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明玉君 實習生 朱雅文

“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痛悔,也不因碌碌無爲而羞愧。”這句名言,“活動策劃執行夢之隊”公益項目負責人丁雯深表贊同。作爲創業者,她勤奮、努力且富有激情,在她看來,所謂的視障就如同自己在創業路上所遇到的困難一樣,以平常心面對並克服它,同樣可以將熱愛的事業進行到底,進而實現個人價值。

用汗水積累多崗位工作經驗,創立“活動策劃執行夢之隊”

學生時代,由於視障,丁雯遇到過不少麻煩:考試時需快速讀題才能按時做完試卷、無法和同桌合看同一本書……高中畢業後,她因爲視障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內心陷入了迷茫和焦慮。“職業介紹所的老師建議我通過殘聯的渠道試一試。”最終,經過多方助力,丁雯順利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在連鎖超市擔任文員。

正式踏上職業道路之後,丁雯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和極強的學習能力,一路從文員晉升到內審稽覈專員,最後成爲會計主任。“身邊領導和同事的包容給了我極大的信心和動力。讓我堅信: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不可能做到,只要願意努力就會出現奇蹟。”回首過往,丁雯心存感恩的這樣說到。

同時,在職業發展的過程中,丁雯逐漸意識到自身能力上的不足,不服輸的她開始一路“充電”,相繼考出了助理會計師、Java中級程序員、社會工作師、國際培訓師等各種證書。“爲了不被替代,提升個人競爭力,我唯有不斷奔跑。”

多年職場的打拼,讓丁雯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爲今後的創業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一次偶然的機會也讓公益的種子在她的心中落地生根。2007年,丁雯瞭解到當時盧灣區陽光職業康復援助基地正在進行籌辦工作。這是一家爲全類別殘障夥伴提供就業服務的機構,旨在幫助殘障者做好從校園到職場的技能和心理適應,丁雯聯想到自己剛出校園時對工作的極度渴望,心中不禁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於是便積極參與籌辦並開始運營。

2016年,渴望獨立做些事情的丁雯開始了第一次創業之旅,然而由於與合夥人地域差異的原因,首次創業並未成功。因爲這次的失敗,丁雯對自己進行了深度的自我解剖和分析,發現自己對公益活動的瞭解還不夠深入,便前往一些知名公益機構學習、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再次踏上創業征程,於2020年創立了‘活動策劃執行夢之隊’,並於7月份正式入駐上海市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創客201”。

提供細緻周到的專業服務,以平常心繼續“乘風破浪”

自入駐“創客201”後,團隊得到了來自上海市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及“創客201”專家老師的諸多創業扶持,如辦公工位的提供、大咖導師一對一的輔導,還有涉及品牌打造、新商業模式等專業課程,以及資源方面的對接服務。談起一路走來所獲得的指導與幫助,丁雯仍是難掩感激之情。

據丁雯描述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公司運營和業務拓展遇到了較大挑戰,但好在“創客201”通過資源對接和整合,幫助拓展業務,渡過了疫情所帶來的的挑戰和衝擊。與此同時,丁雯帶領團隊積極行動起來,嘗試拓展新的業務模式。

談及如何在同種業務類型項目中脫穎而出時,丁雯自信地表示,專業、高效與細緻是團隊獲得客戶青睞的法寶。對他們而言,集聚力量,發揮各自所長,爲客戶提供優質的活動服務,即是對團隊最大的鼓勵和褒獎,要用實力說話,贏得尊重。

丁雯深知,創業是艱難的,但是保持一顆平常心,凡事不去刻意追求結果,只要是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要盡力做到最好。因爲她始終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一路走來,丁雯非常感恩所擁有的一切,曾經自費爲白化病患者和重度視障夥伴舉辦沙龍,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回饋社會。談及未來規劃,她表示,將與各殘疾人服務中心開展深入合作,爲殘障夥伴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也將策劃舉辦各類殘障夥伴論壇,爲其搭建展示交流的平臺。

【創業心語】

創業之路,充滿荊棘。身爲殘疾人創業者,回應外界異樣目光的方式,就是靠實力來說話。唯有堅守初心、不懈努力,才能最終通往勝利的彼岸。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明玉君 實習生 朱雅文

編輯:梁文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