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我縣繼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拉練活動。縣“四大家”領導、各鄉鎮區及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蔘加活動。

今年以來,我縣立足實際、創新舉措,堅持統籌規劃、因地制宜,以問題爲導向、對標整治,注重建管並重、長效運行,持續、深入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大力建設美麗鄉村,讓廣大村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季店鄉草劉村

季店鄉草劉村共有7個自然灣、9個村民小組,人口365戶1721人,耕地面積1300畝,以傳統種植業爲主。自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以來,草劉村點面結合,統籌推進,全村人居環境得到全面提升。

一是堅持羣衆唱主角,樹立新風尚。特別是今年結合疫情防控、愛國衛生運動,充分發動黨員、村民代表、志願者參加義務勞動,採取幹部、黨員包組包戶,引導羣衆改變老習慣,真正做到了黨員幹部幹給羣衆看,帶着羣衆幹,羣衆的精神面貌變好了,精氣神變足了。二是堅持投入爲主力,夯實硬基礎。整合各類資金近500萬元,加大基礎設施投入。修復整形主幹道3公里,黑色化路面2公里,擴寬通村路1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80盞,修建廣場2處;栽植各類樹木1500株,植草坪2000平方米;拆除土廁所36個,新建公廁和聯戶廁15座;整治塘堰12口,修建排水溝2500米,杜絕了髒水污水亂排現象。三是堅持和諧爲主線,建立新機制。開展文明衛生戶創建活動,每月組織開展評比,並對評比結果進行公示公開。堅持愛國衛生運動活動,組織保潔員、護路員和公益性崗位人員定期開展大掃除活動。

季店鄉張店村施劉灣

季店鄉張店村現有784戶2940人,17個村民小組,15個自然灣,耕地面積2511畝,是2016年脫貧的重點貧困村。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張店村在人居環境整治投入上全所未有,全村村容村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四個“變”字上。

一是衛生“變”得更淨。開展垃圾清理,全村拆除垃圾池25個,鄉政府購買鉤背式垃圾箱10個,確保每個灣至少有一個;清理房前屋後雜樹雜草16000平方米,整個環境衛生得到徹底的改變。二是水質“變”得更清。開展改水改廁,集中拆除土廁所57個,新建公廁3座和聯戶廁22座;整修排水溝3600米,杜絕了髒水污水橫流,水質變得更加清澈了。三是村貌“變”得更俊。開展基礎建設,硬化道路5公里,安裝路燈135座,拆除危房20間和破舊圍牆600餘米,植樹1700棵,村容村貌明顯提升。四是精神“變”得更勁。開展樹新風,修建文化娛樂廣場3處,組織開展家庭環境衛生評比活動,將打治電詐、愛國衛生運動寫入村規民約,倡導村灣禁鞭,引導羣衆改變老習慣,村風民俗煥然一新,幹事創業勁頭十足。

花西鄉堰山村湛家堰

花西鄉堰山村位於孝昌縣城區西南部18公里,全村轄9個自然灣、13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戶422戶,村民1788人。爲改善農村居住環境,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增強羣衆幸福感、獲得感,自2018年以來堰山村共投入資金204.5萬元用於改善基礎設施提升人居環境。

一是完善基礎設施。花鄒線到湛家堰、孝齋灣到呂家衝硬化道路1.5公里;建設便橋1座;安裝太陽能路燈24盞;完成戶廁建設314戶、聯戶廁建設19處,公廁1處。二是全面改善環境。投資77萬建設排水溝、植樹、拆除舊房、平整土地、建設公廁、清理雜草雜樹、活動廣場,人居環境全面改善。三是興修水利工程。投資61萬修建塘堰護坡、衝港,清淤塘堰9口;投資37萬全村抗旱水渠硬化。四是健全長效機制。積極利用光伏分紅資金設置公益性崗位16個,用於公廁、路面,公共區域的清潔維護。常態化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消毒消殺工作,累計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消毒消殺工作20次以上。

