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后,人工智能教育提升至国家级战略层面,近年来中小学阶段逐步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推广编程教育,以培养复合型人才。而今人工智能教育开始走向低龄化,据新闻报道2019年,教育部启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武汉市更是将选择约100所中小学试点开设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工智能教育低龄化

全国各地为响应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与发展,纷纷展开了试点工作,不单武汉,山东省教育厅早在2019年也公布了首批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市、县(市、区)和试点学校,包括:4个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市;15个县(市、区)为人工智能教育试点;721所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学校,众多小学都涵盖其间。

为了能在人工智能教育的实验、试点中,寻求好的教育体系与方法,中央电化教育馆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申报工作,可由学校自行申报或各省、市电教部门推荐,再经中央电化教育馆审核与遴选,最终全国共有33所小学入围,其中武汉市育才二小、水果湖第二小学、常青树实验小学、经开区实验小学、光谷第十五小学等5所小学入选,全国首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

人工智能教育教些什么

人工智能教育是当下大热的名词,那么人工智能教育纳入中小学教了些什么?

现高中阶段以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及《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指引,而编写的《人工智能初步》教材为主,采用研究性、项目式、探索式的活动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内容方面则以:人工智能的概念、基本特征与发展历程;人工智能核心算法;人工智能典型应用与系统开发;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以此四大主题进行延展,并融合了项目式学习与案例教学理念,每章以一个主题项目展开,以各类环环相扣的体验、探索、思考、实践活动贯穿全章,其间还穿插了丰富而生动的案例。简单的即可理解为以概念为基础、以案例为体现、以实践活动为融汇,进而生动、直观地进行人工智能教育。

相较于高中生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小学阶段低龄化的人工智能教育更偏向寓教于乐。

小学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多依托现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引入机器人、无人机、Scratch图形编程等为载体进行创新发展,开展人工智能教育,通过采集素材、创作作品,加强软件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探究精神;通过开展小组分类探索、出题创作、集体分工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与动脑结合,达到更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相信经过多方探索与尝试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将更加成熟,助力培养符合时代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