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廟二道巷古建民居曾是北梁棚戶區的一個縮影。三官廟古民居,是北梁棚戶區改造中,特地保留下來的一片具有傳統特色的建築羣。在這裏,昔日居住環境被保存下來:“鍋連炕”的老式房屋,密密麻麻、一環套一環的院子,兩人碰面側身才能通過的小巷子,坑坑窪窪的街道,千人共用的旱廁……

三官廟二道巷古建民居曾是北梁棚戶區的一個縮影。三官廟古民居,是北梁棚戶區改造中,特地保留下來的一片具有傳統特色的建築羣。在這裏,昔日居住環境被保存下來:“鍋連炕”的老式房屋,密密麻麻、一環套一環的院子,兩人碰面側身才能通過的小巷子,坑坑窪窪的街道,千人共用的旱廁……

三官廟二道巷古建民居曾是北梁棚戶區的一個縮影。三官廟古民居,是北梁棚戶區改造中,特地保留下來的一片具有傳統特色的建築羣。在這裏,昔日居住環境被保存下來:“鍋連炕”的老式房屋,密密麻麻、一環套一環的院子,兩人碰面側身才能通過的小巷子,坑坑窪窪的街道,千人共用的旱廁……

北梁新區是北梁棚戶區搬遷改造的居民集中安置區。轄區面積4.78平方公里,共16個項目,建設住宅32897套、總面積258萬平方米。

北梁新區安居社區位於北梁新區南五區,是北梁棚戶區搬遷改造工程實施以來爲服務北梁安置居民而新組建的社區。轄區面積0.46平方公里,共有三個小區。

今年56歲的康進平與58歲的老伴張萬福,於2016年9月搬進北梁新區安居社區。說起搬遷後的變化,康進平用了“翻天覆地”四個字。“搬遷以前,我們一家四代六口人住在60平方米的房子裏。居住環境是土房土路土牆,如廁難行路難住房難,每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燒火打碳倒污水。像我們這種三、四代人共居一室的情況非常普遍。現在兒女都各自成家,也在社區安了家,我和老伴兩個人就住90多平方米的房子。”康進平一邊介紹,一邊在泡菜缸前打涮自家醃製的酸菜。

今年58歲的張萬福退休後成爲北梁新區安居社區業主委員會成員,平日裏負責社區的環境衛生維護、鄰里關係調節等工作。張萬福說:“北梁拆遷改變了幾代人的生活習慣。隨着生活環境的改變,人的思想也在發生改變。現在的北梁人精神面貌變好了,騰出空餘時間來唱歌跳舞學習,精神生活更豐富了。”

現在的安置社區寬街綠地,整潔乾淨,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生活便利。

現在的安置社區寬街綠地,整潔乾淨,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生活便利。

北梁新區安置社區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生活便利。居民出門就有公園、文化主題廣場等戶外活動場所。

北梁新區安置社區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生活便利。居民出門就有公園、文化主題廣場等戶外活動場所。

北梁新區安居社區婦女創業園就業培訓基地,社區居民王鳳英(右)在製作蒙古娃娃。

北梁新區安居社區婦女創業園就業培訓基地,社區居民王鳳英(右)在製作蒙古娃娃。

北梁新區安居社區婦女創業園就業培訓基地,社區居民王鳳英(左)、田蕾在製作蒙古娃娃。爲解決北梁新區婦女就業問題,社區幹部組織居民參加技能培訓,學習製作蒙古娃娃、絲網花等手工藝品,進行網上銷售,帶動了社區300多名婦女依靠技藝實現居家靈活就業。

北梁新區安居社區堅持強基固本、協同推進,以居民需求爲導向,以“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爲出發點,打造環境優美、服務完善、功能齊全、文明祥和的社區。

社區服務中心內,李老師與社區居民共同探討中國傳統文化孝道。

2020年10月24日,由社區居民自發創作,自排自演的話劇《北梁人家》在北梁新區黨羣服務中心上演。社區黨羣服務中心設有爲民服務大廳、安居文化館、紅色驛站、社區網絡電視演播室、一站式服務大廳等功能區,力求打造成爲集黨性教育、文體活動、便民服務、辦公議事、黨建成果展示等功能於一體,有溫度、有特色、實用性強的黨羣服務中心,搭建幹羣的“連心橋”。

社區居民在遊戲室進行體育鍛煉。

社區居民在遊戲室進行體育鍛煉。

社區居民在遊戲室進行體育鍛煉。

社區居民在書畫室練習書法。社區服務中心設有圖書室、書畫室、文體活動室、健身室等全配套設施,爲北梁新區的居民享受豐富多彩的文化大餐提供平臺。<>

“變化簡直是翻天覆地。”在內蒙古包頭市北梁新區安居社區生活的康進平不禁感慨道。她和家人都是老北梁的居民,他們一家通過搬遷,徹底改變了生活質量。

北梁,曾一度是集中連片的棚戶區。一組數據記錄了昔日北梁的景象:在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4.7萬住戶、12.4萬居民,人均住宅面積不足15平方米,戶均住宅面積在25平方米以下的有2500多戶,其中90%以上的房屋是土木結構的危舊房。

2013年,北梁棚改工作全面展開。經多方合力攻堅,短短几年間,內蒙古最大的城市棚戶區所涉及的十多萬人全部圓了安居夢。

如今,站在北梁新區,幾十棟高樓拔地而起,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環境發生鉅變。從低窪平房到高樓林立,從破街陋巷到寬街綠地,一個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生活便利的安居社區,讓棚戶區居民住上了新房子、過上了好日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