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付出,就有人收穫,而收穫並不需要有“付出”這個前置條件,有人更願意不勞而獲。一味付出,只是一種軟弱。你的付出,未必會有回報。

01你的付出,未必會有回報

“付出纔有回報”“付出就有回報”這種話我們聽到的很多,但是真的會是這樣嗎?

也許我們仔細看看,其實付出和回報往往都是不等價的,有的會多,有的會少。

“付出纔有回報”所表達的是“付出”是“回報”的必要條件。“付出就有回報”所表達的是“付出”是“回報”的充分條件。

但是“付出”是不是“回報”的充要條件呢?答案也許是未必。

從“回報”這個詞的意義而言,是相對於“付出”而存在的,沒有“付出”必然談不上“回報”。

“回報”不等於“收穫”,“收穫”是沒有前置條件的,但“回報”必須有“付出”這個前置條件,才能存在。

所以當人們爲了“回報”而付出的時候,“付出”就必然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功利性就很明顯了。

但是我們的目的性越強,結果就越會出現差距,因爲沒人願意一直付出。都想“付出”與“回報”是等價的,都希望小的付出,得到大的回報。

02一味付出,只是一種軟弱

但是有人付出,就有人收穫,而收穫並不需要有“付出”這個前置條件,有人更願意不勞而獲。

當有人不勞而獲的時候,付出一方的“付出”就變得有去無回,所謂“付出就有回報”就不會成立了。

而有一些人對於別人的付出會心存感激,就會出現“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做法。

那麼付出的這一方面就會收到更大的“回報”,那麼“回報”的這一方收穫的也許就小於付出了。

所以說,要想獲得“回報”,就應該付出,但是“付出”未必有回報,因爲你付出的那個人,也許只是想佔你的便宜,而這樣不勞而獲、少付出期望大收穫的人是非常普遍的。

我們都期望的小付出大收穫,但是最基本的關係是平衡,因爲沒有人願意一直喫虧,所以也不要期望一直佔便宜。

但有人願意不勞而獲,所以要認清付出的對象,不要一味付出,否則只能展示自己的一種愚蠢和軟弱。

肅竹2020.11.1於勉縣(原創作品,嚴禁侵權)

#爲人處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