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視頻上看這樣一段話,我是男孩子,留長頭髮,他們都說我是,開始疏遠我,我不抽菸,不喝酒,不泡吧和蹦迪。喜歡看電影寫作,畫畫、拍照,喜歡穿漂亮的衣服,他們都說我是個另類。因爲這些和班裏的男生都不一樣,爲了融入大家,我開始打我不喜歡打的籃球,踢我不愛踢的足球,玩當下最潮流的遊戲。我剪掉了長髮,我以爲我會很開心,可自己越來越不快樂,後來我把討好別人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白天學習,夜晚看電影和寫作。爲什麼要活着自己給別人看呢,坦然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吧。

很多神經症患者,最大的難題就是和別人相處。畢竟多數人是平庸的,會沉浸在喫喝玩樂。對於神經症患者來說,這是浪費時間。這太幼稚了,怎麼能玩這麼簡單的遊戲?我的同學,我的朋友爲什麼如此膚淺?所以他不想融入這樣的圈子,所以並不存在誰對誰錯的問題。

下面針對神經症患者幾個困惑問題,分析一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一、只想要朋友給我帶來的快樂,恐懼朋友給我帶來麻煩

在我做心理諮詢中,很多神經症患者或者精神疾病患者,他們最大的難題就是不會交朋友。他們內心特別想交朋友,更多的時候他們會把朋友理想化。我真心對朋友,朋友就會真心對我。可現實生活中卻不是這樣,無論你怎麼樣付出,有的人會在乎,有的人會不在乎。

對於一些不敏感的人來說,被朋友出賣是痛苦的,但是並不會阻擋他以後繼續交朋友。可是對於一些敏感的人來說,我爲朋友付出那麼多,現在他出賣我。這個痛苦在這裏就是一個創傷,因爲他從此不再信任別的朋友。走進朋友,朋友會傷害我。我不走進別人,至少不會得到傷害。

還有一種

情況,很多人交朋友都是想朋友,能給我帶來快樂,或者說能給我帶來利益。可當真正朋友來的時候,朋友也給我們帶來了麻煩,甚至會帶來一些痛苦和拖累。一個人找朋友的目的是想找一個靠山,自己從此依賴這個朋友。可當看到朋友也是軟弱的時候,甚至比自己更脆弱的時候,那麼他對朋友的概念就崩塌了。

二、害怕別人走進自己,那樣自己就不能再僞裝了,這是自己害怕的。

在我這裏諮詢有很多優秀的學生,甚至還有很多上班的人。他們在學校總是特別懂事,學習優秀。可是他們在家裏做的是完全相反的,懶散拖拉,在家裏大聲發脾氣,大喊大叫,摔東西。有的女孩子整夜不回家,在外面打遊戲,交往不同的男朋友。這個不是簡單的單一現象,很多優秀的人會出現這種情況。

這讓我們看到完全分裂的一個人,在外面表現極度完美,在家裏面表現極度醜陋。所以他們害怕朋友,害怕別人走進自己的生活,因爲自己在外面那麼完美,把自己塑造的神一般的存在。可是自己真實的樣子會把別人嚇到,所以他不允許別人走進自己。越是表現完美的人,終究會把自己不完美全部呈現出來。因爲你壓抑的,你不接受的,都會進入潛意識。

無論你怎麼樣控制自己,即使把自己控制成強迫症,哪些行爲都會顯現出來。你面對的和接納的就會消失,你不面對的和不接納的終究會變成你的一部分。所以一個人一定要表現自己的真實,否則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因爲你知道自己在僞裝,你知道自己有多垃圾。你內心都發臭了,可你在外邊兒還僞裝自己是香甜的。這就是你累和痛苦的原因,因爲你需要面子需要虛僞,儘管你痛恨撒謊和虛僞的人。

三、我們是一個孤獨的靈魂,沒有人能理解我們,當然我們也很難理解別人

很多神經症患者來諮詢,他會說這樣的話。老師你能理解我嗎?你能知道我有多痛苦嗎?我們怎麼能理解一個抑鬱症患者呢?我們怎麼能做到感同身受呢?因爲痛在他身上,我們的任何的安慰的語言都是膚淺的。我會說雖然我不能理解你,至少我還能傾聽,我允許你此刻做真實的自己,我允許你釋放自己所有的情緒。

當有一個抑鬱症患者在釋放憤怒的時候,兩眼發直,整個臉都變形了,臉色發白,非常恐怖。當他釋放完之後,當天晚上就上了三次廁所,拉肚子,第二天他和我說,沒有人允許我釋放憤怒,我也從來沒有肆無忌憚的這樣釋放憤怒過,今天老師的敞開,給了我信心。否則我這麼做會給別人嚇到,當然我也不會這麼做,無論有什麼憤怒我都會控制。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說的是我們對同樣的事物理解都是不同的。朋友之間,愛人之間,母子之間,我們總會相互譴責,爲什麼你就不能理解我?實際上我們做不到真正的理解,一個遲鈍的人不理解一個人爲什麼那麼敏感,相反,一個敏感的人會覺得那個人爲什麼那麼遲鈍?一個大方的人怎麼也想不通一個人爲什麼那麼小心眼,斤斤計較。相反,一個小心眼的人會覺得那個人爲什麼要裝大方?爲什麼要打腫臉裝胖子。

我們儘管不能理解別人,但是我們要允許它的存在。我們不要去改變別人,我們允許他們做他們。我們也允許自己做自己,當我們能允許自己做自己的時候,我們就會肯定自己。我們就不需要別人的認同和肯定,不需要別人的讚美,不需要去討好別人。我們允許我們的共性存在,我們也要允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獨立性。

即使朋友,即使夫妻,即使母子他們的思想也不會完全相同,我們用允許代替理解。當我們知道沒有人能理解我們,當我們接受這個事實,當我們接受我們是孤獨的,我們就不會再抱怨,就不會再衝突,因爲理解是不存在的東西,是我們心中的理想化,所以纔會說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際催眠師,簽約作者,老師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