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很多能力還需要跟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緊密耦合來實現,需要協同開發。5G商用意味着新一輪技術創新的開始。

貝殼財經原創出品

記者 許諾

編輯 徐超 嶽彩周

10月31日5G正式商用一週年。從網絡規模和連接數量上來看,中國5G的發展正領跑全球。

“5G商用方面,我國累計開通5G基站69萬個,連接用戶數超過1.6億,均處於全球領先位置。”10月26日,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在一場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4G之前,中國都是後發國家,5G的領跑在讓不少人感到揚眉吐氣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人的擔憂,5G龐大的投入,遲遲未現身的里程碑應用,尚不明晰的商業模式,會不會影響5G的發展?

在衆人關注的基站數和手機銷量之外,還有更多的變化正在悄然發生着。劉烈宏在發佈會上透露的另一個數據是,行業應用的5G基站數量已經超過3.2萬個,已經湧現出數據採集和感知、高清視頻、機器視覺、精準遠程操控、現場輔助、數字孿生等六類典型應用場景。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探訪的多個“5G+”應用場景,已經在行業頭部企業中鋪開。

5G商用一週年,進展有目共睹。如果說5G的個人應用正在衆目睽睽之下“明修棧道”的話,那麼旨在改造千行百業的行業應用,則顯然是在“暗度陳倉”。

01

5G智慧碼頭每年節約成本近3000萬

降本增效作用正在悄然顯現

大型吊裝機械前後緩緩移動着,將動輒六七十噸重的集裝箱放置在無人駕駛的自動導引運輸車上。運輸車按照系統規劃的路線有序行駛,遇到障礙物後,還會自動避讓。這一幕,發生在廈門港遠海碼頭上。這裏是中國移動與中遠集團聯合打造的5G智慧港口。

廈門港5G智慧碼頭(許諾 攝)

廈門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合作雙方利用5G+能力,結合智能駕駛、AI等新技術能力,將包括岸邊裝卸、平面運輸、場內堆疊等港口貨運業務流程進行智能化乃至無人化的改造,預計實現5G自動化配置後,每年可爲碼頭節約人力成本近3000萬元。

無人駕駛在社會道路上還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難題,但是在港口內部這樣的封閉空間內,問題一下子簡單了許多。像港口這樣的社會基礎設施效率的提高,也將對整個社會生產的效率提升帶來潛移默化的作用。“僅僅是在中遠集團旗下,就有四十多個碼頭需要進行類似的改造的,那全國有多少,全世界又有多少?所以5G對產業賦能的潛力是非常巨大的。”廈門移動副總經理張健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在行業應用領域,大家都是理智購買,只有給企業帶來明顯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或者其他附加的好處,企業纔會有投資和付費的積極性。”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現在行業對於5G還是比較積極的,不僅僅是運營商在積極推動,包括華爲、阿里、騰訊、聯想、富士康等等這些科技企業,還有各行各業的頭部企業,大家都在朝這個方向做,都害怕自己會掉隊。”

在山東濟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看到,5G網絡正在生產領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浪潮集團運營商事業本部總經理助理武玉剛在接受包括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內的多家媒體採訪時表示,通過在服務器生產工廠搭建的5G+邊緣計算的新型ICT基礎設施,工廠的柔性化生產能力得到大大提高,資源利用率提升約62.4%,產能提升9.8%,產品下線一次合格率提升0.8%,平均庫齡減少一個月。

02

“5G+工業互聯網”覆蓋行業日趨廣泛

疊加倍增效應正在顯現

在浪潮的服務器工廠中,據瞭解,5G網絡的覆蓋解決了AGV小車、叉車跨區域運輸的網絡切換問題,整體運輸能力較以往提升約2-3倍。5G+機械臂通過邊緣計算及高清視頻監控,根據不同服務器型號和用戶需求,實現視頻智能識別和動態適配。在600平米的熟化車間內,連接5G信號的巡檢機器人能夠完全替代人力巡檢,而且讓整個車間巡檢一次週期從6個小時縮短至2個小時。

浪潮工作人員展示5G智能巡檢機器人後臺(許諾 攝)

