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人爱它铁马冰河的金陵之梦,也有人爱它热气氤氲的市井琐碎。城市的坚韧外表下,“食”,似乎永远是它饱满滚烫的灵魂所在。

一个不知道算不算冷知识的冷知识:南京小吃,也就是金陵小吃,位列中国四大小吃之首。

南京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且风味独特。有的屡次亮相央视,有的藏匿于街头巷尾,烤鸭、鸭血粉丝汤、馄饨、锅贴、汤包、糖芋苗……共同组成了独特的南京美食地图。

纵使时光流逝,那熟悉的味道却一直未曾改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地道南京味

01

久负盛名

起源于六朝的金陵小吃,至明清时期便已经小有名气。《儒林外史》、《红楼梦》等著作中,常常出现它们的身影。

“传杯换盏,吃到午后,杜慎卿叫取点心来,便是猪油饺饵、鸭子肉包烧麦、鹅油酥、软香糕,每样一盘拿上来。”——《儒林外史》

每每读至此,味蕾总是要翻腾一番!

从清代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记载了中国最早出现的四大小吃群(南京夫子庙秦淮小吃、上海城隍庙小吃、苏州玄妙观小吃、长沙火宫殿小吃),巩固了金陵小吃的地位。

再到今天,夫子庙秦淮河一带的小吃逐渐形成了自己成熟的体系,“秦淮八绝”久负盛名,金陵小吃的“恩正”、“莱斯”足以窥见一斑。

“秦淮八绝”:

第一绝:永和园的黄桥烧饼和开洋干丝

第二绝:蒋友记的牛肉汤和牛肉锅贴

第三绝:六凤居的豆腐涝和葱油饼

第四绝: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和麻油素干丝

第五绝:奇芳阁的什锦菜包和鸡丝浇面

第六绝:莲湖糕团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

第七绝:瞻园面馆的熏鱼银丝面和薄皮薄皮包饺

第八绝:魁光阁的五香豆和五香蛋

来自秦淮河畔7家酒楼的16道小吃,干湿搭配,咸甜相宜。

温润的汤汁入喉,再来一口扎实鲜香的面点,各种滋味在口腔缠绵糅合,成就了金陵小吃的独特风味。

02

金陵味道

如今,金陵小吃早已不再局限于夫子庙一带,整座城市的街头巷尾都有它们的身影。

南京烤鸭

“今儿不想做饭咯,zan个鸭子去。”

“家里来客人了,快zan个鸭子去。”

……

“日啖一盘金陵鸭,不辞长作鸭都人。”都说南京人的胃有一半是留给鸭子的,烤鸭早已成为了南京的美食名片。

刚出炉的烤鸭油润诱人,师傅麻利地手起刀落,将烤鸭切成块整齐码好。

外皮酥脆,鸭肉或精瘦紧实,或肥而不腻,再配上各家鸭子店秘制的红卤,一场舌尖盛宴就此开启。

除了烤鸭,还有盐水鸭、酱鸭、卤鸭头、鸭血汤……吃鸭子,我们南京人可是认真的!

汤包

对于南京人来说,汤包并不只是简单的小点心,它是一顿炽热滚烫的早餐,是活力一天的开始~

薄透的面皮裹上紧实的肉馅,收口朝下倒扣在蒸屉上,片刻而已,便热气萦绕,鲜美充斥着整条巷子。

“老板,一笼汤包在这块吃!”

热腾腾的汤包上桌,半透的皮儿兜着盈盈欲滴的汁水,味蕾瞬间被激活。

一口吮掉汤汁,再连皮带馅儿蘸上老陈醋,喉舌之欲在这一口鲜香中得到了大满足!

桂花糖芋苗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秋天一到,南京城四处都飘着清甜的桂花香,这个时候来上一碗桂花糖芋苗那是最好不过了。

将桂花摘下用糖腌制成“桂浆”,再煮上酥软爽口的芋艿,甜的甜,糯的糯,轻抿一口,唇齿间花香四溢。

旧时的南京城中,常有摊贩在街头巷尾叫卖着糖芋苗,一口大锅被支起,咕嘟咕嘟地翻滚着酱红色的汤汁。

大人小孩们都带着碗在摊子前等着,仿佛一整个季节的温暖都在这口大锅里了。

如今这些叫卖早已成为老南京人心中的回忆,但桂花糖芋苗的甜蜜暖乎,仍在温暖着一代又一代南京人。

锅贴

作为“秦淮八绝”之一,锅贴在南京人心中的地位绝不可小觑。

早晚饭时间,随便走进路边的一家锅贴馆子,至少都得等个半刻钟才能吃上。

只见师傅将刚包好的锅贴沿着大圆平底锅整整齐齐排列好,金黄透亮的菜籽油一浇,锅贴立刻就被裹上了好看的颜色。

盖上锅盖,升旺火,不时地旋转大锅,不一会儿,便能听见锅内的热油滋滋作响。

师傅挥起铲子上下铲动,沸腾的油花滋润着每一只锅贴,等着的食客们早已按捺不住了!

皮香!肉嫩!多汁!南京人钟爱的锅贴独具风味!

趁热小心地咬下一口,肉汁的油润与外皮的酥脆糅合碰撞,再佐以陈醋或者馆子秘制的辣油,那鲜美的滋味儿,一口入魂!

对于南京人来说,生活就是这烟火氤氲中的美食,朴实无华却也活色生香。

咸甜相宜,干湿兼备的金陵小吃,更像南京这座城一样,处处可见开放、包容。

“秦淮缓缓流,盘古到如今。”

自六朝流传发展至今的金陵小吃数不胜数,分散在南京城大街小巷的各种馆子,让南京城“食”的血液一直滚烫地流动着……

图自 | 南京小资生活、硬腿子、南京吃货、南京攻略

编辑 | 波二、可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