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原油期價“跌倒” 航空板塊迎利好

□本報記者 馬爽 張利靜 

能化期貨遭遇拋售潮

截至10月30日,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上週下跌約9%,重回40美元/桶下方。國內原油期貨價格跌幅更甚,上週原油期貨主力合約跌幅超過15%。

原油“近親”能化品種紛紛跟跌。文華財經數據顯示,上週以來,燃料油、LU、瀝青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分別下跌13%、12%、8%,均創出階段新低。29日國內期市夜盤交易時段,原油期貨主力合約一度跌停,創下2018年3月底該合約上市以來新低。

今年3月原油市場拋售行情歷歷在目,轉眼再度上演。卓創資訊原油分析師朱光明表示,此次原油價格重挫與3月大跌的原因截然不同。

他表示,一方面市場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演變態度淡定,加之對疫苗抱有希望,市場表現相對理性;另一方面,3月原油市場價格戰是重大利空,而現在沙特減產託市,供應端情況不同,並且沙特也不會放任油價繼續大跌。“3月走勢只是短時深跌,此次可能是基於需求疲軟的緩慢下跌,不過美國原油價格在35美元/桶附近有較強支撐,進一步下跌空間有限。”

航空業回暖概率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航空航運業今年遭遇“滑鐵盧”,但油價大跌讓其大大“喘了一口氣”,加之人民幣升值,近期市場上不斷出現看多國內航空股的研究報告。

西部證券研究報告顯示,上半年航空板塊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爲1163.39億元,同比下降53.56%;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合計虧損377.66億元,同比下降536.07%。雖然上半年航空公司營收、淨利潤承壓,但油價大跌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航空公司成本壓力。

資料顯示,燃料支出是物流企業運營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航空運輸中,成本比例在30%-35%之間,高者接近40%;海運方面,燃油成本佔綜合成本的45%-55%。

由於國內航空公司通常存在大量美元帶息負債,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爲航空公司利潤好轉提供了支撐。

“航空板塊歷來是受匯率影響最大的板塊之一,主要是因爲航空公司存在美元負債的淨敞口。基於會計謹慎性原則,航空公司需要定期計算美元負債的價值,並將變動幅度計入財務費用中的匯兌損益。從本質上看,匯率對航空公司的業績影響是非現金的,但由於航空公司利潤率較低,匯率波動往往會導致航空公司短期業績波動加劇。”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楊鑫分析。

“當前是航空板塊盈利和預期的低點,國內航空需求持續恢復疊加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等利好,三季度航空公司盈利有望向好。”楊鑫表示。

低油價難以持續

油價低迷的日子或許不會持續太久。回顧本輪國際油價下跌,美爾雅期貨能化分析師黎磊表示,利比亞復產是導火索,歐洲多國‘封城’是壓死油價的“最後一根稻草”。

10月23日,利比亞各方簽署停火協議,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計劃4周內將原油產量從50萬桶/日提高至100萬桶/日,在全球原油供需緊平衡格局下,利比亞增產增加了全球原油庫存壓力,成爲本週油價下跌的導火索。

10月29日,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法國、德國採取新的封鎖措施直接讓原油需求復甦陷入停滯狀態,市場恐慌情緒再次蔓延,油價跌破震盪區間下沿,形成下跌趨勢。

但反轉或許已經不遠。黎磊分析,11月法國和德國採取封鎖措施打破了原油市場的平衡,此前預計四季度原油將供不應求,但受歐美國家疫情衝擊,11月原油市場可能轉變爲短期過剩狀態,油價岌岌可危,預計會持續下跌。但各國應對新冠肺炎病毒的防疫手段不斷成熟。預計到12月,歐洲國家放鬆封鎖措施,經濟恢復活力,原油需求逐步恢復,油價將獲得反轉動能。

市場普遍預期,11月30日至12月1日歐佩克+部長級減產會議將召開,11月油價大跌將促使產油國採取措施“拯救”油價。

“對於今年12月及2021年油價,我們是看多的。”黎磊表示。

原油期價帶頭“跌倒”,“近親”品種近日陰霾密佈。10月30日,國內原油系期貨大跌,多品種價格上週下跌超過10%。

分析人士稱,航空運輸行業的成本將隨油價大跌而下降,尤其是在人民幣升值背景下,航空股有望迎來佈局機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