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人類開車技術不行啊。

去年1月初,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Waymo開始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進行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試水,到現在爲止運行了1年零9個月了。

這段期間Waymo的表現究竟如何,外界一直不是很清楚,上一次有官方信息發佈還是去年底,Waymo透露"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運行滿一年,載客次數超過10萬次。"

最近,Waymo公佈了詳細的自動駕駛測試數據,我們終於對這個全球首例自動駕駛商業化案例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整體來說和國內的科技公司喜歡宣傳"xx公里安全測試無事故"不同,Waymo直截了當的告訴大家,我們出了幾十次事故,不過這些事故的責任不在我,還是路上的其他司機不給力。

從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Waymo在鳳凰城累積了610萬英里自動駕駛里程,約980萬公里,其中沒有安全員的全無人駕駛測試里程達到了6.5萬英里,約10萬公里。

在這900多萬公里的測試中,Waymo一共發生了18次真實事故,還有29次潛在事故(也就是在安全員的干涉下沒有發生事故,但是在實驗室數據還原後證實如果沒有人爲干涉,事故會發生)。

這總計47起事故中,都沒有危及到生命的,也就是沒有像Uber當年那樣發生致死事故。其中39起都是小剮蹭,只有8起略微嚴重,達到了安全氣囊彈出的程度。

而這8起嚴重事故(3起真實發生了,還有5起被安全員干涉而避免發生),責任都不在Waymo,而是其他人類司機。

在這8起嚴重事故中,Waymo都遇上了啥樣不靠譜的司機呢?聽上去也是挺讓人無語的,有車輛轉彎不減速、有車輛逆行、甚至有車輛闖紅燈的。

這麼看,Waymo的自動駕駛技術確實比人類司機強,如果是一個技術良好的司機行駛900多萬公里,那麼平均他會發生40-60起交通事故,其中大多數也是小剮蹭,有22-27起涉及保險理賠,12起需要報警,6起屬於嚴重車禍。

看上去,即便是在鳳凰城這種交通路況不復雜的地區,Waymo的駕駛水平也明顯比人類要好啊。

但是有三點我們不能忽視。在Waymo報告的事故中,有29起實際上沒有發生,因爲人類安全員判斷到了可能出現危險,及時干預了,但是機器沒有意識到潛在風險,而這些風險都是由於其他司機不遵守交通規則導致的。

問題就在於,人類是複雜動物,很多行爲不受法規控制,全世界都有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這些都是自動駕駛技術的天敵,因爲他們"無法預測",所以在處理不按規則出牌的狀況時,Waymo的能力較之於人類司機,還有很大的改進和提升空間。

第二點則是,許多小剮蹭,其實是Waymo自身導致的,比如遠遠看到黃燈就剎車了,後車被迫追尾,還是駕駛過程中看到可能潛在風險就突然剎車,也會讓後車被迫追尾,這些行爲更像那些剛拿到駕照的新手司機幹出來的事兒,開車太謹小慎微。

雖然從交通法規來看,被追尾不是Waymo的責任,可是無疑起因是它自己,所以Waymo的駕駛行爲與一個好司機相比,差距還是不小的。

最後一點則是關於測試環境,眼下的成績是Waymo在鳳凰城這種美國大郊區實現的,真正的挑戰應該來自紐約、洛杉磯這種大城市,這些地方纔是自動駕駛出租車真正有價值的應用場景,所以下一步,Waymo進軍繁華大都市的自動駕駛測試挑戰會更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