這些應用場景正如劉烈宏在新聞發佈會上所說的,商用一年來,領先企業推進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範圍也正在向生產製造核心環節不斷延伸,“5G+工業互聯網”覆蓋的行業領域日趨廣泛,疊加倍增效應正在顯現。

武玉剛在接受採訪時還強調了邊緣計算在5G智慧工廠中的作用。他指出,通過邊緣計算,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數據不需要傳送到核心網,而是在本地的雲中進行存儲和計算,數據不出園區,大大提高了工廠數據的安全性。此外,省掉了本地與核心網的數據傳輸,也可以實現更低的時延,對於機器的控制和調整也可以更加靈敏。

一位地方運營商負責人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企業對於數據不出園區的要求非常強烈,這是他們在推廣5G之初始料未及的。而邊緣計算等技術的應用,也確實解決了企業這方面的需求。“在企業面前,我們還是學生,相比於他們的行業認知,我們幾乎是一無所知。”

該負責人表示,5G在行業中的應用,還有兩個挑戰,一是產出的效益能否覆蓋5G等技術落地的投入,另一方面,是5G解決方案,能否帶來比傳統電氣化解決方案更好的效果,更低的成本。此外,運營商和科技企業還會拉着傳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做“產業聯盟”,利益共享。“如果拋開傳統方案提供商完全提出一套新方案的話,他們就會寧可虧本也要跟你的方案競爭,這就會不利於新事物的發展。”該負責人表示。

03

5G新機發布節奏放緩

消費市場滲透率提升面臨難題

李冰(化名)是華爲旗下線上品牌榮耀在北京的電商營銷工作人員,已經有幾年的工作經驗。往年的“雙11”,各家手機廠商都會趕在這個每年最大的促銷季前發佈新機,公佈優惠補貼方案,爭奪“雙11 ”各個平臺上的“銷冠”寶座。但是他明顯感覺到,今年“雙11”的通信板塊氣氛沒有往年熱鬧。

工信部下屬的中國信通院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累計爲2.26億部,同比下降了多達21.5%。而5G手機的出貨量雖然從6月開始連續四個月佔比超過市場總量的60%,但伴隨着大盤在4月的出貨高峯後迅速走軟,在出貨量絕對值上,也從六月份開始,進入波動下行區間。

圖片來源:中國信通院

“今年的疫情對於很多行業都有衝擊,錢不好掙了,在手機消費方面的表現就是換機週期在拉長。”李冰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另一方面,由於衆所周知的原因,華爲和榮耀今年在市場上動作不大,那麼其他廠商也就不需要大張旗鼓地搞促銷,就按照既有的節奏賣就行了。”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也注意到,相比於上半年各家紛紛發佈5G新機,下半年的新機發布節奏明顯慢了下來,“雙11”前夕,除了蘋果和華爲的例行發佈外,榮耀、小米、OV等廠商幾乎沒有重要的新機型面市。而好消息則是,到了今年下半年,5G手機的最低價格已經來到千元以下,這大大超出了去年5G剛剛商用時市場的主流預期。

不過,動輒百元每月的5G套餐,在手機用戶消費意願下滑之時,滲透率的進一步提高可能也會面臨困難。三大運營商公佈的前三季度經營數據顯示,中國移動的5G套餐用戶已經達到1.14億戶,而中國電信的5G套餐用戶也達到了6480萬戶。

然而,在5G套餐用戶比例迅速提高的同時,這兩家運營商的ARPU(用戶月均收入)卻仍處於下降之中——儘管兩家公司都強調,降幅正在縮窄。業內人士認爲,這是由於目前轉到5G套餐的用戶往往在4G時期套餐資費水平就較高,轉爲5G後,由於5G的單位流量資費更低了,因此這部分對ARPU的貢獻可能不增反降。

04

成本和應用問題存在擔憂

行業內對5G的信心仍是主流

“最近越來越忙,經常加班,產品迭代很快。”齊明(化名)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他是國內一家通信設備公司的工程師。今年2月份,在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他還是與團隊一起飛到了廣州,參加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一起進行的5G集中採購招標。“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產品落地交付,馬上電信聯通又要開始第三期招標了。”

