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200多個國家當中,至少佔到50%以上的國家,每逢重大節慶日,都有舉辦盛大閱兵式的傳統。一般通過閱兵儀式,可以充分展示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對他國起到很好的震懾目的,同時也讓本國民衆真切感受國力的強盛,引以爲豪、以此爲榮。一般在閱兵當天,都會吸引很多外國記者到場,對這個國家的閱兵式進行現場報道,特別是新式武器裝備,最受各國媒體的關注。

而對於閱兵的國家,爲了真實反映本國的實力,一般都會將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有針對性的向世人展示,達到震懾他國的作用。也正因爲如此,很多國家每次都不惜花費重金,也要舉辦一場聲勢浩大的閱兵儀式。爲達到預期效果,閱兵最好以實物爲主,只有這樣,纔不至於流於形式,或者給他國造成華而不實的印象,包括士兵手中的武器,理應也是荷槍實彈,可是從各國的閱兵式看,從來都不曾見到有士兵荷槍實彈參加閱兵的情況,那麼這是因何原因呢?39年前閱兵的慘痛教訓,讓很多國家不敢!

1981年10月,埃及爲慶祝“十月戰爭”勝利8週年,邀請了很多國家代表參加,準備舉辦一場真槍實彈的閱兵式,調動了能夠調動的武器裝備,士兵也都全部荷槍實彈,花費總計高達幾千萬元,這在當時已經算是天文數字了。

應當說,埃及在閱兵安全方面是花了一番心思的。爲保證閱兵安全,軍方專門在檢閱臺前構築了一堵齊肩高的矮牆,可以從正面擋住任何企圖衝到總統身邊的人。在閱兵當天開始前2小時,埃及國民警衛軍司令還親自檢查了一遍檢閱臺,並在矮牆前面和檢閱臺上,安排了大量的便衣警察。

儘管在埃及看來組織得天衣無縫,可是在閱兵的當天,還是出事了。當炮兵方隊通過檢閱臺的時候,一輛拖着榴彈炮的牽引車,突然偏離了規定行駛路線,衝到檢閱臺前,從車上跳下1名荷槍實彈的上尉軍官,一邊向檢閱臺狂奔,一邊投擲手榴彈,隨後又有2名士兵跳下車,加入刺殺行動。炮車上另1名機槍手,同時也向檢閱臺上掃射,總統薩達特身中數彈,最終搶救無效身亡。

由於事發突然,檢閱臺的人根本來不及躲避,直到槍彈聲響起,檢閱臺周圍的便衣警察和安保人員才緩過神來,相繼行動起來與匪徒展開激戰,經過大約20分鐘,4名匪徒才被擊斃。在這次閱兵中,與總統一起遇刺身亡的,還有10多名政府要員和軍隊高層人員幾乎被一鍋端,另外100多人受傷。

事後調查得知,這次行刺行動的主犯繫上尉軍官哈立德,實際是某組織的激進派成員之一,還被選中參加10月6日的閱兵式,率領一支由12輛炮車組成的炮兵分隊參加了閱兵。另外3名同夥,實際是在閱兵當天,哈立德謊稱出於閱兵安全考慮,以國家情報人員的身份,臨時替換了3名士兵,其中1名還是從軍隊退役的特等射手。

自從這次震驚世界的刺殺事件發生之後,各國都深刻吸取了教訓,在閱兵式中再也不敢輕易讓士兵們真槍實彈了。

備註: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