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影視劇伴隨着一代人的成長,尤其80後,那些曾經劇中人物伴隨着太多兒時的記憶,而近日,有網友曝出曾經TVB金牌配角廖啓智,如今已淪落到靠擺攤賣衣服爲生,相比較從前的風光模樣,現在的他頭髮稀疏,面黃肌瘦,和普通商販也沒有什麼區別。

與此同時,其實不少香港藝人都走向了普通生活,像譚小環,也曾被爆料在街頭賣魚丸,當時根據報道,提及說自己除了喫住、養車外,譚小環還要給父母家用,“靠TVB這點工資很難維持下去 ,而另一方面也有人說其實譚小環在TVB的月薪並不是最低的。香港一位資深電臺記者講述,TVB目前的包薪級別中,一般的簽約藝人一個月大約有11000港幣左右,“腕兒”級別越大的明星,工資標準會逐漸增高。後來是由於戀情影響,從而讓這個女人的事業跌入了谷底。

像是昔日比較有名的幾位TVB金牌配角,艾威、麥長青、古明華、袁富華,如今這幾位老藝人,也已放下身段轉行送外賣、當保安、做銷售。

因此有人感慨說,難怪昔日的影帝影后都開始加入大陸的影視圈。

成年人的世界哪裏有容易二字,哪怕他(她)是很多人心中的男神女神,表面的光鮮,也各自都有自己的疲憊與心酸。

很多時候真正讓一個人崩潰的不是壓力本身,而是身邊人的不理解,和對未來的無望。

人生的路渴望有人陪伴,可終究在更多時候還是需要一個人走完,在面對很多困境的時刻,也總是靠自己獨自去消化負面情緒,找到生存的基本保障。

人到中年,最大的安全感,不是情愛和無價值社交,也不是百依百順的兒女,而是銀行賬戶裏有一個能讓自己和家人餓了有飯喫、累了有房住、病了有藥醫真實的數字。

或許此刻年少輕狂的你會覺得這樣說太過庸俗,但遲早你會懂得,成年人的崩潰,往往都是從缺錢開始的。

缺一次錢,你會懂得,成年人的世界的難,不是說說而已。生活沒有童話,不會有王子,也不會有莫名的奇蹟,有的只有靠自己真實打拼來的那一點點微薄的回饋,甚至顯得杯水車薪。

而當你真正缺了錢,才懂得什麼叫做求助無門,那一刻你也就體會了什麼叫做無奈。

增廣賢文中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而當我們缺錢的時候,很多當初的好友,摯愛,甚至親人都會關係逐漸疏遠,有些情感的小船,真的會說翻就翻。人情冷暖,無需指責人性的不堪,拜高踩低在所難免。

所以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探討什麼所謂生活純粹的享受,你要知道,成年人的體面,其實都是錢給的。

《歡樂頌》中,樊勝美父親因病住院,急需十萬塊錢手術費,那聲嘶力竭卑微到處乞討的模樣,之所以讓人心酸,何嘗不是聯想到實際生活中自己的無力感。

或許你會說錢,它買的來笑臉,買不到真心,買的來藥物,買不到健康,可如果沒有錢,在生病的時候連購買藥物的能力都沒有,纔是最大的悲哀,因此也許並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寸步難行的。也許無法幫助我們徹底擺脫黑暗和命運的糾纏,但至少,它讓每個人保住自尊和體面。

當褪去光環,走上街頭的瞬間,那是向人生的妥協,接納命運的表現,而我們更需要的是不斷的向前,全力以赴爭取過上更好的生活,只要不放棄,雖然眼前拮据,可崛起的變化,可能就在明天。

所以,趁着歲月尚早,趁着時光未老,趁着我們都還有精力與時間,努力賺錢,認真生活,爲自己和家人創造更美好的空間。

成年人的生活里根本沒有容易二字,我們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容不下懈怠,學習自我解壓,嘗試變換思維和心態,因爲跌倒後只有靠自己不斷的爬起繼續向前,纔有機會改變自己的人生,駕馭自己的生活。不要去輕易講述自己的委屈和無助,因爲這個世界上,雪中送炭的不多,可落井下石的卻並不少。#人生感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