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凌晨4時,惠州市公安局,“颶風295號”專案收網行動指揮部,來自廣東省公安廳打擊走私局、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緝私局、廣東海警局等三個部門的有關負責人齊聚一堂,聯合指揮收網行動。據悉,“颶風295號”專案是廣東打私部門機構改革後,公安打私、海關緝私和海警三家聯合偵辦的海上走私成品油大案。

此次行動共出動警力610餘人次,成功打掉了一個長期活躍於珠江口水域的走私“紅油”團伙。經初步覈查,該團伙自今年以來涉嫌走私“紅油”4萬餘噸,涉案案值約3億元,涉嫌偷逃稅款超1億元。收網當天,記者兵分兩路,一路蹲守指揮部感受緊張的收網過程,一路隨警作戰用鏡頭記錄抓捕瞬間。

海警上船搜捕。黃輝延 攝

現場直擊

頭目行蹤飄忽不定藏匿出租屋內酣睡被抓

據瞭解,當天抓捕行動主戰場在東莞和惠州,指揮部派出23個抓捕小組和12個稽查小組開展抓捕行動。

當天凌晨4時,各小組已經就位,但行動一直處於待命狀態。從指揮部繁忙的對講機裏,記者發現情況有變。因一號抓捕對象的不確定性,行動指令一直未能下發。

凌晨時分集結準備行動。韋昌鴻 攝

一號抓捕對象袁某某,廣西人,是一名年近40歲的中年人。當天凌晨2時,袁某某漫無目的地驅車輾轉東莞多個鎮街之間,行蹤飄忽不定。指揮部一度懷疑其是否發現異常。

時間一分一秒流失,時鐘指向了數字7。

“一號抓捕對象有可能回住所,一組對其住所附近實行布控,一旦發現立刻實施抓捕;前方跟車人員,可考慮路面抓捕。”指揮部在7點整下達針對一號抓捕對象的指令。

只有一號抓捕對象成功落網,其他行動組纔可以開展行動。但這時,一號抓捕對象卻突然消失——車停在住所附近,人卻不見了。

一號抓捕對象失聯,收網行動卻已箭在弦上。

指揮部決定對袁某某住所和其有可能去的幾處地方進行包圍,行動一開始就破門掃樓,全面圍捕。

8時37分,收網行動正式開始。

“7號抓捕對象歸案”“20號歸案”“21號歸案”……指揮部陸續收到各抓捕組的捷報。

抓捕現場。韋昌鴻 攝

8時55分,目標對象到案過半,可一號抓捕對象在哪?

一號抓捕小組分析,袁某某的車雖然已經停在其住所附近,但他本人可能爲了安全起見不回住所。

“要麼藏在附近觀察警方行動,要麼就是躲在其他地方,但他應該就在附近,逃不遠。”一號抓捕小組把警力撒下去,一邊悄悄摸查,一邊聯繫駐村民警和網格員。駐村民警和網格員獲知情況後,及時提供了一條關鍵線索:5年前,袁某某的妻子曾在附近租了一間出租屋。

果不其然,袁某某就躲在其妻子租的出租屋裏。10時40分,抓捕小組對可疑出租屋形成合圍、破門而入,一舉抓獲還在酣睡的袁某某。

案件揭祕

神祕團伙走私“紅油”交易逾4萬噸

據辦案民警介紹,今年5月,惠州市公安局打私支隊在工作中獲取一條非法買賣成品油線索,並立案偵查。據瞭解,該團伙非法買賣的成品油俗稱“紅油”,是香港政府爲方便監管添加了紅色染色劑的免稅柴油。“紅油”只能作燃料及海事用途,不可作普通車輛的燃料,經加入化學物質脫色後流入市場,長期使用會損壞機器設備,並造成大氣污染。

經深入經營,專案組發現該案涉及一個以袁某某、周某某、劉某某、程某某、黃某某、方某某等人爲主,涉及海上偷運、非設關地偷卸、脫色、分銷等環節的走私“紅油”團伙,犯罪網絡延伸至5省14市。

專案組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通過實地摸排、遠程追蹤等方式,對涉案船舶、碼頭分佈、脫色窩點等進行全面覈查。經長達3個月的連續作戰,專案組全面掌握了該團伙的組織架構,爲該案順利收網夯實基礎。

10月22日,收網時機成熟,專案組決定對該案展開統一收網行動。

因該案分爲海上、東莞、惠州三個主要戰場,涉及異地用警、海陸聯合、協同打擊等環節,爲確保行動順利開展,經報省公安廳批准,採取多警聯動的作戰模式,在省公安廳統籌協調下,以惠州市公安局、惠州海關緝私分局爲主導,東莞市公安局、廣東海警局等部門配合,對該走私“紅油”團伙實施全鏈條打擊。

現場擺放多輛疑似裝載走私“紅油”的大型油罐車。韋昌鴻 攝

此次收網行動共出動警力610餘人次、車輛92輛、執法船艇3艘,分爲54個行動小組在海上、東莞、惠州等地同步展開抓捕行動。

當日12時,共抓獲43名犯罪嫌疑人,搗毀4個“紅油”脫色點、4個“黑油點”,現場查扣涉嫌走私“紅油”200餘噸、涉案船艇3艘、運油車14輛,以及抽油設備、脫色設備、相關物證書證等作案工具一批,打掉一個長期活躍於珠江口水域的走私“紅油”團伙。經初步覈查,該團伙自今年以來涉嫌走私“紅油”4萬餘噸,涉案案值約3億元,涉嫌偷逃稅款超1億元。

檢查儲油設備。韋昌鴻 攝

來源:平安南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