻底交给光绪,很可能会导致清朝的提前灭亡,甚至会给中国的未来带去更坏的影响。

关于这个论点,我们可以在戊戌变法中找到依据。

1889年,光绪皇帝大婚,按照清朝祖制,幼帝一经大婚便要亲理朝政。所以,慈禧太后归还朝政于光绪,自己则搬到颐和园“颐养天年”。当然了,此时光绪皇帝仅仅只是名义上亲征,慈禧并没有交还实权。光绪虽然可以独立处理政务,但重大事务的决断权,还在慈禧手中。

“上(光绪帝)事太后谨,朝廷大政,必请命乃行。”

然而随着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民怨四起,社会动荡,列强瓜分中国之狂潮再起。慈禧虽然贪念权势,但本身却不昏庸,她也意识到强国变法势在必行。而且当时慈禧已经年过六旬,光绪始终是要接班的。

所以慈禧开始支持变法,逐步放权给光绪,让他去具体主导变法过程。既是为了变法强国,也是在历练光绪。虽说许多核心权力还在慈禧手中,但自由度已经大大提升了。否则《明定国是诏》和后续的变法政令光绪也发不出来,而康有为、谭嗣同等人也不会晋升章京,大权在握,甚至于后面慈禧也不会通过政变来夺回权力。

所以,戊戌变法算得上是光绪皇帝真正意义上的一次亲政。然而,光绪皇帝在戊戌变法中的表现,完全辜负了慈禧对他的期待,可谓是一团糟。

正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锅里先放什么,再放什么那要按步骤来的。而光绪皇帝却是一位典型的“愤怒青年”,缺乏帝王该有的成熟稳重,考虑问题过于简单。或许是救国心切,又或是急于想在慈禧面前证明自己,他对于变法贪多求快,急于求成,一上来就想整个大锅烩,把所有事给办了。

据统计,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明定国是诏》,戊戌变法正式开始,到9月21日,慈禧政变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短短103天的时间里面,光绪皇帝下发变法诏令共286件,在变法最高潮的7月,光绪一天都能盖出近10份的诏书。

面对这样的工作量,光绪皇帝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和论证这些变法措施的可行性,从而做出相应的预案。由此导致,许多的变法措施,缺乏可行性。

比如说废除科举,这个提议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传统的人才选拔制度已经不适合当下需求。但是,变法只说废除科举,却并没有考虑得如何安置那些寒窗苦读多年的读书人们?一时间,天下读书人手足无措,悲愤异常。

除了“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之怒”。

再比如裁撤人事,精简机构,这也是一个为朝廷节省开支,提升行政效率的好办法。但光绪皇帝也太着急了,他一纸诏书便裁撤了詹事府等七个闲散衙门,以至于近万人突然没了饭碗。而且这仅仅只是开胃菜,后续的裁撤安排,一个比一个很。最后连礼部尚书怀塔布为首的六位堂官都全部被撤了,要知道这怀塔布可是慈禧的亲戚。

光绪这样做,无疑是激化了群臣和维新派的矛盾,弄得群臣百官,人心惶惶,谁知道自己会不会丢饭碗?

当然了,不是说光绪帝的这些措施不正确,只是他太急了,而且措施办法也太过简单。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如此激进的做法,只能激化矛盾,难以解决问题。就如同英国人赫德所言:

“不顾中国的吸收能力,三个月内所想改革的政事,足够中国九年消化。”

当然,这不仅仅是光绪一个人的问题,其底下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也是一群根本没有多少治国经验的读书人,大部分只会纸上谈兵。他们的许多想法鲁莽灭裂,只图一时痛快,不计后果,不留后路。

有这么一个没有大局观的领导,和一群不专业的员工,变法的结局可想而知。

戊戌变法开始时,其实应该是形势一片大好。当时的清朝正面临危机,变法乃是大势所趋,慈禧和诸位大臣表现出来的基本都是支持的态度,至少没有人站出来公开反对。

但是,因为光绪皇帝和维新派的瞎操作,将这些人逐步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读书人因变法而前途无望,军人们因变法而无家可归,朝廷官员们因变法而丢了饭碗。甚至连变法的核心人物都预感到了变法必将失败。七月份,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在写给一个朋友的信中说:

我大哥康有为的计划过于广大,而支持他的同志又太少,举措太激烈,因此排挤他猜忌他的人处处都是,而皇上又无实权,变法怎么会成功?我深感忧虑。

当慈禧看到军心不稳,百官哭诉时,她明白不能让光绪这么玩儿了。到时候不但不能救国,还会引发内乱。于是开始插手变法,逐步收回光绪的权力。

而此时,光绪皇帝又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后,他并不想再还回去,于是和维新派一起密谋政变。这无疑是太天真了,他一个掌权不过百天的熊孩子,如何能斗得过慈禧?

要知道当时京畿地区的兵权大都在慈禧手中,慈禧可以随时调动数万大军勤王。比如直隶提督聂士成手中不仅有一万五千人的武毅军,还掌控直隶地区的淮练军和绿营兵,总计人马六万之众。宋庆的毅军和董福祥的甘军都是过万人的规模。在戊戌政变时候,荣禄已经密调聂士成部五千人全副武装来到天津,并调董福祥部进驻长辛店,宋庆继续留守山海关,控制关内外联系。

就算当时袁世凯愿意出兵帮忙,仅凭他那几千新军,是很难扳倒慈禧的。所以,袁世凯十分明智地选择站在了慈禧这一边。

总之,通过光绪帝在戊戌变法中的表现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治国能力确实不行,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帝王。戊戌变法中急匆匆地废除科举、裁汰冗官又不加以安置和罢免礼部六堂官造成官场地震已经充分表明了光绪政治头脑的幼稚。如果慈禧把大权彻底交到他手里,可能清朝早就没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