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授銜時,很多將軍都很謙虛,不願意授高銜,說“相比那些早早犧牲的戰友,我已經夠幸運的了,授不授銜,授什麼銜,還有什麼好爭取的”。是的!相比那些犧牲的前輩,他們無疑是幸運的了,但他們的功績依舊能擔此殊榮。

今天介紹的這位就是一位戰功赫赫,卻早早犧牲的猛將,他就是吳焜將軍。

吳焜

吳焜出生於1909年的四川萬縣,一個貧困的僱農家庭,1926年因家境貧寒,去了軍閥楊森部當兵喫糧。在軍閥部隊的幾年,對吳焜來說可謂飽受煎熬,看着軍閥爲了搶地盤大打出手,最後遭殃的還是普通老百姓,見過太多的家破人亡。

1930年,決心爲窮苦大衆打仗的吳焜,帶着槍參加了王維舟領導的四川工農紅軍第一路游擊隊,值得一說的是,那個時候的紅軍非常的窮,很多戰士連槍都沒有,所以才特意說下他是帶槍入軍的。

吳焜在紅軍中屢立戰功,參加了川陝蘇區的反“六路圍攻”,還參加了長征,長征途中更是大放異彩,作戰非常勇猛,六次負傷,1936年因功升任紅六軍團第17師50團團長。

楊瑞年

1937年初,吳焜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抗日戰爭爆發後,吳焜被調往南方新四軍部擔任團長,在赴任的路上,他結識了楊瑞年。吳焜因發燒在船上嘔吐不止,楊瑞年對於他這樣的參加過長征的戰士非常欽佩,所以照顧的無微不至。

到達南昌後,吳焜爲了感謝,便約楊瑞年同遊南昌百花洲,兩人的交往可謂是天真無邪的,但卻被上層視爲觸碰了高壓線。吳焜被項英叫去狠狠地批了一頓,原本當團長的,結果被降爲副團長。

吳焜出任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副團長,而團長就是葉飛,後來的開國上將。當然吳焜並沒有什麼不滿,而是積極的協助葉飛,兩人配合得也非常默契,屢立戰功。

新四軍戰士

1938年,葉飛和吳焜率部東進,在金壇、鎮江等地進行了一系列戰鬥,戰鬥中,吳焜身先士卒勇猛異常,立下赫赫戰功。1939年,第六團與江南抗日義勇軍第三路會合,成立江南抗日義勇軍總指揮部,吳焜任副指揮兼第二路司令員。

吳焜上任後立即率部四處出擊,掃蕩僞匪據點,在率部回師的時候,與下鄉掃蕩的日軍不期而遇,他沒有慌亂,而是指揮部隊沉着應戰,戰鬥一直持續到下午,日軍不敵倉皇逃回據點。此戰,擊斃日軍三十多人,其中還有一位日軍大佐,極大地鼓舞了軍民的抗日熱情和必勝的信念。

吳焜南征北戰在江南創下了偌大的名號,“吳老虎”的威名不脛而走。

紀念碑

1939年9月,吳焜率部與日軍激戰,勝利回師時,遭到戴笠麾下忠義救國軍的突然襲擊,激戰中,他頭部中彈,壯烈犧牲。

吳焜犧牲後,戰士們全部失聲痛哭,爲了失去這樣以爲指揮員而悲痛。其實吳焜剛來新四軍的時候,和戰士們相處得並不愉快,他是四川人,又是八路軍調來的,再加上他對犯錯的戰士批評非常嚴厲。

但這種情況很快被轉變,吳焜在訓中處處以身作則,戰鬥中指揮靈活,先有喫苦在前,又有立功在後,所以很快取得戰士們的擁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