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爲什麼重要?

爲什麼要堅持“房住不炒”?

衆所周知,上一輪經濟發展週期中,經濟長期有脫實向虛的趨勢,大量資本沒有流向實體經濟,反而流向房地產,造成了一系列後遺症:

第一在社會領域,房地產的高槓杆造成貧富分化,先上車的人迅速積累了巨大資產,掉隊的人需要耗費幾代人的生命才能追趕上,對於階層流動性,對於社會公平都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大量青壯的勞動力要麼爲首付所困,要麼爲房貸所困,制約了內需的釋放,不利於內循環的構建。

第二在金融領域,高房價的泡沫始終高懸頭上,成爲今天金融系統性風險當中最大的灰犀牛,從而壓縮了國內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的彈性空間。

第三在製造業領域。高房價對人才和企業造成了擠壓效應,製造業被遏住發展的步伐,產業升級、技術革命都受到了阻礙。中興危機、華爲風波等美國對華科技戰中,深刻反映了脫實向虛的危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