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为出差广元剑门关参加捷途X70 PLUS在西区的上市发布会,主办方举办了徒步剑门关的活动,从景区大门口到梁山寺,然后下山走到东大门,全程徒步,选择了鸟道,很惊险刺激,也很锻炼身体。

剑门关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战事频频!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城南15千米处,剑门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据考证,剑门关隘口形成于白垩纪,是世界罕见的城墙式砾岩断崖丹霞景观,垂直高度近300米,底部最窄处仅50米的天然隘口,是自然天成的天下第一关隘。

剑门关是甘肃和山西入蜀的咽喉、军事重镇,历史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古时候在此也频繁发生战争。1700多年以来剑门关楼屡建屡毁,又屡毁屡建。然而,自从唐朝开始就称为剑门关,可见剑门关历史悠久。

早在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于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峙处,设戍守就成为军事要隘。1920年7月靖川军总司令刘存厚率兵由汉中攻下广元,进逼剑阁。靖国军第5师吕超得知广元失守后,即令由甘肃入川援吕的卢占魁部守剑门关。

1934年,邓锡侯部第28军第8混成旅司令刁文俊率4个团的兵力防守剑门关,并有多股军队配合部署。1935年3月31日,奉命北上与中央红军汇合的红四方面军在王树声的指挥下,已构成多路合攻剑门关的阵势。4月1日拂晓,红军兵分二路迂回进攻剑门关背部占领关楼,并于下午4时许结束战斗。

1949年12月,败退四川的国民革命军胡宗南部第7兵团驻守剑阁县,司令裴昌会派38军55师杨占培部据守剑门关一带,164团3营守剑门关口,第177师炮兵驻扎剑门关隘口两侧高地。12月17日,解放军180师一部直抵剑门关外志公寺,解放军集中火炮掩护战士从志公寺冲击关隘,小分队居高临下攻敌。此时,中共地下党员、关口守军营长乘势策应,守军溃退。解放军遂攻克剑门关。

您敢挑战剑门关鸟道和猿猱道吗?

到了剑门关,鸟道和猿猱道就非去不可,不过有心脏病和恐高症等症状的人,不建议前往挑战,而鸟道难度没有猿猱道高,毕竟鸟道有边上保护栏杆和铁链子,而猿猱道只有牵引攀爬的铁链子,缺少保护措施,但攀爬需要身上系保护绳在铁链子上,这样即使不小心也不会掉下悬崖。

鸟道依山傍势,凌空架着水泥做成的木桩,用铁链连接固定在绝壁上。鸟道是栈道的一种,它是在峭壁上借助地势开撮的只有0.5尺左在的小道,外面用上下两根铁链连接间接五米左右,固定在绝壁上的水泥木桩。长长的鸟道在青翠的山间盘旋延伸,就象一条长龙翻滚游戏在峭壁悬崖之间。绵延婉转的盘山鸟道,在险峻陡峭的大山石壁上,刻出一道妩媚的曲线。

其实,鸟道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道路,是剑门关景区开发特别建设的一条探险之路。这些悬崖上,曾经是当地农村攀爬采摘野生药材的地方,那时候没有这些铁链子保护和牵引,农民徒手攀爬采摘铁皮石斛等野生药材。

而猿猱道的难度系数比鸟道还高,特别是猿猱道有一段没有铁索和安全栅栏的路,全长440米,最高落差达500米左右,最宽处30厘米,最窄处仅15厘米,只能一人通过。在游客进入猿猱道之前,需要在景区处测量血压,然后需要佩戴安全帽,系上安全带,在景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行登山。相比来说鸟道的道路的旁边有安全栅栏和铁索,不需要佩戴安全装备。

不得不持的剑门关豆腐宴吃了不长胖

除了玩,在剑门关不能错过的美食,就是当地有名的豆腐宴,全部用豆腐做成。据传说,相传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军姜维在汉中被魏将钟会,邓艾打败后,退到险隘剑门关。当时姜维营中兵疲不能战,马乏不能骑,眼看蜀北屏障剑门危在旦夕。

剑门一地方官忙向姜维献计:闭关三日不战,号今百姓家家磨豆浆,以豆腐犒赏士兵,以豆渣喂战马,待兵马体力恢复再战。很快,士兵和战马体力迅速得到恢复。三日之后,姜维仅引五千兵将杀下关去,大败钟会,使魏兵倒退数十里下寨,解了剑门危急。

此外,还有传说当年唐玄宗入蜀途经剑门,因身体疲劳,又思贵妃,寝不安,食无味,人们给他端来一碗剑门豆腐,他顿时胃口大开,一时高兴,便将这儿的特产黄豆封为“皇豆”。

剑门关土壤盛产黄豆,每100克黄渡含蛋白质8克,用黄豆制作出来的剑门关豆腐,颜色雪白、质地细嫩、软硬适宜、表面不粘、弹性、韧性绝好。口感细腻、温柔滋润、爽口无渣、味道清香、含大豆的原汁醇香。于是除了吃豆花、豆腐之外,能带走的剑门豆腐干,也属于当地的特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