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的技巧,本质上就是把一些“不好听”的东西伪装成好听的,可以被接受的东西。这种技巧赋予了一个人表面上的“善良”。如果不认真判别,很容易被表面上的虚情假意所蒙蔽。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生活中,有这样一种“假善良”,表面上看起来是对你的友好表现,实际上反应出来的是对你的看不起和不尊重。你身边有么?

(1)表面上有话直说,实际上是看不起

很多的看不起,都会伪装成“有话直说”,“我这个人性子直”。借着“爽朗”的名义,肆意的评判你,甚至污蔑你。

真正有教养,懂得尊重的人,永远不会去用言语去伤害别人。所谓的“心直口快”,本质上就是不尊重你,看不起你。

因为对方根本不在乎,你是不是会因为他的话而感到悲伤,愤怒,所以他才会说话无所顾忌,随心所欲。

正因为如此,这样的人也很难讨人喜欢。

(2)表面为你开脱,实则是一种偏见

很多偏见,甚至是歧视,都会伪装成一种“公平”,“保护”的形态。就比如有些人会说:农村人淳朴,无法适应大城市的复杂。这句话看起来善良,其实背后隐藏的是“把农村人当成弱者”,“没有城市人聪明,适应能力”强的偏见。

这种偏见和歧视其实很常见,比如认为女生不擅长理科,所以考不好很正常。又比如认为高材生就不接地气,所以做出来的东西曲高和寡。

这种偏见,表面上是一种保护,为你的“不行”找理由,实际上则是强化了对你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而所有的偏见,本质上源于不了解,不愿意去了解他人的真实情况,背后藏着的是无视和看不起。

(3)表面上赞同你的意见,实际上是不认可

这种情况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有些人,表面非常赞同你的意见和观点,对你连连称赞。但实际上,从来没有按照你的意见或者观点去生活过。

人家的赞同,只是一种表面的“客套”,可能是人家的一种习惯或者一种修养而已。实际上你说的话,做的事情,提的意见,人家都是无视的,人家内心并没有真正认可过你。

只不过很多人都被他人的“客套”迷惑了,甚至把对方当成真的至交好友。真正认可一个人,你才会去思考他说的话,尊重他的意见。

结语:

总之,当一个人随意的侵犯你的“心理边界”,践踏,诋毁你的尊严,人格,梦想。无论其再怎么伪装,也不会对你有真正的善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