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鼓勵

時間進入到1940年,日本在中國戰場上打得越來越艱難,所謂的速勝計劃,早已破產。而在相持階段,日本每天都會因爲戰爭而損失大量的士兵和資源,如此看不到希望的戰爭,讓日本軍方開始萌生退意。

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已經在開始着手計劃着撤兵,如果年底還無法取得勝利,那就開始逐步從中國撤兵,只在華北留下駐屯部隊。然而,德國人在歐洲的表現卻讓他們改變了主意,日本軍部的那些將軍們,也渴望着像德國人一樣得到更多。而日本的民衆們,也被盟友的勝利鼓舞,對自己的天皇充滿信心。一位日本記者曾這樣寫道:

“總的來說,日本民衆對德國的勝利非常興高采烈,那時候的口號是“別錯過公共汽車”

由於39年和蘇聯人試着碰了一次,加上西伯利亞那恐怖的縱深,日本早就放棄了在遠東和蘇聯一較高低的想法。如今英法在歐洲慘敗,大家自掃門前雪,東南亞這塊地方便成爲了日本的最佳目的地。在他們看來,東南亞的橡膠、石油和大米已經成了“丟在街上只等人去撿的寶物。”

所以,日本的大軍開始南下,向着東南亞進軍。此外,在1940年9月27 日,日本和德國、意大利在柏林簽訂《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絲毫不掩飾自己對整個東亞地區的征服野心。

美國的威脅

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戰爭原料大部分依靠進口,而他最大的貿易伙伴便是美國。其戰爭期間超過70%的石油、90%的鋼鐵、甚至於70%的工業機牀都是來自美國。所以,日本能夠發動並維持戰爭,美國的作用至關重要。

然而,隨着日本向東南亞進軍,並且一度侵入中南半島,隔岸觀火的美國感覺到了威脅。因爲他們不想日本的槍炮離菲律賓太近,更不願意日本聯合艦隊的軍艦跑到南太平洋來划水。

於是,在1940年7月日本進入東南亞之後,美國便宣佈對日本進行貿易制裁,禁止鋼鐵、航空燃料等部分原料的出口。美國不想過分刺激日本,所以並沒有完全禁運,他們只是希望通過這樣的制裁來警告日本,迫使其遠離自己的勢力範圍。

然而,與德國簽署同盟條約後的日本,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們不會因爲美國一點威脅就停下腳步。尤其是在和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之後,南下已經成爲了唯一的出路。雖說在1941年6月22日之後,因爲德國進攻蘇聯,日本軍方又有過一些北上的聲音。但高層一致認爲沒必要攻打蘇聯,因爲如果德國取勝,日本將能在遠東坐收漁翁之利。

於是,日本一方面在和美國談判,一方面則在着實準備進一步進攻東南亞的準備。隨着1941年7月日本徹底侵佔法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美國和日本雙方的貿易談判也基本宣告破裂。爲了遏制日本在東南亞的擴張,美國開始凍結日本的在美資產,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以及逐步停止其他貿易往來。

然而美國的全面禁止貿易,並沒有讓日本停下腳步,因爲只要拿下整個東南亞,日本便可以不用花錢就能得到自己緊缺的資源。不過,這就意味着,日本要對美國開戰。

山本五十六的計劃

美國是當時世界上工業水平最高的國家,實力雄厚。所以對於日本來講,和美國開戰是一個非常冒險的決定。對於這一點,時任日本聯合艦隊司令的山本五十六在清楚不過。山本曾出任日本駐美國大使館海軍武官,是個美國通,他很清楚美國所蘊藏的戰爭潛力。

所以,當初日本軍方商議是否和美國開戰時,山本五十六是持反對意見的,他曾告誡日本軍部和內閣的那些戰爭狂人,這樣做會喚醒一個巨人。如果和實力雄厚的美國全面開戰,日本必敗。因爲反對向英美開戰,很多日本少壯派軍人準備刺殺山本五十六,導致其有一段時間只能去軍艦上居住辦公。然而,山本五十六不是日本天皇,他無法左右軍部和內閣的決定。

但是,山本五十六作爲日本聯合艦隊的司令官,這場戰爭又需要他的參與。

由於在征服東南亞之後,搶來的資源大部分需要從南太平洋運回日本本土,所以日本政府希望山本五十六的聯合艦隊能夠保證這條運輸線的安全。而在消滅了東南亞地區的英美軍隊後,能夠對日軍造成威脅的就是美國的太平洋艦隊,所以如何對付太平洋艦隊成了山本五十六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

山本五十六和參謀們祕密地制定了“Z”作戰方案,準備長途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這個計劃在日軍內部引起了軒然大波,雖說可以出奇制勝,但風險太大。

珍珠港是美國太平洋艦隊最重要的基地,如果偷襲成功,美國太平洋艦隊必定遭受重創,那麼短時間裏美國是無法對日軍造成威脅的,那麼對於日本拿下東南亞以及奪取整個西太平洋地區的控制權,都是非常有利的。而在美國重建艦隊之前,日本已經把東南亞的戰略資源拿到手了。

如果能徹底殲滅太平洋艦隊,有可能迫使美國投降或是簽訂一份有利於日本的和約。由於大西洋艦隊還要支援英國來和德國作戰美國海軍不可能將大西洋艦隊的所有主力調往太平洋繼續與日軍作戰,所以在殲滅太平洋艦隊後,美國的確有可能無法繼續維持在太平洋的作戰行動,最後認輸。

然而,珍珠港太遠了,其位於日、美之間太平洋東部的夏威夷羣島,距日本約3500多海里。日軍龐大的艦隊如何橫渡3500海里而不被發現,這個問題是關鍵。

所以,日軍高層中,反對山本五十六計劃的聲音很多。但是,山本五十六並不想理會他們,他堅持着自己的計劃,甚至以辭職爲要挾。最終,日本軍方批准了這一計劃。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軍的遠洋艦隊,在南雲忠一指揮下,利用航母起降戰機從而發動空襲的方式,成功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包括8艘主力戰列艦在內的八十幾艘艦隻被摧毀。使得後續的太平洋戰爭中,太平洋艦隊只能是依靠航母和潛艇抵抗強大的日本聯合艦隊。

單從戰術角度而言,山本五十六的偷襲珍珠港計劃無疑是十分成功的。只不過,在後續的戰爭中,聯合艦隊的表現差強人意,連一支殘軍都打不過,失去了先機。後面等到美國戰爭機器徹底運轉起來,只能是回天乏術了。正如山本五十六在偷襲珍珠港成功後所說的那樣:我們只是喚醒了一個巨人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