花西鄉宏光村大灣熊

花西鄉宏光村位於孝昌縣城區西南部18公里,全村轄7個自然灣、8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戶380戶,村民1705人。區域國土面積4.1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1827畝。三集村“兩委”班子精誠合作,團結、發動和帶領羣衆整合各方資金、資源,投資309.4萬元,推動村莊產業發展,改善居住環境。

一是完善設施扮“亮”村莊。硬化通戶路1公里,村主幹道兩旁鋪彩磚800平方米,修建自然灣及主幹道護欄2000米;刷白六、八組牆面3.5萬平米;修建邊護坡800米,新修塘堰1口;安裝57盞太陽能路燈,實現村灣亮化全覆蓋;二是改善環境扮“靚”村貌。新建公廁13座,治理房前屋後排水溝2340米;新建文化廣場4處2900平米,購買垃圾箱6個垃圾桶300個,植樹6000株,環境更美麗。三是發展產業激“活”動能。發動村“四有人士”投資建設扶貧工廠湖北洋奇科技有限公司,爲村民提供就業崗位20多個。結合三集村傳統水稻種植的優勢和水面資源,發動羣衆成立了糧貿合作社和水產養殖合作社。爭取項目資金,流轉土地打造芳香園苗木種植基地,協調致富帶頭人流轉土地開展泡桐樹種植,土地要素更活躍,經濟發展來勢看好。

白沙鎮黃院村張家大灣

白沙鎮黃院村張家大灣現有人口236戶886人,其中常住人口 31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69戶172人。該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一是因村制宜,科學規劃。根據村莊的地理位置和現有房屋佈局,結合羣衆建議,科學制定村莊人居環境整治規劃。二是宣傳發動,形成共識。通過入戶徵求羣衆代表意見和召開屋場院子等方式,廣泛宣傳發動,在幹羣中形成共識。三是有序推進,分步實施。截至目前,新建百姓大舞臺一處,新建步道120米,加寬路面160米,新建公廁1個、聯戶廁2個,安裝三格化糞池68個,改造下水道1600米,安裝路燈30盞,新建竹籬200米,塘堰整治2處。共拆除危舊房屋 15間,拆除旱廁14個,拆除即將垮塌院牆2處。四是建立機制,確保實效。建立了房前屋後農戶包保、公共路段保潔員保潔、垃圾清運、公共衛生評比、建房申報等機制,常態化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向縱深發展。

白沙鎮集鎮刷黑工程

爲全面貫徹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要求,重振白沙鎮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風采,白沙鎮主動謀劃,在鎮區美化亮化黑色化再加力度、再上舉措。

一是加大宣傳,凝聚共識。通過屋場院子會、村村響和黨員幹部下沉社區入戶走訪等形式大力宣傳,爭取羣衆支持,引導羣衆主動參與到垃圾清理、佔道經營整治等行動中來,做好鎮區道路黑色化的前期準備工作。二是強化基礎,完善設施。投資999萬元統籌推進建設鎮區污水處理廠,統一收集鎮區污水;投資550萬元新建1座自來水廠,保障鎮區0.7萬居民飲水安全;投資270萬元對鎮區主線路進行改造,保障鎮區居民用電安全;弱電管網已入地,移動弱電已進入地下管網。三是加大投入,改善環境。統籌資金680餘萬元對鎮區道路及基礎設施進行優化。整合資金500餘萬元對鎮區道路和政府大院進行刷黑處理,總刷黑麪積3.1萬餘平米,刷黑長度爲 4511米;協調交通局與政府自籌資金共計70餘萬元對政府西外環進行硬化改造升級;投資50萬元在鎮區主幹道集中安裝200盞中國結綵燈,方便鎮區居民夜間出行。

記者:高玉峯 董維文 康洪洲

編輯:胡可

相關文章