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三國時期,趙雲可謂是劉備手下的一員猛將,但一開始的時候,趙雲並沒有跟隨劉備,而是投靠的公孫瓚。

既然趙雲這麼有實力,公孫瓚理應是比較重視趙雲的,爲何還一點都不挽留他,難道就這樣便宜了劉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衆所周知,趙雲是劉備手下比較看重的武將,最關鍵的是,趙雲對劉備也是忠心耿耿,一輩子都在爲劉備效力。當初,趙雲能夠成爲劉備的手下,那也是有公孫瓚的功勞的。

起初,劉備向公孫瓚借兵,公孫瓚選擇了把趙雲借給劉備,這也是爲趙雲投奔劉備打下了普遍。

當劉備與趙雲見面的時候,可謂是一見如故,彷彿是多年未見的好兄弟,他們的性格還是非常投緣的。

之後趙雲哥哥去世,趙雲回家奔喪,可公孫瓚並沒有任何表示,劉備得知這件事情後,拉着趙雲的手還掉落了幾滴眼淚,這自然會讓趙雲比較感動。人心都是肉長的,等到公孫瓚離世後趙雲也就選擇了投奔劉備。

至於當初公孫瓚爲何那麼輕而易舉地把趙雲借給劉備,有這樣一種說法,是因爲當時的趙雲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公孫瓚身邊的手下大將還是非常多的,自然不會過多地注重趙雲。就連趙雲選擇離開,公孫瓚也都不是那麼關心。

但這樣的說法並不是那麼準確,畢竟趙雲投奔公孫瓚的時候,就已經和文丑大戰數十回合都不分勝負。從這樣的表現來看,就知道了趙雲當時就已經是一個小有實力的武將了。

既然能夠看到了趙雲的實力,公孫瓚依然選擇了把趙雲借給劉備,畢竟公孫瓚當時手下的強將也是非常多的。

當然了,公孫瓚是一個姿態比較高的人,即便看到趙雲確實有一定的能力,那也只是會把趙雲當成自己的一個下屬來對待。

趙雲的性格屬於耿直的類型,也不願意去阿諛奉承,這樣的趙雲,也沒能討得公孫瓚的歡心。

而且公孫瓚和趙雲其實價值觀也是不一樣的,二人分開還是很正常的事情。正因爲公孫瓚根本不是趙雲真正尊重的明君,所以趙雲選擇離開。跟隨劉備之後,趙雲因爲看好劉備的人品,也就選擇了一輩子跟隨劉備闖天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