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的說,“江東小霸王”孫策纔是袁術手下的第一猛將,不過孫策後來脫離袁術陣營,所以說紀靈是袁術手下第一猛將也對。從總體表現來看,河北出身的將領整體實力都在袁術陣營之上,除了河北四庭柱外,還有原袁紹手下的趙雲,還有北地四將(阻擊過趙雲),呂曠呂翔(被張飛趙雲所殺)等等;袁術這邊,所謂的驍將餘涉很快就被華雄秒了,大將橋蕤被夏侯惇殺了,李封則被呂布刺中了手腕也廢了等等;不過,這不代表紀靈就打不過“河北四庭柱”,畢竟紀靈可是和頂級超一流高手呂布,關羽,張飛都過交集的,所以,紀靈對戰顏良,文丑,高覽會如何?還是值得分析下。

“河北四庭柱”分別是顏良,文丑,高覽,張郃,武藝卻分爲兩。第一檔是顏良和文丑,顏良在白馬之戰秒殺八健將之宋憲,魏續,又二十回合敗強一流的標杆人物徐晃,讓曹營諸將慄然,不愧是四庭柱之首;至於顏良被關羽襲殺,屬於突發,不過正常打顏良也非鼎峯期關羽對手,實力大概在超一流中段;文丑和顏良齊名,最經典的一戰就是十餘回合敗公孫瓚,又和初出茅廬的趙雲打成六七十回合平手;公孫瓚曾經和呂布交過手,數合就敗了,文丑雖然久一點,最多也是遜呂布一籌;不過,在延津之戰,文丑和關羽戰不三合便敗走,就算前面和徐晃交手耗費了體力,但是僅僅數合徐晃主動退走了;所以,文丑戰關羽除了實力不濟外,也有顏良被關羽陣殺造成心理陰影的因素;綜合來說文丑的實力還是超一流的,由於心理素質不好,略遜顏良;

第二檔的是高覽和張郃,這兩人的武藝不好判斷,因爲高覽戰績不足,張郃又過於飄忽,比如說高覽的戰績有:官渡之戰,高覽和許褚打不知多少回合,被伏兵打斷;穰山之戰,不三合殺了劉闢,劉備正拔劍自戰,趙雲突襲一合解決了高覽;高覽雖然和許褚打平,但不屬於深入交手,在穰山,包圍中的劉備本來要自殺被劉闢勸下,但是高覽殺了劉闢後,劉備反而來勁了,所以劉備大概認爲能平高覽或者至少能一戰;張郃戰績比較多,曾經和五虎之趙雲,馬超,黃忠,張飛都單挑過,其中被疲憊的趙雲三十回合擊退;和馬超大戰二十回合敗走;和黃忠打了二十回合平手;和張飛打了一共近八十回合平手,但是徹底退出巴蜀等等;造成張郃武藝飄忽不定的,除了對手狀態外,也和環境有關係,縱觀張郃整體表現,大概在一流上左右,高覽也差不多;

最後說紀靈,也只有兩場大戰可以參考,一場是紀靈大戰關羽三十回合平手,一場是和張飛大戰十餘回合,被大喝一聲刺殺;第一場戰鬥,其實關羽是讓手的,因爲不想中了曹操的“驅虎吞狼之計”,這點紀靈內心也明白,所以大叫“少歇”;等到紀靈副將荀正出戰,出言不遜,就被關羽一刀秒了,當然紀靈武藝肯定高過荀正不少;第二場袁術稱帝被討伐,就不存在讓手的問題了,所以紀靈能戰鼎峯期張飛十回合,而且還是因爲張飛的絕技“獅子吼”喝得心神散亂才被陣殺,由此可見紀靈還是具有一定的武藝水準;另外,轅門射戟紀靈表現過於懦弱,被呂布一把提起,讓人有一種差勁的感覺,其實無論誰見到頂級超一流的呂布,關羽,張飛在場,犯暈都是情有可原的;綜上所述,紀靈的武藝當在強一流左右,不會超過這個層級的標杆人物徐晃;

所以,紀靈如果對戰顏良,二十回合之內就會敗走,還有可能會被陣殺,因爲顏良對戰過的除了徐晃,都被陣殺了;如果紀靈對戰文丑,也是二十回合敗走,不過文丑未必殺得了紀靈;如果紀靈對戰高覽,四五十回合後,紀靈可能獲勝,因爲高覽實力不純,在官渡戰許褚用槍,在穰山戰劉闢用刀,而紀靈可是一直使用五十斤重的三尖兩刃刀;如果紀靈戰張郃,可能會親手,因爲張郃武藝大概和高覽差不多,不過張郃多了“機變”能力,這也是造成武藝飄忽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說,在官渡,張郃能戰強一流的張遼四五十回合,曹操稱奇,許褚按捺不住,都是因爲張郃的機變強大;所以,紀靈和張郃對戰,大概率無限平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