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仁法師

有人問起:“師父,爲什麼有些人看來很善良,但是卻有體弱多病的果報呢?佛經中不是說殺生業纔會造成短命和多病的果報嗎?”

誠然,佛經中的確說過殺生會導致短命和多病的業報,但是造成體弱多病的前因卻不止殺生一種,還有其他九種。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是哪十種業會造成多病的果報。

北宋時期,從北印度來華的天息災大師,曾經翻譯過十八部共五十七卷佛經。

其中有一部經,名叫《分別善惡報應經》。

這部經中曾經說道:“復云何業獲報多病?有十種業。”

那是哪十種業呢?

第一種:自壞有情

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是指自己親自動手傷害其他的衆生,讓衆生受傷並感到痛苦不堪,而他自己心中快意。

第二種:勸他令壞

這種就是比較奸詐的作法了。

他自己不親自動手,而且在旁邊誘引勸導別人傷害衆生。

第三種:隨喜壞

這是指見到有人傷害其他衆生的時候,心生歡喜。

這就是爲何佛弟子要遠離那些暴力的節目或者電視直播的原因之一了。

這簡直就是天坑啊!有木有?

如果你覺得搏擊的雙方中有人打得漂亮,心中生起一念隨喜的念頭的話,恭喜你!你成功地中招了。

所以說,現在的娛樂節目那麼多,有那麼多的選擇,暴力地節目能不看就不看吧。

當然,你非要看,那也是你的自由,不是嗎?

第四種:讚歎壞

這和上面的情況的類似。

就是說,見到有人傷害衆生,口中或者心中生起讚歎之心,覺得打得好!恭喜你,又成功地入坑了。

第五種:不孝父母

這是說,不孝父母會招感多病的果報。一般人都是因爲父母纔來到這個世間,如果對父母不孝的話,那就是忘恩負義之人,怨念所積,身體能好纔怪呢。

說到這裏,想起曾經有人問道:“如果有些父母實在是不配爲人父母,那麼這樣的父母,還要孝順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要知道投生在這樣的家庭,是自己的業力使然,那既然是冤親相會,那解冤結是必須滴,如果宿世的冤仇不化解,那真是世世都因果相牽,那是很可怕的事情。

所以,無論面對怎樣的父母,孝順父母還是作爲子女應該做的,就當還債想,在今生償還宿世的怨債就好。

對於佛弟子來說,無論是任何人行惡,也不能阻擋你行善的腳步啊。

第六種:多結宿冤

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就是說,爲人處事要與人爲善,多成就他人,而不是阻礙他人行善。否則,在欺負或者傷害別人的時候,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快意,但是在當時就種下了仇恨的種子了。

縱使別人當世無法報復你,但是會變成宿世的冤家,成爲你人生中的阻礙。

俗話說:“千夫所指,無疾而終”,如果當宿世冤親債主的怨念達到一定程度的話,那這人身體能好纔怪呢。

所以,爲人處事還是要少結冤仇,多利樂成就他人。

第七種:毒心行藥

這是指用狠毒之心給人下毒藥,傷害他人的身體,損害他人的健康。

當然,如果是醫生,必須用藥以毒攻毒,那是不算的,因爲醫者父母心,如果以仁心,希望病患早日痊癒,而又沒有其他的藥物可以替代毒藥治病的前提下,行毒藥治病,並且事後病人康復,這不算是以毒心行藥。

第八種:慳吝飲食

這包含了兩層意思:

一是,對於自己的飲食非常慳吝,不捨得喫對身體有益的食物,過度苛待自己的身體,而導致身體不適,失去健康的身體。

二是,對別人的飲食慳吝,生怕別人喫多了一口,而且總是用粗惡的飲食去佈施他人。

有人也許會問:對自己慳吝導致身體不健康可以理解,爲什麼對別人慳吝也會造成多病的果報呢?

佛經中說:飲食可以益姿容,衆生因爲得到飲食而增益身體,而如果對衆生的飲食慳吝的話,會讓衆生的身體受損,正是因爲讓其他衆生造成身體上的傷損的原因,所以才就會造成多病的果報。

第九種:輕慢聖賢

這是說,如果有人輕慢聖賢的話,就會阻擋更多的人聽受聖賢的教誨從中得到利益,讓他們無法得到身心的安樂,所以會招感多病的果報。

第十種:毀謗師法

這點和上一點類似。

如果有人對佛法或者法師橫加毀謗,讓其他人對佛法失去信心,那就會讓衆生失去聽聞佛法,得到身心安樂的機會,由此也會造成多病的果報。

關於經中說會造成多病的十種原因,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裏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