5G網絡快速鋪開,而運營商在商業上尚未看到收回回報的契機,這在行業內外看來,並不是祕密。

儘管外界有質疑,但在行業內,對於5G的信心仍然是主流。10月中旬舉辦的2020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PT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通信專家鄔賀銓在演講中,就對種種問題進行了“隔空回應”。他指出,5G技術的成熟度符合移動通信產業發展規律,而5G新業態的培育就像前幾代技術一樣,是需要時間的。與此同時,在5G建設週期內,基站成本會下降很快。“我們有理由相信,5G的很多新業態會在幾年以後出現,應該是現在我們還想象不到的業態。”鄔賀銓表示。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通信專家鄔賀銓(PT展主辦方供圖)

中國在5G上的領跑,在鄔賀銓看來也有特殊的意義。“1G時,中國比國際最早商用晚了6年,2G晚了3年,3G晚了6年,4G晚了3年,5G是同步的。過去我們前幾代都是晚了發達國家好幾年以後纔開始商用,而且基本都是用國外產品,到了3G開始有部分國產的品牌,4G以來一直有很大的改進。“鄔賀銓在演講中指出,“可以說,前幾代我們是少了試錯的風險,因爲人家走在前邊了。不過由於晚於發達國家商用,我們不僅付出了市場的代價,也不得不承受因自有專利滯後而增加的產品成本,產業鏈失去了領先的機會。”

“移動通信是在網絡能力具備之後才催生出新業態。2G、3G、4G等前幾代移動通信比較突出的一些業態,都是商用一段時間後出現的,有些是一年,有些甚至是幾年以後,像微信是在中國3G商用4年以後纔出來的。”鄔賀銓在演講中表示,對於應用生態的成熟不能過於焦慮,5G新業態的培育需要時間,但是有理由相信很多新業態都將會出現。

05

應用培育環境已較爲成熟

適度超前建設仍是政策方針

北京時間10月14日凌晨,在比國內廠商晚了近一年半後,蘋果也發佈了其第一代5G手機iPhone 12系列,全部四款新機都支持5G。發佈會上,蘋果還專門請來了美國運營商Verizon的CEO爲蘋果5G站臺。儘管對於5G的好處,現在能聊得上來的還只有上傳速度下載更快,但是這對於敏感的業內人士來說,依然意味着極大的可能性。

發佈會後不久,一位省級運營商負責人與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交談時,主動談到了蘋果新推出的Apple ProRAW格式照片和10 bit杜比視界視頻功能。他指出,這些高精度、大信息容量的音視頻內容,對於網絡的要求很高,在此類應用大量普及之際,對於5G網絡的需求也會大大提高。

李冰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5G在消費市場上的滲透,首先還是5G網絡的覆蓋要達到更高的水平,其次是全球疫情要得到充分的控制,出現疫苗大規模上市這樣的轉機,這樣能有效提高消費者的信心。最後就是5G套餐資費的下降,他認爲,5G套餐資費從包含的流量、通話時長等內容上看算不上貴,但是相對於大部分人常用的幾十塊錢的套餐,仍然還相對較高,如何促進4G用戶向5G轉化,資費還是其中很關鍵的一個問題。

參觀者在專業設備前駐足(PT展主辦方供圖)

而在政策層面上,今年PT展上,“堅持適度超前原則”“形成以建促用,以用促建的良性發展模式”等表述被主管部門反覆提及。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指出,要保持戰略定力,尊重技術演進規律、網絡建設規律、市場發展規律,全面加快5G應用創新步伐,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不難看出,技術演進、網絡建設和市場發展都是行業發展中已經充分考慮到的影響因素。

正如鄔賀銓在他那場演講中指出的,5G很多能力還需要跟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緊密耦合來實現,需要協同開發。5G很多新業態是在網絡具有一定規模以後纔有的,要加快這個進程,網絡能力需要更好地開放。“5G商用應該意味着新一輪技術創新的開始。”

讀者進羣

xjb_hicaijin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