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創業板三季報收官:871家企業淨利潤同比增兩成 註冊制公司業績優於平均水平

三季報正式收官。

截至2020年10月30日,創業板871家上市公司中,除暴風退外均已披露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整體來看,前三季度創業板公司整體業績亮眼,第三季度持續強勁增長。

已披露三季度經營業績的870家公司前三季度平均實現營業收入15.18億元,同比增長5.62%;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1.53億元,同比增長21.48%。

此外,受益於再融資規則優化及審覈效率提升,今年以來再融資大幅升溫。

註冊制下公司業績優於平均水平

整體來看,2020年第三季度平均每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92億元、淨利潤0.6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15%、29.92%,環比增長25.07%、18.08%。第三季度經營業績在第二季度高速增長的基礎上持續發力,延續強勁增長態勢。

已披露三季報的創業板公司前三季度實現業績增長的公司佔比51.95%,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實現盈利的公司佔比85.63%,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註冊制下新上市公司業績明顯優於平均水平,2020年8月24日註冊制下首批創業板公司上市,截至10月30日已有41家新上市公司登陸創業板。

前三季度,註冊制下41家創業板公司平均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爲42.98億元、3.0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6.66%、77.46%,其中第三季度平均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爲16.76億元、1.4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3.30%、76.17%,遠超板塊平均水平。

“看長遠些,我們仍然非常樂觀。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具活力、最有潛力的大經濟體。我國有足夠的投資空間和投資能力,在很多年內都可以實現投資和消費相互牽引,正向循環。創新正在各個領域發生,即使在傳統行業,科技賦能也正在帶來效率的持續提升。看好中國,權益投資大有可爲。”景順長城明星基金經理劉彥春表示。

龍頭公司表現依然卓越

具體來看,龍頭公司表現依然卓越,業績分化有所減緩。以寧德時代、邁瑞醫療、金龍魚等爲代表的市值200億元以上的76家公司前三季度平均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爲69.60億元、10.7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9.56%、56.76%。

市值200億元以下的794家公司前三季度平均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爲9.97億元、0.65億元,分別同比下滑2.01%、10.37%。雖然業績差異較大,但第三季度中小型公司與龍頭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速差距,由第二季度的71.06個百分點降至38.41個百分點,業績分化速度有所減緩。

分行業來看,受益於新能源汽車以及疫情相關的醫療產品和服務銷量增長等影響,新能源汽車產業、生物產業等行業業績增長顯著。

新能源汽車產業、生物產業前三季度淨利潤實現平均淨利潤3.90億元、3.69億元,同比增幅分別達到86.17%、54.34%,第三季度單季同比增幅分別達到61.03%、77.14%。

“新冠肺炎疫情對醫藥行業的短期影響已基本反映在中報上,受益的細分領域,如檢測、防護、監護等,這也是支撐2020年上半年醫藥行情的重要因素,受損的細分領域如口腔、眼科等醫療服務從4月份復工復產中快速恢復。”東興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胡博新表示。

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前三度實現平均淨利潤0.73億元,同比增長28.19 %。新能源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淨利潤也實現同比增長。而新材料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分別實現平均淨利潤1億元、0.48億元,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研發投入快速增長

除了業績穩步增長外,創業板企業對於科研投入的熱情一直高漲。

2020年前三季度,創業板公司保持創新本色,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合計達574.21億元,平均每家0.66億元,同比增長10.99%。其中,第三季度研發費用合計218.45億元,平均每家0.25億元,同比增長17.19%,環比增長13.50%。

前三季度,貝達藥業、深信服、同花順等85家公司研發強度達到15%以上,較去年同期增加12家;寧德時代研發投入力度最大,研發費用高達21.20億元,邁瑞醫療、欣旺達、深信服、藍思科技等公司的研發費用也達到10億元以上。

研發投入的加大背後,也離不開創業板對上市公司直接融資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一方面加大研發保增長,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創業板上市公司也努力縮減費用提質增效,苦練內功克服難關。

前三季度,創業板上市公司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增幅均低於營業收入增幅。其中,傳統較爲倚重銷售推廣的醫藥生物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行業,前三季度淨利潤大幅增長的同時,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4.20、3.27、3.07個百分點,費用控制卓有成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