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宏

徐州,對羊肉癡迷的城市,僅追求一個“鮮”字了得。用喫定義一個城市,纔是整座城市的正解,也是對城市最簡單的理解。在徐州人眼中最爲地道的不是地鍋雞,也不是把子肉,而是烙饃卷饊子。在徐州味道中這是相當於北京烤鴨,重慶火鍋,蘭州牛肉麪的存在。江蘇這個城市,地地道道癡迷羊肉,彭祖飲食文化的根源。

徐州人的烙饃饊子歷史悠久,據民間傳說是西楚霸王和劉邦爭天下的時候誕生的美味,一直受徐州人的愛戴。饃是用未發酵的柔軟面做成,烙饃擀的要圓、薄、勻,然後入鏊子烙熟。地道的徐州人烙饃會翻得很準時,手法很快,這樣烙出來的饃生熟均勻,鍋巴剛好。烙好的饃先刷上芝麻醬、鹹菜、饊子等輔料,再捲起來。一口下去,脣齒之間由外到內的香酥。現在人們喫烙饃卷饊子的花花樣也頗多,有卷京醬肉絲的,也有卷羊肉串的,又或者卷香椿豆腐的,總之根據個人口味下料,喫的自由通透。

代表徐州早點的飠它湯,牽動着整個城市的心聲,也是徐州最爲地道的鄉愁和愛。飥湯 亦作“啥湯”,飠它 湯傳說是當年彭祖的“雉羹”,用料極爲講究,飠它湯的底味是雞湯,配料用麥片、海帶、麪筋等,加上胡椒粉熬成。飠它湯的準備時間較長,一般需要在前一天午飯後開始,先把食材入鍋,煮開後慢燉,直到第二天再大火燒開。這樣融入時光的一碗湯,清香撲鼻,營養美味。簡單的食材加上簡單的烹飪工序,是勞動人民多年來智慧的再現。

和飠它湯同樣接地氣的是羊肉,在徐州喫羊肉一點都不比草原差,甚至在徐州有羊肉文化。一碗羊肉湯足以讓你愛上這座城市,碧綠的蔥花和鮮紅的辣椒油裹挾着羊肉特有的腥味迎面而來,喝一口暢快淋漓,一種骨子裏的酥軟和幸福感。在徐州喝羊肉湯是可以續湯的,這一點讓人有點始料不及。

另外一種羊肉的喫法便是徐州名菜——羊肉面魚。把羊肉和麪魚完美結合,纔是羊肉最好的歸宿,也是對羊肉的尊重。羊肉面魚的選料極爲苛刻,要選取徐州本地黑山羊肉,先整塊入鍋大火煮沸,再撈出改刀小塊,並同時下入胡蘿蔔和白蘿蔔輔佐,小火慢燉1小時以上成湯,關火前入辣椒羊油,起鍋時加香菜提香,當然還有煮好的面魚不能忘記。一碗羊肉面魚,一飯兩喫,羊湯鮮美,面魚勁道。既喝羊湯,又喫到了面魚,一時間讓味蕾應接不暇,來不及回味,汗珠便已經從額頭滲出,訴說着美味佳餚的傳說。

徐州人對羊肉的喜愛到了癡迷的程度,把羊肉做的鮮是徐州另外一種對羊肉喫法的詮釋。羊方藏魚便是江蘇一道名菜,在徐州極爲常見,在徐州有“天下第一名菜”的美譽。這道菜和彭祖也有關聯,傳說彭祖用湯講究一個“鮮”字,用在菜餚上面就是魚和羊的結合,這一點恰好和漢字“鮮”吻合,而羊方藏魚也就成了彭祖飲食文化的一個亮點。

除了徐州當地的美味以外,地鍋雞和把子肉在徐州極爲普遍,這是兩道漢族名菜。很對徐州人的口味,這兩道菜也在徐州也表現得極爲厚重。

你喜歡徐州的美食嗎?你還喫過徐州哪些特色,歡迎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