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天氣已經越來越冷了,我們的邊防戰士們依然駐守在海拔5000多米的執勤點上。通常來說海拔每上升1000米,溫度就會低6度,5000多米的海拔高度,僅僅是按照最基本的計算方式,其溫度就要比同緯度、低海拔地區要低30度。

而事實上在高海拔山區,還會面臨極大的晝夜溫差、常年的大風肆虐,實際的冬季溫度還要更低些。高海拔地區本來環境就非常惡劣,再加上極低的溫度,非常容易損害戰士們的生命健康。

今年以來,由於特殊情況的存在,邊防戰士們必須要在高海拔、無固定哨所的區域進行長期執勤,而且即便到大雪封山也要持續堅守,那麼如何保證在野外條件下,戰士們的保暖條件就顯得尤爲關鍵了。

前段時間,解放軍相關部門聯合國家登山隊登頂珠峯、極地研究中心南北極科考的服裝供應商,爲高原邊防部隊緊急研發、生產了一批新型防寒被裝。

這批新研防寒被裝一共有5個品種,在增強防護功能的同時,進一步提升輕量便捷性。因爲在高海拔地區,人的負重能力要下降很多,尤其戰士們還要在戰備情況下執行任務,對重量是比較敏感的。

新型防寒被裝中,單兵睡袋是很有亮點的一款。

這款單兵睡袋融合了17式單兵帳篷、睡袋、睡墊等三個產品功能,填充了1300g,900蓬鬆度的防水灰鵝絨。要知道,這可是一個非常之高的標準了,也真是因爲如此,新型單兵睡袋的總體積比以往減少了50%,可以在海拔5000米之上,零下40度的高寒環境中使用。

單兵睡袋是爲了解決戰士們在臨時執勤營地睡眠之用的,而戰士們平時除了正常的作訓服之外,還要有一件大衣。

據官方報道,新型羽絨作訓大衣、羽絨棉衣褲,面料使用高強度錦綸纖維,貼合熱塑彈性防水透溼薄膜,觸感柔軟、耐磨防勾絲;同時,絮片結構設計,改善了羽絨流動導致保暖性分佈不均、羽絨壓縮導致保暖性降低的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新的羽絨大衣穿着更舒適,保暖性能更好。同時新型羽絨作訓大衣的重量更輕、而且還採用了荒漠星空迷彩的外表設計,更適合執勤點的環境。

除了睡袋、大衣外,新型防寒靴也是個很大的亮點。

據報道,新型防寒靴,採用耐低溫發泡中底、專業高海拔登山橡膠大底等新材料,總重較07式防寒靴大幅減輕,在鞋頭、後跟與雙側腳弓位置加入防磨、防踢片,保護腳趾、腳跟、腳踝,提高使用壽命。

簡單來說,上述的這些新型防寒被裝都是根據當前戰士們所要執行的任務,所處的自然環境,結合我國現有最高水平的工藝和材料,在很短時間內便設計製作完成的。

其突出特點是保暖、輕便,以保證戰士們在高寒環境下的身體健康。

新型防寒被裝設計完成後,立即投入生產,生產完畢後立即向邊防一線投送,使得戰士們在入冬前便“換新裝”。

10月28日,央視軍事發布視頻“海拔5400米,官兵們換新型防寒被裝去巡邏”。

視頻中,全副武裝的戰士們已經穿上了新配發的防寒被裝。

執勤分隊的戰士袁宇航說:

讓我感到穿上新大衣後,比之前的那個大衣更輕便,抬胳膊更加方便,我們在站哨期間,遇到什麼突發情況,我感覺出槍也特別快,一下就能出來。這既能讓我們得到一些溫暖,又能夠提升我們的戰鬥力。

而在11月1日,央視軍事又發佈了視頻“海拔5184米!他們舉着國旗引路,爲邊防官兵送新型被裝”的視頻。

視頻中是一支運輸隊向山頂執勤點戰士們運送新型防寒被裝的場景。

之前有朋友有疑問,爲什麼有的高海拔執勤點不使用機械化設備、騾馬,或者是無人機來輸送物資,這期視頻也給出了答案。

因爲坡大、路陡,因此使用車輛及騾馬是上不去的,而且也不安全,無人機的話可能更多是由於邊境局勢的因素,在最一線的執勤點有所慎重,因此由戰士們徒步揹負被裝來完成任務。

視頻中提到,這段路其實就1公里,但是卻要走上1個小時,由此可見高寒山地自然條件之惡劣。

除了新型防寒被裝外,有的戰士還爲山上的戰友們備着取暖爐,這個爐子重達70斤,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區,其實每前進一步都是很困難的。

而這些年輕戰士執行此類任務已經一個多月了,實屬不易,這就是當代最可愛的人!

在他們的目的地,山頂執勤點上,還有這麼一羣最可愛的人在堅守着。當這兩羣最可愛的人在山頂匯合,從他們的笑容我們可以感受到爲什麼他們最可愛。

可愛是針對我們自己的,而在敵人面前,他們都是一隻只猛虎。

正如執勤點的戰士劉凱所言:

我是一名中國軍人,我只要站在這裏,這裏就是中國的領土,不允許任何人,侵犯我國領土一寸一毫!5184不是最苦的,再高再苦,我都敢上!

在70年前的長津湖戰場上,敵軍掌握了絕對制空權,使得我後勤物資難以輸送到位,9兵團的戰士們在嚴寒環境下出現了嚴重的凍傷減員。儘管如此,他們仍向着美軍戰鬥力最強的陸戰1師和步兵第7師等部隊發起了衝鋒,重創了陸戰1師,全殲了北極熊團。

如今,我們已經有條件爲我們的戰士們提供一流的保暖裝備,而這些年輕的戰士們也必將在一線的崗位上創造出自己的輝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