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水調研·挖掘上市公司價值,揭開資本市場真相

撰稿|渾水研究院市值研究中心|李肖

10月29日晚,蘇州銀行發佈三季報,作爲江蘇第9家上市銀行,也是蘇州本土唯一具備法人資格的城商行,進入A股才一年蘇州銀行繼續保持着衝勁,資產和負債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在前三季度各項監管指標的完成度上,不良率降至1.46%,撥備覆蓋率驟提53個百分點至277.23%,展現出了良好的執行力和控制力。

利息淨收入增幅超20%

如果從現代信用貨幣體系的底層邏輯來看,有一句通俗的說法是,經營一家商業銀行最基本特質是資產負債管理。

截至9月末,蘇州銀行資產總額3866.42億元,較年初增加431.70億元,增幅12.57%;負債總額3560.04億元,較年初增加414.85億元,增幅13.19%;

此外,貸款本金餘額1843.30億元,較年初增加239.12億元,增幅14.91%;存款本金餘額2449.56億元,較年初增加283.62億元,增幅13.09%;存貸比75.25%,較年初上升1.19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前三季度,蘇州銀行實現利息淨收入54.33億元,同比增長9.99億元,增幅22.51%;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9.69億元,同比增長0.95億元,增幅10.90%;

也因此,前三季度,蘇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79.17億元,同比增長7.96億元,增幅11.19%;實現歸母淨利潤21.02億元,同比增長0.45億元,增幅2.17%。

截至前三季度,營收增長率在A股37家上市銀行中排名第11,在江蘇同業中僅次於江蘇銀行和無錫銀行,歸母淨利潤增幅也同樣位於全國第11位。

風控紮實,客戶集中度控制優秀

監管指標方面,截至9月末,蘇州銀行不良貸款率1.46%,較年初下降0.07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77.23%,較年初提升53.16個百分點;兩項指標均實現連續兩年向好發展。

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1.28%,一級資本充足率11.32%,資本充足率14.27%;流動性比例60.30%,流動性覆蓋率132.80%。各項指標符合監管要求,處於穩健合理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三季度末,蘇州銀行最大十家客戶貸款比率爲11.81%,該項指標體現了銀行業貸款客戶的集中度,數值過高,會對銀行形成一定的風險隱患。而蘇州銀行該項指標朝着遠離監管紅線的方向進一步壓降,風險控制工作十分優秀。

在目前37家上市銀行中有9家公佈了該項數據,蘇州銀行在榜單中位列第二名。僅次於江蘇銀行的11.78%。省內對比來看,江陰銀行的最大十家客戶貸款比率爲28.32%。

此外,貸款分類結果是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的直接反映,也是評價商業銀行信貸經營管理水平高低和客觀反映銀行經營成果的重要依據。

可以看到,本期末,蘇州銀行的正常、關注、次級類貸款均較年初實現不同程度的進步。說明了蘇州銀行的資產質量在進一步好轉。

“小美好”銀行是如何煉成的?

儘管蘇州銀行資產規模和業績體量並不是很大,步入資本市場的資歷也“尚淺”。但對於早在成立之初便踐行“以小爲美、以民唯美”理念蘇州銀行來說,他們懂得行穩以致遠的道理。

而追求穩定的不二法門便是消除風險,這一點對於將風控視爲生命線的商業銀行來說尤爲重要。

蘇州銀行2019年報中曾提到,堅持風控爲先,堅定不移強化內控合規、廉潔自律,狠抓全面風險管理,積極推進數字化風控。

近年來,以金融科技,以人工智能、雲計算等科技手段爲金融賦能,提高風控精準性,將傳統的風控方式轉向智能風控,正逐年成爲行業共識。

今年 7 月,銀保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通過管理辦法的施行,基於互聯網的智能風控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2019年上市前後,蘇州銀行便設立了大數據管理部,加強基礎數據清理、規範與應用。蘇州銀行先後運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等先進金融科技技術,逐步構建了覆蓋貸前、貸中、貸後全鏈條的智能化風控體系。

蘇州銀行還建立了信貸風險黃色、橙色、紅色三類預警信號的大數據信貸風險預警體系,能夠做到計算機自動推送和人工識別預警信號相結合,通過線上快速審覈風險預警,及早提出風險防範和化解措施。

蘇州銀行不單純追求規模大行,保持戰略定力,鞏固核心競爭力,始終在選定領域內專注專業經營,利用科技引領防好風控線,守住了自己的“小美好”,也服務了社會“大美好”。

(草媒公社成員自媒體,原創內容轉載引用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